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4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壳体的制造成本,并且也可以容易地应对小型化。该单向离合器只允许轴和壳体的一方向的相对旋转,而限制另一方向的相对旋转,其中,一方面,轴孔内周面的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的宽度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大,另一方面,在弹簧部件上一体地设置保持部件,以使其前端面临所述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内且保持滚动部件,在利用所述弹簧部件的弹力使滚动部件向窄幅部侧推压的状态下,从所述保持部件的前端到所述窄幅部侧的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边的距离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小,且比从所述滚动部件和所述轴的接触点到所述窄幅部侧的开口边的距离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其结构允许插入壳体的轴和壳体只在一方 向作相对S走转。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在壳体中装入轴的状态下,壳体和轴可以作相对旋转,并且 只允许作一方向相对旋转的单向离合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单向离合器。图9和图IO是所述现有的单向离合器的剖面图,表示在形成于壳体l上 的轴孔2内插入轴3的状态。该单向离合器沿壳体1的轴孔2的外周形成有多个滚针保持空间4。该所 述滚针保持空间4由保持滚针5的滚针保持部4a和保持弹簧部件6的弹簧保 持部4b构成,在这些保持部4a, 4b内插入有滚针5和弹簧部件6。下面,筒单说明该单向离合器的具体结构。在形成于所述壳体1的滚针保持部4a上,与所述轴3的外周面相对的相 对面4c倾斜,但是,该倾斜面使其与所述轴3的外周面的相对间隔,从所述 弹簧保持部4b侧到相反侧的端面4d侧逐渐缩窄。即,将弹簧保持部4b侧设 为宽幅部4e,将相反侧设为窄幅部4f。而且,如图10所示,在所述宽幅部 4e,使所述相对面4c和轴3的相对间隔Ll比滚针5的外径D大,且在所迷 窄幅部4f,使相对间隔L2比滚针5的外径D小。因此,在滚针在宽幅部4e 和窄幅部4f之间移动的行程中,滚针5和轴3接触时的推压力发生变化。所述结构的作用如下。在图9中,当使轴3相对于壳体1沿箭头X方向作相对旋转时,伴随该 旋转,滚针5向滚针保持部4a的窄幅部4f方向移动。所述那样,当滚针5 移动时,滚针5被强力地压向窄幅部4f方向。当滚针5被强力地压向所述窄 幅部4f侧时,滚针5被所述相对面4c和轴3的外周夹持。对于所述窄幅部4f而言,由于所述相对面4c和轴3的外周的相对间隔L2比滚针5的外径D小,因此,当在窄幅部4f侧夹持滚针5时,滚针5相 对于轴3的推压力被加大,从而滚针5锁定轴3的旋转。当轴3被锁定时, 该轴3相对所述壳体1不能作相对旋转。在轴3如上所述那样被锁定且相对壳体1不能作相对旋转的状态下,如 果进而使轴3向箭头X方向旋转时,壳体1与轴3成一体而沿箭头X方向旋 转。另一方面,与如上所述相反,当使轴3沿图9中箭头Y方向旋转时,与 此同时,滚针5对抗弹簧部件6的弹力而向宽幅部4e侧移动。在该宽幅部4e 侧,由于使所述相对面4c和轴3的外周的相对间隔L1比滚针5的外径D大, 因此,滚针5对于轴3的推压力较弱,轴3和壳体1的相对旋转不会被锁定。 换言之,轴3和壳体1的相对旋转保持为自由状态。在所述那样的单向离合器中,为了在将轴3装入壳体1的轴孔2之前, 防止滚针从所述滚针保持空间4的开口 7脱落,而使该开口 7的开口宽度比 滚针5的外径D小。若使开口 7的开口宽度比滚针5的外径D小,则在将轴3装入轴孔2之 前,把该离合器运送或进行将其装入轴3的作业时,所述滚针5不会不经意 地从滚针保持空间4脱落。另外,将所述开口 7的两侧分别作为所述窄幅部4f的开口边7a及宽幅部 4e侧的开口边7b,这些开口边7a, 7b间的距离形成开口宽度。另一方面,在所述单向离合器中,由于根据滚针5相对所述轴3的外周 面强力地按压还是使其轻微地接触,阻止或允许轴3和壳体1的相对旋转, 因此,所述滚针5需要始终与所述轴3的外周接触。即,所述滚针保持空间4的开口 7的宽度为滾针5不会脱落到轴孔2侧 的大小,而且,开口 7的宽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滚针5的表面始终从开口 7 露在轴孔2内且与轴3的外周接触。实际上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必须正确地管理所述开口宽度的尺寸。另外,将所述滚针保持空间4的宽幅部4e侧的开口边7b必须做成,当 滚针5向窄幅部5f侧推压时,其面临形成于滚针5和轴3之间的V状的间隙。 通过保持这样的关系,可以防止滚针5脱落。如上所述,为使开口边7b面临V状的间隙,必须^t巴所述开口边7b的厚 度做成其能进入所迷V状的间隙。4而且,在所述保持空间4宽幅部4e侧,形成有用于保持所述弹簧部件6 的弹簧保持部4b,但若形成该弹簧保持部4b,则不得不缩小弹簧保持部4b 和轴3外周之间的间隔。换言之,不得不减薄开口边7b侧的厚度。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89011号公报在如上所述那样的单向离合器中,需要将滚针保持空间4的窄幅部4f侧 的开口边7a和宽幅部4e侧的开口边7b的各位置,在最佳范围内管理并形成 壳体l。但是,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各种装置的小型化,要求单向离合器也实 现超小型,但其中正确地管理所述壳体1的开口 7的开口宽度是非常困难的, 这样的尺寸管理成为提高单向离合器的制造成本的原因。