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1970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旁设置1个以上的淘洗装置,淘洗装置包括淘洗篮、连接杆、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通过连接杆带动淘洗篮水平旋转,淘洗过程中淘洗篮浸入水槽的水面下。含块状物料在净含粉率35%、25%,含水为6.5%、5.5%的情况下,经过本装置分离后净含粉可降到3.0%左右,筛分效率达到92%。(*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物料分离领域,尤其涉及矿山、冶金领域含粉块状物料水洗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块状物料与粉状物料通常使用振动筛进行筛分,但是当湿度大或物料含水率高 时粉状物料与块状物料相互粘结,此时采用振动筛很难将块状物料与粉状物料分离。在 矿山、冶金领域,经常需要将块矿中的粉矿分离。随着铁矿石资源市场变化,钢铁企 业对块矿需求量不断提高,要求直接入炉块矿含粉率越来越低,而实际进口块矿质地相 对较软,运输距离远、倒运次数多,到达用户时其含粉率一般在25%左右,最高达到 35%。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基本采用振动筛对块矿进行筛分,筛上物进入高炉冶炼,筛 下物返回烧结利用。这种振动筛筛分方法在非雨季或块矿原含水低(< 4% )时筛分效率 较高,且操作简易、成本低廉,是一种成熟经济有效降低块矿含粉率的方式,但在雨季 或块矿含水量高时,块矿中的粉矿呈泥状,与块矿相互粘结,此时采用振动筛很难将块 矿的粉矿有效地去除,最终导致入炉块矿含粉率高,影响高炉的稳定顺行。因此,为降 低块矿中含有的粉矿对高炉的影响,企业这种情况下只好减少块矿的入炉比例,导致高 炉炼铁成本增加。国内钢铁企业也有采用喷水冲洗方式对块矿进行除粉,如济钢针对含 粉较高的块矿,建立了一套离线跳汰法水洗分级处理系统,但其占地面积大,洗矿时间 较长,处理能力相对较小,耗水量及污水处理量大,运行费用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 置,利用粉状物料遇水稀释后粘性下降和块状物料与水相对运动过程中水对粘附在块状 物料表面的粉料的淘洗来实现块状物料与粉状物料的分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置是在水槽旁 设置1个以上的淘洗装置,淘洗装置包括淘洗蓝、连接杆、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通过连 接杆带动淘洗蓝水平旋转,淘洗过程中淘洗蓝浸入水槽的水面下。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淘洗蓝呈篓状,底部及四边为筛网。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水槽出料端设置成品物料输送系统。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水槽底部设置底流物输送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为,在所述底流物输送装置后连接固液分离装置,在 所述固液分离装置由高频筛、泥浆调节池、输送泵、脱水机顺序组成。高含水高含粉块状物料之所以难以筛分,主要是因为其中的粉料呈泥状,并具 有一定的粘性,在筛分一定时间后,筛孔逐渐被粘堵,导致筛分系统筛分效率下降,甚 至失去其筛分功能。本技术根据高含水高含粉块状物料的特性,利用其粉料遇水稀 释后粘性下降和块状物料与水相对运动过程中水对粘附在块状物料表面的粉料的淘洗,专利技术了浸泡淘洗装置,实现块状物料与粉状物料的分离。本技术的技术特点是(1)旋转装置通过连接杆带动淘洗蓝水平旋转实现淘洗。(2)淘洗装置呈篓状底部及四边为筛网,筛网可以是长条型,也可以是方格型,还可以是圆孔型,网孔大小根据对块状物料粒度的要求设定。淘洗装置也可为簸箕状, 底部为筛网。(3)将水槽设计为具有淘洗和沉降双重功能一体的盛水装置,利用淘洗出来的粉 料比重大、沉降速度快和水槽中水体相对稳定的特点,使得上部水体含固相对低,保证 淘洗水的要求;下部水体相对静止,保证粉料有效沉降浓缩,减少了系统占地和投资。 水槽结构如图2所示。进料端水槽上部为垂直面,下部为60° 85°的斜面;出料端采 用45° 60°斜面。由于进料端粉量大、细粉多,出料端粉量少、粗粉多,该种结构既 保证了浸泡淘洗物料的最小水量,还有利于粉料沉降和浓缩,便于底流物(沉积在水槽 底部的粉料)的处理。