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067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具有外圈、相对于外圈沿内径方向离开且相对自由旋转地呈同心状配置的内圈、配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且传递转矩的多个卡合构件、保持卡合构件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离合器设有沿与外圈或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卡合构件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汽车或产业机械等的驱动装置内传递转矩、用作逆止器(日 文々7卜y 7。)等元件的单向离合器
技术介绍
一般,单向离合器由外圈、与外圈同心配置的内圈、配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且传递 转矩的多个辊、保持辊的保持器、沿与外圈或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辊施力的弹簧构 件构成。在这样的结构中,单向离合器利用由辊和凸轮面构成的凸轮机构,在外圈上设置 凸轮面的情况下,相对于外圈只向一个方向旋转内圈。S卩,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在一个方向 空转、只在其反方向经由凸轮机构对外圈施加转矩。此时,辊被弹簧等施力构件沿啮合方向 (卡合方向)施力。例如,在日本特开2008-261488号公报所公开的单向离合器中,作为沿与外圈或 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辊施力的弹簧构件,使用折叠弹簧(日文7 m才'J > 夕’)。但是,使用折叠弹簧时,需要在外圈或内圈上形成用于安装的孔或凹部,为此存在 不能降低成本这样的问题。而且,也存在安装方法也比较复杂、最大收缩时的应力集中比较 高这样的其他问题。即使是螺旋弹簧,也仍然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最大收缩时的应力集中比较高,担心耐冲击或载荷性差,导致对辊施加的 力不稳定,其结果担心单向离合器的动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能够降低成本、安装也简单且能够降低最 大收缩时的应力集中的锥形螺旋板弹簧(volutespring)而使动作稳定的单向离合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单向离合器具有外圈、相对于该外圈沿内径方向离 开且相对自由旋转地呈同心状配置的内圈、配置在上述外圈和上述内圈之间且传递转矩的 多个卡合构件、保持上述卡合构件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离合器设有沿与上述外圈 或上述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上述卡合构件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以下效果。不需要在外圈或内圈上形成用于安装弹簧构件的孔或凹部,能够降低成本。而且, 安装方法也比较简单。也能够降低最大收缩时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小弹簧构件耐冲击或载荷性差的担 心,对辊施加的力稳定,其结果单向离合器的动作稳定。如果在锥形螺旋板弹簧的前端插入引导销或安装盖,则能够保护锥形螺旋板弹簧 免受卡合构件反弹(跳跃)时的冲击。锥形螺旋板弹簧与其他的弹簧相比,具有不管用于设置的空间容积多小都能够得3到比较大的载荷和吸收能量这样的优点。因此,能够使设置空间小型化。通过设置沿与外圈或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卡合构件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 簧,不需要在外圈或内圈上形成用于安装弹簧构件的孔或凹部,能够降低成本。而且,安装 方法也比较简单。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卡合构件”表示卡合(啮合)在外圈或内圈的凸轮面上 的构件。只要是能够卡合在外圈或内圈的凸轮面上的构件即可,不限形状。作为卡合构件 的例子,可以是辊、球体、球体状的挡块(日文7 ,^ )等各种形式。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槽(日文7卜)周边的局部主视 图,表示单向离合器的空转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槽周边的局部主视图,表示单向离合器 处于卡合状态与空转状态中间。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槽周边的局部主视图,表示单向离合器 处于卡合状态。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轴向剖面图。图6是锥形螺旋板弹簧、折叠弹簧以及螺旋弹簧的应力线图。图7是锥形螺旋板弹簧、折叠弹簧以及螺旋弹簧的弹簧力(载荷)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作为例示说明本发 明,当然并不限定于本专利技术。而且,各个附图中的相同部分用同一符号标记。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30的主视图,表示单向离合器30处 于卡合状态。