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洋银专利>正文

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3065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一绝缘板,其具有多个端子槽,端子槽设置于绝缘板的一侧面;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一基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接触部及焊接部分别地设置于基部的前端及后端,基部设置于绝缘板的端子槽中。因此,连接装置回收时,导电端子可从绝缘板的端子槽分离,且分离时,不必将绝缘板熔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连接装置,尤指一种安装于网络传输连接器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网络传输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板及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通过模内成型 (insert molding)的方式嵌入于绝缘板中,使得端子固定于绝缘板中,不会松动。之后所述 多个端子再进一步焊接至电路板上。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的保护,因此很多物品都需回收,以期再次利用物品的 材料。网络传输连接器也需朝向此趋势而设计,当网络传输连接器于不再使用时,使得其各 零件能够分离而回收、再次利用。然而上述端子与绝缘板的固定方式造成回收的困难,因为端子与绝缘板不能直接 分离,需通过外加的热能将绝缘板融化,才能将端子取出。融化绝缘板的过程除了会耗费能 量,更会产生对于环境有害的气体,反而对于环境造成更严重的伤害,实在违背当初回收网 络传输连接器所欲达到的目标。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当连接装置被回收时,绝缘板与导电 端子可轻易地分离。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一绝缘板,其具有多个端子槽,所 述多个端子槽设置于该绝缘板的一侧面;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一基部、一接触部及一 焊接部,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分别地设置于该基部的前端及后端,该基部设置于该绝缘板 的端子槽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导电端子可从绝缘板的端子槽 分离,且分离时,不必将绝缘板熔化。电路板直接地固定在绝缘板上,使得导电端子焊接于 电路板时,不需额外的治具,方便使用“表面固定技术(surface-mount technology, SMT) ” 来将导电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 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5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网络传输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网络传输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网络传输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绝缘板 11端子槽 12固定勾 20导电端子 21 基部 22接触部 23焊接部 231平面 30电路板 31勾槽 32 穿孔 40端子座 41端子孔 50传输端子 51垂直部 52水平部 60绝缘座 61主体 62 插槽 63容纳槽64 环壁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并配合参阅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该连接装 置包括一绝缘板10及多个导电端子20。其中绝缘板10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所制成, 而导电端子20为金属材料所制成。该绝缘板10具有多个端子槽11及两个固定勾12,第一端子槽11凹设于绝缘板 10的上侧面,而固定勾12凸设于绝缘板10的后端。更详细地说,两个固定勾12分别地由 绝缘板10的左右两侧向后地凸设出。所述多个导电端子20分别地具有一基部21、一接触部22及一焊接部23。接触部 22设置于基部21的前端,焊接部23设置于基部21的后端。更详细地说,接触部22由基部 21的前端向上及向后地延伸出,焊接部23由基部21的后端向后及向下地延伸出。导电端子20通过机器自动地插入至绝缘板10的端子槽11中,使得基部21设置 于端子槽11中,而接触部22及焊接部23分别地位于绝缘板10的上方及后方。更详细地 说,基部21与端子槽11为干涉配合(紧配),基部21卡接于端子槽11中。当该连接装置回收时,导电端子20可从绝缘板10的端子槽11拔离,不必将绝缘 板10融化,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伤害。请参阅图3,并配合参阅图4,该连接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30,该电路板30固定于 该绝缘板10上,所述多个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3焊接于该电路板30的一侧面上,使得导 电端子20与电路板30产生电性连接。更详细地说,该电路板30具有两个勾槽31、多个穿孔32及多个金属接点(图未 示),所述两个勾槽31及穿孔32贯穿该电路板30,该金属接点设置于电路板30的前后两 侧面。所述两个勾槽3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个固定勾12之间的距离。所述两个固定勾 12分别地通过所述两个勾槽31而勾于该电路板30的后侧面,并且将电路板30夹于两个固 定勾12之间。导电端子20的焊接部23接触电路板30的前侧面的金属接点。每一个焊接部23都具有一平面231,平面231与电路板30的前侧面平行,使得平面231较平坦地接触电路板 30的前侧面的金属接点,便于焊接。当导电端子20焊接于电路板30的金属接点时,可使用表面固定技术 (surface-mount technology, SMT)将焊锡(图未示)涂布在焊接部23与电路板30的金 属接点之间。焊接的过程中,不需额外的治具(fixture)来固定导电端子20。请再参阅图3及图4,该连接装置还包括一端子座40及多个导电端子50,端子座 40及传输端子50设置于电路板30的后侧面。端子座40为绝缘材料所制成,其具有多个 端子孔41,所述多个端子孔41上下地贯穿端子座40。而传输端子50的外型大致呈现为倒 L状,其具有一垂直部51及一水平部52。传输端子50通过机器自动地插入至端子座40的 端子孔41中,使得传输端子50的垂直部51卡接于端子座40的端子孔41中,水平部52则 位于端子座40外。传输端子50的水平部52的前端穿过电路板30的穿孔32而位于电路板30的前 方,水平部52的前端进一步焊接于该电路板30的前侧面的金属接点上,使得传输端子50 与电路板30产生电性连接,并且互相固定。传输端子50进一步与导电端子20产生电性连接。请参阅图5,并配合参阅图6及图7,上述连接装置可与一绝缘座60组装,而形成 一网络传输连接器。该网络传输连接器为一种插座形式的以太网络(Ethernet)连接器(例 如RJ45连接器)。该绝缘座60也为绝缘材料所制成,其具有一主体61、一插槽62、一容纳槽63及一 环壁64。该主体61大致为一矩形块,插槽62凹设于主体61的前侧面。插槽62的尺寸对 应一 RJ45插头的标准规格尺寸,以供RJ45插头插入。容纳槽63凹设于主体61的后侧面, 并且与插槽62连通。环壁64为倒U形的框体,其凸设于主体61的后侧面。当连接装置与电路板30组装于该绝缘座60时,绝缘板10容置于容纳槽63中,导 电端子20的接触部22位于插槽62中,电路板30固定于主体61的后侧面上以及环壁64 内,端子座40位于环壁64内。使用该网络传输连接器时,RJ45插头插入至插槽62中,接触导电端子20,然后将 网络信号传递至电路板30及传输端子50。综合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具有诸多特点,例如导电端子20可从绝缘板10的 端子槽11分离,且分离时,不必将绝缘板10熔化,方便回收再利用,对于环保有帮助。电路 板30直接地固定在绝缘板10上,使得导电端子20焊接于电路板30时,不需额外的治具, 方便使用“表面固定技术”来将导电端子20焊接于电路板3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板,其具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多个端子槽设置于该绝缘板的一侧面;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一基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分别地设置于该基部的前端及后端,该基部设置于该绝缘板的所述多个端子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板,其具有多个端子槽,所述多个端子槽设置于该绝缘板的一侧面;以及 多个导电端子,其具有一基部、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分别地设置 于该基部的前端及后端,该基部设置于该绝缘板的所述多个端子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还包括一电路板,该绝缘板 固定于该电路板上,所述多个导电端子的焊接部焊接于该电路板的一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板具有两个固定勾,所述两个固 定勾凸设于该绝缘板上,所述两个固定勾勾于该电路板的前侧面或后侧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具有两个勾槽,所述两个勾槽 贯穿该电路板,所述两个固定勾分别地通过所述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银
申请(专利权)人:李洋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