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341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在所述电容器芯子外设有铝壳,所述电容器芯子的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分别穿出已预先形成通孔的胶粒,用于外部电性连接,并使所述胶粒覆盖在所述铝壳上方;利用铝金属表面转化处理,使所述铝壳表面形成铝氧化物绝缘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性差、节能性差、环保性差和外观难以辨识等缺陷,以实现散热性、节能性好、环保性好和外观容易辨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铝金属表面转化处理方式而具有散热 节能功能的电容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地,电容器按功能,大体上可分为电解电容器与非电解电容器;其中,电解电 容器按正极材质,又可以分为铝质电解电容器与钽质电解电容器;进一步地,铝质电解电容 器按组件构造,又可以分为卷绕型铝质电解电容器与积层型铝质电解电容器。目前,传统的铝质电解电容器,是以经过蚀刻的高纯度铝箔作为阳极箔,阳极箔表 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过的薄膜,作为介电质层。在阴极箔与阳极箔之间,是由薄纸或布膜形 成的隔离层,电解液吸附在薄纸或布膜上。而固态电解电容器的隔离层,是以各种纤维作为 主要材料的不织布或己碳化的隔离纸。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上述铝质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 先,制作阳极箔11,在阳极箔11的表面形成介电层氧化膜,阳极箔11的一端引出导线12, 作为阳极;其次,以金属铝制作阴极箔13,阴极箔13的一端引出导线14,作为阴极;最后, 在阳极箔11和阴极箔13之间设置隔离层15,再将隔离层15与阳极箔11和阴极箔13 —起 卷绕,形成卷绕型电容器芯子16。进一步地,制作时,把电容器芯子16放在130_300°C的温度下烘烤60-180分钟,使 隔离层碳化;然后,在60-90°C的温度下,将电容器芯子16放入2-10 %的己二酸铵容液中, 电化学氧化处理10-60分钟后,在20-35 °C的温度及常压下,将电容器芯子16浸入含有有机 单体和氧化剂的溶液中,浸泡10-40分钟后取出、并在常压下聚合,在30-300°C的温度条件 下,时间0. 5-6小时后,形成高导电性有机聚合物。组装时,如图2所示,将电容器芯子16装入铝壳2,再以胶粒21盖覆。当胶粒21 的表面相对至导线12、14的位置需预先形成通孔,当胶粒21通过导线后,通过导线的B部 17、18顶抵住通孔。然后,通过挤型机械,束压铝壳2上端管口,使铝壳2上端管口与胶粒 21完全密合;最后,将完成封装的电解电容器,在温度条件为105-145°C时,经过0. 5-10小 时的老化处理,制得插件式固态电解电容器。如图3所示,在上述铝质固态电解电容器的铝壳2外层,设有胶膜20 (或套管),导 致铝质固态电解电容器的散热性差,工作效率差(耗费能源),且因散热不良,影响使用寿 命;另外,各种规格的铝质固态电解电容器,铝壳颜色均相同,使用者在使用时,不容易根据 铝质固态电解电容器的外观,很快地辨别出需要找的电容器,容易产生混淆、或找错需要使 用的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以实现 散热性、节能性好、环保性好和外观容易辨识的优点。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包 括电容器芯子,在所述电容器芯子外设有铝壳,所述电容器芯子的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分 别穿出已预先形成通孔的胶粒,用于外部电性连接,并使所述胶粒覆盖在所述铝壳上方;利 用铝金属表面转化处理,使所述铝壳表面形成铝氧化物绝缘层。由于铝壳上没有胶膜或套 管,所以铝壳的散热性较好;而且,因铝壳上不使用胶膜或套管,而不会有胶膜或套管污染 环境问题,比较环保;并且,因发热量低,所以具节能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设在铝壳的外部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设在铝壳的内部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设在铝壳的外部表面及内部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的厚度为l_200um。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具有最佳效果的厚度为10-50um。进一步地,在所述铝壳上,采用阳极处理、浸渍处理或其它表面转化方式设置有绝 缘层。进一步地,所述电容器包括插件型电容器、SMD型电容器、液态电解电容器、以及其 它型态的电容器。SMD为表面贴装器件,英文全称为Surface Mounted Devices。进一步地,所述铝氧化物绝缘层的厚度与电容器的电压规格相匹配,其中,高电压 规格的电容器与厚铝氧化物绝缘层相匹配,低电压规格的电容器与薄铝氧化物绝缘层相匹 配。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由于包括电容器芯子,在电容器 芯子外设有铝壳,电容器芯子的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穿出铝壳,用于外部电性连接;利用铝 金属表面转化处理,使铝壳表面形成铝氧化物绝缘层;由于铝壳上没有胶膜或套管,铝壳的 散热性较好;而且,因铝壳上不使用胶膜或套管,而不会有胶膜或套管污染环境问题,比较 环保;并且,因发热量低,所以具节能效果;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散热性差、节能性差、 环保性差和外观难以辨识的缺陷,以实现散热性、节能性好、环保性好和外观容易辨识的优 点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 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器与铝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电容器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与铝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A、5B、5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430-电容器芯子;301-阳极支脚;302-阴极支脚;31-铝壳;310-绝缘层;312-胶 粒;40-辨识颜色。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如图4-图5C所示, 本实施例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子30,电容器芯子30外设有铝壳 31,铝壳31中填入有胶粒312,使胶粒312完全覆盖电容器芯子30的上方,再通过挤型机 械,束压铝壳31上端管口,使铝壳31上端管口与胶粒312完全密合,并使电容器芯子30的 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302分别穿出已预先形成通孔的胶粒,用于向外电性连接,并使胶粒 312覆盖在铝壳31上方。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金属表面转化处理方式,对铝壳31的表面进行处理,形成铝 氧化物绝缘层310,如图5A、图5B和图5C所示。这里,铝壳31上没有胶膜或套管,散热性 和环保性均较好;并且,由于铝壳31的发热量低,也具有节能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中的电解电容器相同,电容器芯子30包括阳极 箔、阴极箔、以及介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的隔离层;其中,阳极箔由经过蚀刻的导电金属 箔形成,阳极箔的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可以形成氧化介电层,阳极箔的一端引出导线, 作为阳极;阴极箔由经过蚀刻或未经蚀刻、以及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或未经过阳极氧化处理 的金属箔形成,阴极箔的一端引出导线,作为阴极。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铝壳31可利用阳极处理、浸渍等处理方式或其它转化 方式,设置辨识颜色40或彩色图案,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芯子,在所述电容器芯子外设有铝壳,所述电容器芯子的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分别穿出已预先形成通孔的胶粒,用于外部电性连接,并使所述胶粒覆盖在所述铝壳上方;其特征在于:利用铝金属表面转化处理,使所述铝壳表面形成铝氧化物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芯子,在所述电容器芯子 外设有铝壳,所述电容器芯子的阳极支脚和阴极支脚分别穿出已预先形成通孔的胶粒,用 于外部电性连接,并使所述胶粒覆盖在所述铝壳上方;其特征在于利用铝金属表面转化 处理,使所述铝壳表面形成铝氧化物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氧化物绝 缘层设在铝壳的外部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氧化物绝 缘层设在铝壳的内部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氧化物绝 缘层设在铝壳的外部表面及内部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节能功能的电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封陈明宗
申请(专利权)人:钰邦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