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春华专利>正文

全胀锚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071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胀锚栓,包括螺杆,在螺杆上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和锥母,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组合胀管至少由两片膨胀片组成,各个膨胀片通过设置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卡接组合成管状结构,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配端均设置为锥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组合胀管作为膨胀体,在对其两端施加压力后,其上的膨胀片将向外围扩张,从而能有效的与连接孔壁相固定。由于膨胀片与连接孔壁之间为面接触,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并具有一定的对心作用,方便了连接件之间的安装。(*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胀锚栓
技术介绍
膨胀锚栓以其优越的连接性而应用于各行各业,现有市场上的膨胀锚栓多为单头 膨胀,其存在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小的缺点,(几乎为线接触),而造成连接不牢固,在经常 晃动的工作环境中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并且这种单头膨胀的锚栓不适合用于安装在厚度 较厚的连接件、较狭长的连接孔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性更牢固、 适用范围广的全胀锚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包括螺杆,螺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和锥母,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组合胀管至少由两片膨胀片组成,各膨胀片通过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拼接组合成管状结构,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接端均为锥面,并随着顶推套管与锥母相互靠近,二者锥面分别从组合胀管两端插入,而将组合胀管径向胀开。 全胀锚栓,包括螺杆,螺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管、至少两个组合胀管、锥母,其中相邻的两个组合胀管之间设置有中间套管,该中间套管的两端均为锥面,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组合胀管至少由 两片膨胀片组成,各膨胀片通过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拼接组合成管状结构, 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接端均为锥面,并随着顶推套管与锥母相互靠近,顶推套 管、中间套管及锥母的锥面将分别从与其相接的组合胀管两端插入,而将每个组合胀管径 向胀开。 进一步,所述中间套管包括两端的锥面和中部的圆柱面,在圆柱面上设置有防滑 网纹。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所述顶推套管之间还设置有垫片,所述顶推套管的外表面上 设置有防滑网纹。 进一步,所述螺母与所述垫片一体制成,或者所述垫片与所述顶推套管一体制成。 进一步,所述组合胀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弹性卡箍安装环槽。 进一步,所述组合胀管的各膨胀片外表面上均设置有防滑凹槽和凸棱或防滑网纹;组合胀管的相邻两膨胀片之间的组合交接线为曲线或折线,通过其曲线或折线交接线使相邻两膨胀片轴向相互固定。 进一步,所述锥母包括圆锥段和圆柱段,其中,圆柱段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滑网纹。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上端头设置有保护帽。 进一步,所述全胀锚栓的各个零件的表面均镀锌。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组合胀管作为膨胀体,在对其两端施加压力后,其上的膨胀片将 向外围扩张,从而能有效的与连接孔壁相固定。由于膨胀片与连接孔壁之间为面接触,提高 了连接的牢固性,并具有一定的对心作用,方便了连接件之间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螺母与垫片一体制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垫片与顶推套管一体制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包括螺杆2,在螺杆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 保护帽1、螺母3、垫片4、顶推套管5、组合胀管6和锥母8。螺母3、锥母8与螺杆2通过螺 纹连接,顶推套管5、组合胀管6套装在螺杆2上。保护帽1设置在螺杆2的外端部,起到 保护安装后螺杆2裸露在外部的螺纹结构,并增加安装后外部的美观性。垫片4安装在螺 母3和顶推套管5之间,起到保护顶推套管5的作用,并且可在螺母3拧紧过程中,增加对 顶推套管5的压紧力作用。如图3、图4所示,实际应用中,可将螺母3与垫片4 一体制成, 或者将垫片4与顶推套管5 —体制成。 组合胀管6至少由两片膨胀片61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和组合胀管 6的直径大小来进行设置多片膨胀片61,对于一般的日常用途的全胀锚栓,膨胀片61设置 为2片到6片之间。组合胀管6上设置有两个环形安装槽15,安装槽15内安装有弹性卡箍 7,在弹性卡箍7的向内收縮弹力作用下,使得各个膨胀片61按照其交界线相互拼接组合成 管状结构,以形成可在外力作用下向外扩张的组合胀管6。 