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诺信公司专利>正文

低损耗泵跟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480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损耗泵跟随器,该泵跟随器包括压盘和穿孔构件。所述压盘具有限定腔室的底侧,并且所述穿孔构件覆盖所述腔室。将所述泵跟随器驱动进入装有粘性材料的容器。材料被迫使通过所述穿孔构件到所述腔室中,并被泵送到分配器。当所述泵跟随器到达容器的底部时,泵跟随器退回,并且由所述穿孔构件保留所述腔室中存在的残余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损耗泵跟随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09年9月17日提交的(待审)、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 No.61/243,26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入全部并入本文。
本申请总体涉及一种用于从容器中移除粘性材料类型的泵跟随器(pump follower)。
技术介绍
与泵结合用于从容器中移除粘性材料的泵跟随器一般可包括与泵的入口端联接 的圆板或压盘。这样的跟随器被插入到高粘性材料的鼓筒、圆筒或其他容器的开口端。 粘性材料通常被储存在55加仑的鼓筒内。压盘被驱动朝向鼓筒的底部移动。因此,粘 性材料被迫使进入压盘底侧的腔室内,进而通过压盘中心的泵进入通道。然后,材料被 泵送至合适的分配器。传统的泵跟随器具有多个缺点。首先,由于泵跟随器不能获取鼓筒内所有的材 料,因而会有严重的损耗。由于这样的低效率,据估计,每55加仑圆筒就差不多有2-3 加仑的材料损耗。在大规模操作中,这转化为严重的材料损失。此外,在圆筒底部的剩 余材料或残余材料会引起处理问题。出于环境的原因,现在经常使用衬袋用以在容器内容纳材料。当跟随器进入容 器时,其将衬袋中的粘性材料挤出。跟随器通常必须保留出距容器底部足够远的空间, 使得衬袋不会被吸入跟随器和泵进入通道中。例如,在许多这种类型的应用中,跟随器 必须停在距鼓筒或容器的底部约3”的距离外,使得在衬袋中这3”的空间内的材料成为 废料。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泵跟随器,其包括穿孔构件,如 筛网或网格,其被跨接到压盘的底侧。穿孔构件覆盖压盘的接纳粘性材料的腔室,该腔 室与和泵流体联接的进入通道连通。穿孔构件构造成当压盘被插入装有粘性材料的容 器时,粘性材料将通过穿孔构件上的孔流入所述腔室内。孔的大小根据材料的粘度来选 择,使得当压盘从容器中退出时,残余材料将由穿孔构件截留在腔室和进入通道内。也 就是说,粘性材料不会通过穿孔板上的孔流回到容器中。而是,粘性材料将在从随后的 容器中移除材料的处理期间被从泵跟随器吸入。采用这种方式,当跟随器到达每个容器 的底部时,它能够获取几乎所有储存在容器中的材料,从而减小材料损失。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在跟随器中获取粘性材料的方法包括 驱动压盘进入粘性材料中。粘性材料通过穿孔构件流入压盘的腔室中。然后,使压盘退 回,剩余在腔室中的材料由穿孔构件保留在腔室中。实施例的各种附加特征和方面以及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很容易地在下面结合附图的 对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得到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说明性实施例构造的泵跟随器的底部透视图。图2为图1中沿线2-2的跟随器的横截面图。图3为泵跟随器的底部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3示出了一种泵跟随器10,其包括压盘12、穿孔构件14和安装环16。该 穿孔构件14与该安装环16通过如焊接的方式牢固附接。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该穿孔构件 和安装环可以被一体结构取代,该一体结构包括如具有外部的实心环部和穿孔的内部区 域的板。该穿孔构件14安装在压盘12的底侧或底面20上,且定位于压盘12的安装边 缘或凹槽沈(图2和3)。可选地,可以去掉凹槽沈,而穿孔构件14可以固定在压盘12 的底面上。安装环16通过螺纹紧固件22固定在压盘12的底面20上,位于凹槽沈内。 每个紧固件22可包括任何适于将安装环16牢固地锚固到安装边缘沈上的元件。可选择 地,还可以使用任何将穿孔构件14紧固到压盘12上的其他方式。该穿孔构件14在该实 施例中包括多个孔30,并且包括穿孔平板,但其也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穿孔构件,如平筛 网或由线状元件交织而成的网格等。如图2所示,压盘12具有位于其底侧20的内部腔室32。泵进入通道34居中定 位于腔室32内并与泵36连通。泵36与至少一个分配器38连通,用于将流体以任意所 需形式分配。图3示出了穿孔构件14和压盘12的分解图。通过将安装环16牢固附接到压盘 12上,将跟随器10装配成一个整体。穿孔构件14位于压盘12的整个内部腔室32之上 并覆盖整个内部腔室,并且如上所述,安装环16固定到压盘12上。安装环16包括多个 安装孔48,每个安装孔对应于形成在压盘12的安装边缘沈上的多个螺纹安装孔50中的 一个,用来接纳紧固件22。