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尤指一种线圈绕组与磁铁组件可相对旋 转,且线圈绕组及磁铁组件可相对中心轴杆旋转,而可达到结构简化、易于组装,及兼顾动 力输出效率等目的的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习知电动车的车轮驱动机构,其种类很多。而为了让电动马达隐藏,并避免传 动机构过度延长,及能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及轮椅,现今出现了所谓的轮毂马达。所谓轮毂 马达是将马达内设在车轮的轮毂内,其结构如美国专利第3897843号、第4,346,777号、第 4913258 号、第 5450915 号、第 5465802 号、第 5600191 号、第 6321863 号及第 7719412 号等 专利案,及本专利技术人所拥有的美国第6,974,399号专利案。目前习知轮毂马达的机构设计,其形式有很多种。大部份的习知轮毂马达,为了达 到所需的输出效率,其机构设计上都很复杂,零件多,因而产生零件成本高,组装不便,花费 工时,更造成日后维护不易等缺失。再者,目前习知轮毂马达的设计,都是在轮圈上设线圈绕组及磁铁组件而形成轮 毂马达,至于供应轮毂马达的供电电池,则是另外设置在车架上,即轮毂马达与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轮圈,其外周面供套设轮胎,而内周面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该连接件向该轮圈的轴心延伸;壳体,其周面呈圆筒状,固定在该连接件上,而位于该轮圈中央;齿环,其固定在该壳体内部;线圈绕组,其固定在该壳体上;中心轴杆,其贯穿该壳体,并位在该壳体的中央轴线及该轮圈的轴心上,其两端供固定在车架上,该壳体与该中心轴杆之间介置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而使该壳体可相对该中心轴杆旋转;套管,其由该中心轴杆贯穿,且该套管与该壳体之间介置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而使该壳体可相对该套管旋转,及使该套管可相对该中心轴杆旋转;磁铁组件,其固定在该套管上,并与该线圈绕组相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轮圈,其外周面供套设轮胎,而内周面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该连接件向该轮圈的轴心 延伸;壳体,其周面呈圆筒状,固定在该连接件上,而位于该轮圈中央;齿环,其固定在该壳体内部;线圈绕组,其固定在该壳体上;中心轴杆,其贯穿该壳体,并位在该壳体的中央轴线及该轮圈的轴心上,其两端供固定 在车架上,该壳体与该中心轴杆之间介置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而使该壳体可相对该中心 轴杆旋转;套管,其由该中心轴杆贯穿,且该套管与该壳体之间介置第三轴承及第四轴承,而使该 壳体可相对该套管旋转,及使该套管可相对该中心轴杆旋转;磁铁组件,其固定在该套管上,并与该线圈绕组相对应;太阳齿轮,其同轴地设置在该套管上;行星轮架,其固定在该中心轴杆上,其上固设有复数个等圆心角分布的枢轴,每一个该 枢轴分别枢设一个行星齿轮,该行星齿轮分别与该齿环及该太阳齿轮的齿部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封闭部 及开口,该封闭部上设置所述第一轴承,该开口覆设壳盖,该壳盖上设置所述第二轴承,所 述第一轴承及所述第二轴承内围束套所述中心轴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壳体一端设有封闭部, 内部设横隔板;该封闭部紧邻所述第一轴承的位置上设置所述第三轴承,该横隔板上设置 所述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及所述第四轴承内围束套所述套管,并供所述中心轴杆贯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部上设环形凸缘,该 环形凸缘内部容置所述第一轴承,该环形凸缘末端固设轴承座,该轴承座供所述第三轴承 定位其上,并使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一轴承同轴并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的轮毂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杆包括相互套接 为刚性体的第一杆件及第二杆件,所述套管由该第一杆件贯穿,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