顶推套管5为中空管结构,该中空管由锥面结构52和圆柱面结构51组合而成,并 且在圆柱面结构51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有防滑网纹12。锥母8为中空管结构,锥母8包括圆 锥段81和圆柱段82,并且在圆柱段82上设置有防滑网纹14。 顶推套管5、锥母8与组合胀管6的相接端均锥面结构52、圆锥段81的小口径端, 并且锥面结构52、圆锥段81的小口径端的外径不大于组合胀管6的内径,实际应用中,锥面 结构52、圆锥段81的小口径端的外径应略小于组合胀管6的内径,以方便于顶推套管5、锥 母8插装入组合胀管6的内部。使用时随着顶推套管5与锥母8相互靠近,二者锥面分别 从组合胀管6两端插入,而将组合胀管6径向胀开。 为了使组合胀管6膨胀后能与安装孔的内壁进行有效固定连接,在各个膨胀片61 上均设置有防滑凹槽9和凸棱10,或者在膨胀片61上设置防滑网纹,防滑凹槽9和凸棱10 均可咬入安装孔的内壁之中,以提高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安装后与安装孔之间的接触面积,并 可防止由于连接件的晃动而造成的连接松动现象。各个膨胀片61之间的组合交接线11为 曲线、折线,通过其曲线或折线交接线使相邻两膨胀片轴向相互固定。为了加工和安装的方便性,本实施例中将交界线11设置为折线。 为了提高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的使用寿命和耐腐蚀性,本专利技术中保护帽1、螺杆2、螺 母3、垫片4、顶推套管5、组合胀管6和锥母8,等各个零件的表面均镀锌。 使用时,现将螺母3、垫片4、顶推套管5、组合胀管6和锥母8依次安装在螺杆2 上,将组装后的锚栓插入连接件之间的安装孔内,定位后,拧紧螺母3,随着螺母3和锥母8 之间距离的縮短,锥面结构52和圆锥段81将逐渐压紧组合胀管6的两端,由于锥面结构的 作用,各个膨胀片61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阻抗弹簧7的压力,而向外扩胀,使得各个膨胀片 61与安装孔的内壁紧密咬合,已到达牢固连接的作用。安装完成后,在螺杆2外露的螺纹上 套装保护帽l。 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各个膨胀片61是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组装的,因此,在卸掉组合胀管6两端的外界压力后,各个膨胀片61在弹性卡箍7的向内收縮弹力作用下,将恢复到原始的组装状态,从而使得可方便的将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从安装孔中取出。因此,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具有可拆卸性和多次使用的优点,方便了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解决了现有的单头膨胀锚栓在一次使用后即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既无法拆卸又不能多次使用的缺陷。 如图7所示,对于连接两个厚度非常厚的连接件、非常狭长的连接孔,即长距离的连接连个连接件,此时为了连接的牢固性,需要将组合胀管6设置得足够长,过长的组合胀管6加工、组装困难,并且在其向径向胀开时,容易出现中间部位向内凹而变形,从而出现连接接触面积变少、连接不牢固的现象。并且对于不同长度的连接孔,就得制备不同长度的组合胀管6,这对于制造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不利于批量生产。 为了满足长距离的安装需求,本专利技术全胀锚栓还可设计为具有多个组合胀管的组 装结构,本实施例中全胀锚栓包括螺杆2,螺杆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3、顶推套管5、 至少两个组合胀管6、锥母8,其中相邻的两个组合胀管6之间设置有中间套管16,本实施 例中设置有3个组合胀管6和2个中间套管16。中间套管16的两端均为锥面,在该两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胀锚栓,其特征在于,该锚栓包括螺杆,螺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和锥母,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组合胀管至少由两片膨胀片组成,各膨胀片通过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拼接组合成管状结构,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接端均为锥面,并随着顶推套管与锥母相互靠近,二者锥面分别从组合胀管两端插入,而将组合胀管径向胀开。

【技术特征摘要】
全胀锚栓,其特征在于,该锚栓包括螺杆,螺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和锥母,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组合胀管至少由两片膨胀片组成,各膨胀片通过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拼接组合成管状结构,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接端均为锥面,并随着顶推套管与锥母相互靠近,二者锥面分别从组合胀管两端插入,而将组合胀管径向胀开。2. 全胀锚栓,其特征在于,该锚栓包括螺杆,螺杆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螺母、顶推套 管、至少两个组合胀管、锥母,其中相邻的两个组合胀管之间设置有中间套管,该中间套管 的两端均为锥面,螺母、锥母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顶推套管、组合胀管套装在螺杆上,其中 组合胀管至少由两片膨胀片组成,各膨胀片通过设置在其外壁上的弹性卡箍而相互拼接组 合成管状结构,顶推套管、锥母与组合胀管的相接端均为锥面,并随着顶推套管与锥母相互 靠近,顶推套管、中间套管及锥母的锥面将分别从与其相接的组合胀管两端插入,而将每个 组合胀管径向胀开。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胀锚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春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