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必须作薄宽幅部4e侧的开口边7b的厚度,因此, 例如在模具成型壳体1时,难以使流入模具的材料到达所述开口边7b的前端。 特别是,如果把烧结金属用于所述壳体1,由于材料的流动性差,因此,更难 以使材料到达所述开口边7b。总之,若不能使材料到达所述开口边7b,开口 7的尺寸就不能够正确。如果开口 7的尺寸不能够正确,就降低产品的成品率, 其结果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壳体的制造成本,且也能够容易地应 对小型化的单向离合器。本专利技术以如下单向离合器为前提,即,在具有插入轴的轴孔的壳体上, 沿该轴孔的圓周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滚动部件保持空间,并且在该滚动 部件保持空间配置滚动部件,在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上设置在轴孔的圆周方向 具有宽度的开口;而且, 一方面,该滚动部件保持空间在所述轴的外周面的 相对面具有与轴的相对间隔比装入所迷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滚动部件的外径大的宽幅部以及从该宽幅部逐渐缩窄间隔且与轴的相对间隔比滚动部件的外 径小的窄幅部,另一方面,在该滚动部件保持空间设置将所述滚动部件向窄 幅部的方向推压的弹簧部件,当所述轴和所述壳体沿一方向作相对旋转时, 所述滚动部件与轴一同旋转,并向所述宽幅部侧移动; 一方面,允许所述轴 和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作用相对的旋 转力时,所述滚动部件向所述在窄幅部侧移动,限制轴和壳体的相对旋转。 以所述单向离合器为前提,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 一方面,所述轴孔内周面上的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宽度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大,另一 方面,在所述弹簧部件的可动部上一体地设置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具有与 所述滚动部件接触的推压面,并且其前端面临所述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内且保持滚动部件;在因所述弹簧部件的弹力的作用滚动部件向所述窄幅部 侧被推压的状态下,将从所述保持部件的前端到所述窄幅部侧的滚动部件保 持空间的开口边的距离保持为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小且比从所述滚动部件 和所述轴的接触点到所述窄幅部侧的开口边的距离大,并且,在所述轴孔中 插入轴且在该轴与所述滚动部件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周和保持 部件处于非接触或微接触。所述微接触,严格地说并不是指非接触,而是指因接触产生的推压力彼 此几乎不作用的轻微接触的状态。另外,在所述弹簧部件上一体地设置保持部件,并不仅指将弹簧部件和 保持部件一体成形,还也可以指在弹簧部件上设置由其他部件构成的保持部 件。 '另外,所述弹簧部件的可动部,是指当滚动部件在滚动部件保持空间内 向宽幅部侧移动时,通过弹簧部件弯曲而位置变化的部分。进而,所述壳体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也可以将多个部件组合而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离合器,在具有插入轴的轴孔的壳体上,沿该轴孔的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形成多个滚动部件保持空间,并且在该滚动部件保持空间配置滚动部件,在所述轴孔的内周面上设置沿轴孔的圆周方向具有宽度的开口;而且,一方面,该滚动部件保持空间在所述轴的外周面的相对面具有与轴的相对间隔比装入所述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滚动部件的外径大的宽幅部,以及从该宽幅部逐渐缩窄间隔且与轴的相对间隔比滚动部件的外径小的窄幅部,另一方面,在该滚动部件保持空间设置使所述滚动部件向窄幅部方向推压的弹簧部件;当所述轴和所述壳体沿一方向作相对旋转时,所述滚动部件与轴一同旋转,并向所述宽幅部侧移动;一方面,允许所述轴和所述壳体的相对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作用相对的旋转力时,所述滚动部件向所述窄幅部侧移动,限制轴和壳体的相对旋转;其中,一方面,所述轴孔内周面上的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宽度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大,另一方面,在所述弹簧部件的可动部上一体地设置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具有与所述滚动部件接触的推压面,并且其前端面临所述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内且保持滚动部件;在因所述弹簧部件的弹力的作用滚动部件向所述窄幅部侧被推压的状态下,将从所述保持部件的前端到所述窄幅部侧的滚动部件保持空间的开口边的距离保持为比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径小且比从所述滚动部件和所述轴的接触点到所述窄幅部侧的开口边的距离大,并且,在所述轴孔中插入轴且在该轴与所述滚动部件接触的状态下,所述滚动部件的外周和保持部件处于非接触或微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越渚关根诚
申请(专利权)人:托克轴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