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829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包括旋风筒筒身,旋风筒筒身上设置气流引入口和气体引出口,筒身下部设置富集层汇集槽,富集层汇集槽设有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在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均设有导向片,在富集层汇集槽底板开一开口,开口下方设旋涡终止装置,终止装置是一带倾斜底板的圆筒,并在圆筒最低点设有泄灰口,所述的气体引出口设置在筒身的顶部,所述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筒身上部或上部侧面,当气流引入口设置在筒身上部时,气流引入口的下方设置旋流叶片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筒身上部侧面时,进入口的廓线为切向引入、渐开线引入、螺旋线引入之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设置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富集层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环保工业领域中气固两相分离或除尘技术,特别是用于气固两相分离的立式富集层分离器。 常用的气固两相旋涡分离器,基本上是上部为筒体,下部为倒锥体,被分离气体在 筒体上部切向引入,或旋流片等方式引入,气固两相流在旋风分离器体内,经离心分离,分 离后气流由上部中心筒引出,分离后的固体粒子被向下气流带到倒锥体下出口,进入粉尘 仓。这类旋风除尘器因有二次携带,需要二次分离,二次分离效率低,因此总分离效率低。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其 具有分离效率高,设置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技术提供了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其包括旋风筒筒身,旋风筒筒身上设置气 流引入口和气体引出口 ,旋风筒筒身下部设置富集层汇集槽,富集层汇集槽设有富集层引 出口和回流口,在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均设有导向片,在富集层汇集槽底板开一开口,开 口下方设旋涡终止装置,旋涡终止装置是一带倾斜底板的圆筒,并在圆筒最低点设有泄灰 口 ,所述的气体引出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的顶部,所述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 部或上部侧面,当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时,气流引入口的下方设置旋流叶片 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侧面时,进入口的廓线为切向引入、渐开线引入、螺 旋线引入之一。 所述旋风筒筒身是直筒形或筒形和倒锥形的结合形状之一容器。 所述气流引入口的截面为方形、矩形、椭圆形之一。 所述富集层汇集槽底板的开口形状是圆形。 所述泄灰口形状是正方形、矩形或半圆形之一。 所述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可以分设也可以在同一位置由导向片分开,富集层引 出口和回流口可以设一个或多个。 所述富集层引出口导向片迎着旋流方向设置,回流口导向片顺着旋流方向向设置。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技术分离器的旋风筒筒身下部设富集层汇集槽,富集层汇集槽设有富集 层引出口 ,使富集层不受干扰完整引出分离器外,富集层汇集槽又设有回流口 ,富集层引出 分离器后,经简单分离和沉降固体粒子后经回流口又回到富集层汇集槽内,进行再一次分 离,分离充分彻底;因为立式分离器在富集层汇集槽底板开一开口 ,开口下方设有旋涡终止 装置,使旋风筒中心的旋涡终止在旋涡终止装置的倾斜底板处,使旋涡终止时不产生二次 携带,也无需二次分离,大大提高分离效率,旋涡终止装置设有泄灰口 ,使有灰尘沉积时能从泄灰口泄掉。本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设置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式富集层分离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式富集层分离器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包括旋风筒筒身l,旋风 筒筒身1上设置气流引入口 6和气体引出口 4,旋风筒筒身1下部设置富集层汇集槽7,富 集层汇集槽7设有富集层引出口 8和回流口,富集层引出口 8用于将富集层引出富集层汇 集槽7夕卜,回流口用于将从富集层引出口 8引出的气流经简单分离或沉降后的回流返回到 富集层汇集槽7,在富集层引出口8和回流口均设有导向片。在富集层汇集槽7底板开一开 口 9,开口 9下设旋涡终止装置3,旋涡终止装置3是一带倾斜底板的圆筒,并在圆筒最低点 设有泄灰口 10。所述筒身1是直筒形或筒形和倒锥形的结合形状之一容器;所述气体引出 口 4设置在旋风筒筒身1的顶部,气体引出口 4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之一。