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在本专利技术,当然并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单向离合器30具有外圈1、相对于外圈1沿内径方向离开且相对自由旋转地呈同 心状配置的内圈2、配置在外圈1和内圈2之间且传递转矩的多个卡合构件即辊3、保持辊 3的保持器6。进一步,在单向离合器30上设有沿与外圈1或内圈2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 对辊3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5。在外圈1的内周上,作为朝向径向外方凹陷的凹部,形成有槽4。槽4沿轴向等间 隔地设有4个。在槽4的外周壁上,形成有供辊3卡合的凸轮面13。在槽4内配置有辊3 和沿与凸轮面13卡合(啮合)的方向对辊3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5。在形成于外圈1与内圈2之间的环状的空间中,配置有具有圆筒部10的保持器6。 保持器6的圆筒部10在沿圆周方向等分的4个部位具有窗口 9。窗口 9沿径向贯通,保持、 引导辊3。窗口 9是包围四边的矩形形状,但在图1 4中,为了便于说明辊3的动作,展开 了相当于正面侧的边的部分,省略了图示。在圆筒部10上,通过切削设有向外径方向突出 的突出部7。突出部7可以是以往的I型杆或T型杆等形式。突出部7在窗口 9之间逐一 设置。保持器6的突出部7与设置在外圈1的内周上的、沿轴向延伸的沟8嵌合。因而,4保持器6与外圈1的内周面接触,与外圈1同步旋转,不能够相对旋转。但是,保持器6能 够相对于内圈2相对旋转。在外圈1的轴向的端面21上,为了将外圈1固定在其他构件(未图示)上,在圆 周方向上等分地沿轴向贯通设有螺纹孔18。而且,设有与槽4相邻、比槽4小的第2槽14。对辊3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volute spring) 5,是在中央不留空间地呈圆锥状 卷绕带状的金属板材而成,具有在轴向两端直径不同的圆锥状的外观。主体的端部磨平圈 在顶部16外径最小、在底部17外径最大。锥形螺旋板弹簧5的底部17容纳在第2槽14 中。底部17具有从端部磨平圈延伸的端部15,该端部15利用点焊、钎焊、粘接等任意方法 固定在外圈1的轴向的端面21上。而且,锥形螺旋板弹簧5也能够在未图示的侧板与外圈 1的端面21之间夹持、固定端部15。这样,锥形螺旋板弹簧5能够可靠地保持在槽4和第 2槽14内,姿势稳定。由此,能够对辊3施加稳定的作用力。在锥形螺旋板弹簧5的前端即顶部16上,插入有具有头部12的引导销11。因而, 锥形螺旋板弹簧5的作用力经由引导销11的头部12施加给辊3。也能够不插入引导销11 而在顶部16上安装盖构件(未图示)。设置引导销11或盖构件未必是必须的,但是通过设 置引导销11或盖构件,能够保护锥形螺旋板弹簧5免受辊3反弹(跳跃)时的冲击。锥形螺旋板弹簧5的顶部16也与底部17相同地具有从端部磨平圈延伸的端部 M。该端部M与辊3的轴向端面滑接。在图1中,为了成为朝向辊3侧的端面,端部对用 局部虚线表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槽周边的局部主视图,表示单向离合器 的空转状态。在该状态下,锥形螺旋板弹簧5被来自辊3的挤压力压缩,成为最紧的状态 (最大收缩时)。在空转状态下,辊3不与槽4的凸轮面13啮合,因此内圈2相对于外圈1 空转,外圈1和内圈2不同步旋转。即,没有经由辊3的转矩传递。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单向离合器的槽周边的局部主视图,表示单向离合器 处于卡合状态与空转状态中间。在该状态下,锥形螺旋板弹簧5用其作用力的的一部分抵 抗来自辊3的挤压力,成为开始伸长状态。锥形螺旋板弹簧5处于图3的状态时,辊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具有外圈、相对于该外圈沿内径方向离开且相对自由旋转地呈同心状配置的内圈、配置在上述外圈和上述内圈之间且传递转矩的多个卡合构件、保持上述卡合构件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离合器设有沿与上述外圈或上述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上述卡合构件施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9-10-19 2009-2406011.一种单向离合器,该单向离合器具有外圈、相对于该外圈沿内径方向离开且相对自 由旋转地呈同心状配置的内圈、配置在上述外圈和上述内圈之间且传递转矩的多个卡合构 件、保持上述卡合构件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离合器设有沿与上述外圈或上述内圈的凸轮面卡合的方向对上述卡合构件施 力的锥形螺旋板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外圈的凸轮 面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构件与上述内圈的凸轮 面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构件是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正树栗田崇志
申请(专利权)人:NSK沃纳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