(4)在水槽底部设置螺旋输送器,及时将高含固底流物送出水槽,保证水槽内的 淘洗水质。(5)采用高频筛对高含固底流物进行筛分,除去其中>3_的粗颗粒粉料,减 少底流物在后续脱水工序的处理量,降低脱水机磨损和能耗。(6)粗料堆场设计具有滤水和排水功能,以堆放高频筛筛出的粗颗粒粉料,便于 进一步回收淘洗水。(7)设置回水池,收集脱水机的上清液和粗粉堆场滤出的水液,再由水泵输送回 水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水池兼备缓冲功能,为淘洗提供连续的循环水。本技术将含粉块状物料导入水槽水面下的淘洗蓝中,然后由旋转装置通过 连接杆带动淘洗蓝水平旋转,含粉块状物料与水相对运动过程中水对粘附在块状物料表 面的粉料的淘洗,经过多次淘洗后,在淘洗蓝提出水面后离开水槽前,在利用补充新水 和循环水对淘洗后的块状物料进行冲洗,然后转到成品料输送系统运至成品料堆场。水 槽底流物由螺旋输送器输送到高频筛进行筛分,筛上物运至粗粉堆场,筛下物进入砂浆 调节池中搅拌均勻,通过砂浆输送泵输送至脱水机处理,脱水后的细粉料运至细粉堆 场,脱水机的上清液进入回水池,由水泵返回至水槽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与现有技 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除粉效果好,筛分效率高。块状物料在净含粉率35%、25%,含水为 6.5%, 5.5%的情况下,经过本装置分离后净含粉可降到3.0%左右,筛分效率达到 92%,相对目前实际生产筛分后的净含粉低7 13个百分点。(说明净含粉指块状物 料含有所有小于淘洗装置筛网间距的颗粒和粘附细粉的比率。试验测定表明,常规筛分 物料的净含粉率在7%以上)(2)循环水处理量低。循环水处理量为97.8t/h,循环水量为44t/h。(3)与济钢跳汰法水洗系统相比,在投资费用相当的条件下,处理能力大,可满 足400t/h的物料处理量。(4)可在线运行,运行成本低,约1.78元/t。济钢跳汰法水洗系为离线运行, 运行成本约为20元Λ。(5)占地面积少,系统投资费用低。按500t/h的块状物料处理能力,浸泡淘洗 法系统占地约500m2,投资约1000万元。附图说明图1 :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置示意图图2 水槽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含粉块矿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由图1可知,将净含粉率35%、含水为6.5%的块矿由振动给料器(1)导入水槽 (19)水面下的淘洗蓝(2)中,实现浸泡;然后旋转装置(4)通过连接杆(3)带动淘洗蓝 (2)水平旋转,先左旋10次,再右旋10次,然后旋转装置(4)通过连接杆(3)将淘洗蓝 提出水面导入下一个淘洗装置的淘洗蓝中,如此反复,实现淘洗。含粉块矿在经过多次 淘洗后,由旋转装置⑷通过连接杆⑶将淘洗蓝⑵提出水面,然后由接料斗⑶转到 成品矿输送带(9),运至成品矿堆场。由图3可知,所述水槽的进料端A上部为垂直面, 下部为60° 85°的斜面,出料端B为45° 60°斜面。经过本装置分离后的块矿净含粉率可降到3.5%左右,筛分效率达到90%。实施例2由图1可见,将净含粉率25%、含水为5.5%的块矿由振动给料器(1)导入水槽 (19)水面下的淘洗蓝(2)中,实现浸泡;然后旋转装置(4)通过连接杆(3)带动淘洗蓝 (2)水平旋转,先左旋10次,然后右旋10次,再左旋10次,右旋10次,然后旋转装置 (4)通过连接杆(3)将淘洗蓝提出水面导入下一个淘洗装置的淘洗蓝中,如此反复,实现 淘洗。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含粉块矿在经过多次淘洗后,最后一次提出水面时,采用补 充新水(5)和循环水(7)通过冲洗咀(6)对块矿进行冲洗,然后由接料斗(8)转到成品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粉块状物料的水洗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旁设置1个以上的淘洗装置,淘洗装置包括淘洗蓝、连接杆、旋转装置,旋转装置通过连接杆带动淘洗蓝水平旋转,淘洗过程中淘洗蓝浸入水槽的水面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俊苏允隆黄发元宋灿阳李小静刘自民张晓萍刘英才秦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