跟随器10设计成适用于粘性材料,例如胶、密封剂、乳香脂、填缝剂、环氧树 脂或其他粘性材料。用跟随器10泵送的材料的粘度可以为在室温下至少约10,000厘泊。 所述说明性实施例中的孔30为交错分布在11/4”中心上的1”直径的孔。压盘12的直 径约为22”,以装配到55加仑鼓筒的内壁中并与其密封。出于密封目的,两个O型环 60附接到压盘12的外周。内部腔室32大体为漏斗形并朝向进入通道34会聚,进入通 道的直径为23/4”。所述说明性示例适于从55加仑鼓筒中泵送硅酮,其在室温下粘度在 300,000-400,000 厘泊之间。操作中,跟随器10插入竖直定位的鼓筒(未示出),以挤出粘性物质。跟随器 由合适的致动器70驱动向下进入鼓筒,穿孔构件14朝向鼓筒的开口端。致动器70可以 采用任意适合的形式,如气动的、液压的、电动的或重力驱动的致动器。如箭头72示意 性示出,致动器70可以将泵跟随器沿任一方向移动。因此,粘性材料被迫使穿过穿孔构 件14上的材料开口或孔30,进入腔室32并通过进入通道34进入泵36。泵36将材料泵送到分配器38。当跟随器10到达鼓筒底部并从鼓筒中退出时,泵36停止且残余或剩余的粘性材 料会注入腔室32。鼓筒可以具有或不具有容纳粘性材料的衬袋。如果鼓筒具有衬袋,则 穿孔构件14则另具一优点,即防止衬袋被吸入腔室32和泵进入通道34。压盘12可以 降到带衬袋或不带衬袋的鼓筒中,使得穿孔构件非常接近鼓筒底部,例如约1/2”。残余 粘性材料不会通过材料开口 30回去。而是,材料的粘性将使其被留在腔室32内,并抵 靠穿孔构件14的上侧或内侧面14a。因而,在跟随器10退出时,只有很少的残余材料留 在鼓筒或容器内。压盘12退出后,第二个充满粘性材料的容器将被置于泵跟随器10之 下,将具有第一个容器的残余材料的泵跟随器置于第二容器。然后,随着泵跟随器被驱 动进入第二容器中,重复这个过程,同时开始泵送所保留的残余材料。因此,穿孔构件 的孔30的大小需要被设计成使得压盘12被驱动朝向容器底部移动时材料可以通过,但压 盘12从容器中退出时防止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回流。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穿孔构件14是 筛网。尽管本专利技术通过描述多个优选实施例来阐述,上述多个实施例由一些具体的细 节来描述,但申请人的目的不是限制或以任何方式限制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到这样的细 节。其他的优点和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技术特征 可以单独使用或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和选择以任意方式组合。本文是本专利技术结合目前知晓 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的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本身应当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从容器中获取粘性材料的装置,该跟随器包括:压盘,所述压盘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侧具有与进入通道连通的腔室,所述进入通道适于与泵流体联接;和穿孔构件,所述穿孔构件被附接到所述第一侧并位于所述腔室之上,所述穿孔构件具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容许粘性材料通过所述穿孔构件并进入所述腔室和所述进入通道中;其中所述压盘向所述容器的插入迫使粘性材料通过附接的所述穿孔构件以填充所述腔室,并且在所述压盘和附接的所述穿孔构件从所述容器中退出时,所述穿孔构件保留在所述腔室中的粘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9-17 61/243,267;US 2010-8-31 12/872,6341.用于从容器中获取粘性材料的装置,该跟随器包括压盘,所述压盘包括第一侧,所述第一侧具有与进入通道连通的腔室,所述进入通 道适于与泵流体联接;和穿孔构件,所述穿孔构件被附接到所述第一侧并位于所述腔室之上,所述穿孔构件 具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容许粘性材料通过所述穿孔构件并进入所述腔室和所述进入通 道中;其中所述压盘向所述容器的插入迫使粘性材料通过附接的所述穿孔构件以填充所述 腔室,并且在所述压盘和附接的所述穿孔构件从所述容器中退出时,所述穿孔构件保留 在所述腔室中的粘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穿孔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所述压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将所述穿孔构件联接 到所述压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穿孔构件还包括穿孔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入通道流体联接的泵,所述泵用于从 所述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威廉霍弗斯藤杰里彼得斯马里奥罗马宁
申请(专利权)人:诺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