所述气 流引入口 6设置在旋风筒筒身1上部或上部侧面,如图1所示,当气流引入口 6设置在旋风 筒筒身1上部时,气流引入口6的下方设置旋流叶片组11,其用于将由气流引入口6引入的 气流变成旋流;如图2所示,气流引入口 6设置在筒身1上部侧面时,气流引入口 6的廓线 为切向引入、渐开线引入、螺旋线引入之一。所述气流引入口 6的截面为方形、矩形、椭圆形 之一。 所述富集层汇集槽7底板的开口 9形状可以是圆形。 所述泄灰口 10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或半圆形等形状之一。 所述富集层引出口 8和回流口可以分设也可以在同一位置由导向片分开,富集层引出口 8和回流口可以设一个或多个。所述富集层引出口 8导向片迎着旋流方向设置,回流口导向片顺着旋流方向向设置。 所述气体引出口 4伸出旋风筒筒身l外长度和伸入旋风筒筒身1内长度,按被分 离气体和含固体粒子特性设计。所述旋风筒尺寸形状,富集层汇集槽7形状,根据被分离气 流性质及被分离固体粒子质量和性质设计。 本技术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工作时,被分离气固混合物通过气流引入口 6切向 引入或直接引入旋流叶片组ll,形成旋流进入旋风筒筒身1内,旋风筒筒身1内的旋流中的 固体粒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富集到旋风筒1的内壁,这一富集固体粒子层称富集层,富集 层在气流作用下流向旋风筒筒身1的下部,进入旋风筒筒身1下部设置的富集层汇集槽7, 在旋流推动下,富集层经富集层引出口 8的导向片引出分离器,富集层引出分离器后,经简 单分离和沉降固体粒子后经回流口又回到富集层汇集槽7内,进行再一次分离。旋风筒筒 身1中心的旋涡经富集层汇集槽7底板的开口 9进入旋涡终止装置3内,旋涡终止于旋涡 终止装置3的倾斜底板,且旋涡中的少量固体粉尘从旋涡终止装置3的倾斜底板滑向泄灰口 IO,流进灰斗,至此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分离工作完成,而旋风筒筒身1内被分离后的气流 (从富集层引出口 8和开口 9流出的气流除外)由立式富集层分离器气流弓I出口 4引出。 本技术立式富集层分离器有以下优点在本技术分离器的旋风筒筒身1 下部设富集层汇集槽7,富集层汇集槽7设有富集层引出口 8,使富集层不受干扰完整引出 分离器外,富集层汇集槽7又设有回流口 ,富集层引出分离器后,经简单分离和沉降后固体 粒子后经回流口又回到富集层汇集槽7内,进行再一次分离,分离充分彻底;因为立式分离 器在富集层汇集槽7底板开一开口 9,开口 9下方设有旋涡终止装置3,使旋风筒中心的旋 涡终止在旋涡终止装置3的倾斜底板处,使旋涡终止时不产生二次携带,也无需二次分离, 大大提高分离效率,旋涡终止装置3设有泄灰口 IO,使有灰尘沉积时能从在泄灰口 IO泄掉。 本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设置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 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的说明书和附 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权利要求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风筒筒身,旋风筒筒身上设置气流引入口和气体引出口,旋风筒筒身下部设置富集层汇集槽,富集层汇集槽设有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在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均设有导向片,在富集层汇集槽底板开一开口,开口下方设旋涡终止装置,旋涡终止装置是一带倾斜底板的圆筒,并在圆筒最低点设有泄灰口,所述的气体引出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的顶部,所述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或上部侧面,当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立式富集层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旋风筒筒身,旋风筒筒身上设置气流引入口和气体引出口,旋风筒筒身下部设置富集层汇集槽,富集层汇集槽设有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在富集层引出口和回流口均设有导向片,在富集层汇集槽底板开一开口,开口下方设旋涡终止装置,旋涡终止装置是一带倾斜底板的圆筒,并在圆筒最低点设有泄灰口,所述的气体引出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的顶部,所述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或上部侧面,当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时,气流引入口的下方设置旋流叶片组;气流引入口设置在旋风筒筒身上部侧面时,进入口的廓线为切向引入、渐开线引入、螺旋线引入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吉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登普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