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吸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1947 阅读:2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双模式吸附原理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是在纺织物的表面通过化学方法键合了带有至少两种模式吸附性能的化学基团,一种是疏水性配体,可以是各种烷基或其异构体或衍生物,其特征是可以与细菌、病毒表面膜上蛋白的疏水区域结合;一种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配体,可以是氨基或胍基或各种结构的伯胺、仲胺、叔胺、季胺基,其特征是能与细菌、病毒膜表面膜上蛋白带负电荷区域结合;也可以是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功能某种配基。纺织物包括各种天然棉、麻、丝,也包括带有环氧基、烯键等活性功能基团的人工合成材料;该带有双功能配基的材料可有效截留和捕获细菌和病毒,专一、高效,适用于口罩、过滤器、擦拭物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双模式吸附原理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属于公共卫生及日常生活领域。
技术介绍
细菌、病毒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的行为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对传染病的发生和 流行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新传染病不断出现,旧传染病死灰复燃”。一方面,一些 已经控制得很好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死灰复燃,重新对人类构成危胁。另一方面,新的病原体 和传染病不断出现,并且有些已经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2003年暴发的急性重症呼 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和 2009 年 3 至 4 月墨西哥爆发, 其后迅速传播到全世界甲型Hmi疫情。细菌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主要由细 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 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 5-5μπι之间。细菌最外层都有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 20 80nm,有15-50层肽聚糖片层,每层厚lnm,含2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的特征是采用化学方法在天然织物或人工合成纺织物上键合了能特异性结合细菌、病毒的至少两种不同吸附性能的分子配体,用该材料可以制备成民用和医用抗菌、抗病毒物品,其具体步骤如下:a)对以天然材料为基础的纺织物和具有活性基团的人工合成高分子织物进行预处理,如用水、醇等清洗,再用活化剂处理;b)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通过化学反应接入已经筛选好的有特异吸附功能的配体;c)清洗并干燥,得能特异性结合的纺织物。d)将键合上特异吸附性能配体的纺织物,按照所要加工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工成民用或医用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的特征是采用化学方法在天然织物或人工合成纺织物上 键合了能特异性结合细菌、病毒的至少两种不同吸附性能的分子配体,用该材料可以制备 成民用和医用抗菌、抗病毒物品,其具体步骤如下a)对以天然材料为基础的纺织物和具有活性基团的人工合成高分子织物进行预处理, 如用水、醇等清洗,再用活化剂处理;b)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通过化学反应接入已经筛选好的有特异吸附功能的配体;c)清洗并干燥,得能特异性结合的纺织物。d)将键合上特异吸附性能配体的纺织物,按照所要加工产品的生产标准,加工成民用 或医用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天然材料是表面带 有羟基等活性基团的棉、麻、丝等,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指表面带有环氧基、烯键、商素、阴 阳离子基团等活性功能基团的高分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纺织物表面活化选 用的活化剂为带有两个以上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如环氧氯丙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安赵彦鼎杨博常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大保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