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158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一对轧辊、轧辊支撑装置及轧辊驱动装置;所述轧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组件及相同规格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其中一轧辊的一端,第二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另一轧辊的一端,且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齿合,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极片轧机,通过设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利用该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带动一个轧辊的转动,而两个驱动齿轮是相同规格、彼此齿合,由同一电机驱动,从而保证了一对轧辊真正同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极片的加工设备,特别涉及对电池极片涂布进行轧平处理 的对辊机。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能源紧缺及环境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渐受青睐,这也使得 镍氢、锂离子、太阳能电池等新型能源及储能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在镍氢、锂离子等电池的制作中,电池极片经涂布后还需滚压处理,以使得其 表面更加均勻。中国200620018570.4号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辊面支撑滚压 装置,该装置以大辊径的上、下轧辊为工作辊,用两个以上的小辊轴作支撑辊,使小辊 轴直接支撑在上、下轧辊的辊面上,组成上下辊系。上辊系固定,下辊系随施压装置施 压而上下移动。两个或四个同步电机分别给上下辊系的上、下两个大工作轧辊输入纯扭 矩传递动力。上述专利技术避开了轧辊同轴度误差、轴承制造误差对被滚压物体薄厚均勻性 影响;有效地增加了各零部件之间的接触强度,克服了大载荷宽幅面滚压时轧辊的挠度 变形,用于电池极片轧机,解决了被滚压物体压不薄和中间厚两边薄的技术难题。但 是,该专利技术的缺陷在于采用两个或四个电机分别给上下辊系的上、下两个大工作 轧辊输入纯扭矩传递动力,虽然是同步电机,但所谓同步电机是分别独立控制,且各电 机本身的参数特性无法做到完全一致,所以其同步精度难以保证,经常会因为电机转速 控制上的失误导致不同步,进而使得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报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池极片轧机中轧辊同步控制上的不足,提供一 种新的电池极片轧机。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一对轧辊、轧辊支撑装置及轧辊驱动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组件及相同规格的第一 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其中一轧辊的一端,第二驱动齿轮 固定连接在另一轧辊的一端,且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齿合,驱动电机通过动力 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转动。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极片轧机,通过设置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利 用该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分别带动一个轧辊的转动,而两个驱动齿轮是相同规 格、彼此齿合,由同一电机驱动,从而保证了一对轧辊真正同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构造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中轧辊支撑装置的构造示意 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台架1、电机支架2、驱动 电机3、皮带4、皮带轮5、减速机6、联轴器7、第一驱动齿轮8、第二驱动齿轮9、上轧 辊10、下轧辊11及轧辊支撑装置15 (结合图2)。驱动电机3架设在电机支架2下部,减速机6架设在电机支架2上部,皮带4 一 端与驱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配合,另一端与皮带轮5配合,皮带轮5连接减速机6,减 速机6连接联轴器7,联轴器7进而连接第一驱动齿轮8,第一驱动齿轮8与第二驱动齿 轮9齿合,第一驱动齿轮8固定连接在上轧辊10的一端,第二驱动齿轮9固定连接在下 轧辊11的一端。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3带动减速机6转动,通过联轴器7带动第一驱动齿轮8 转动,与第一驱动齿轮8直联的上轧辊10相应转动;同时,第一驱动齿轮8会带动第二 驱动齿轮9同步转动,与第二驱动齿轮9直联的下轧辊11相应同步转动。如图2所示,轧辊支撑装置15包括两组支撑架,每组支撑架包括底板151 (两 组共用)、定位键152、下方条153、左方条154、右方条155、上方条156、固定轴承座 157、移动轴承座158及极片控制组件,极片控制组件又包括减速器159、调节螺杆160、 固定滑块161、活动滑块162、液压顶163、液压泵164 (见图1,两组共用)。下方条 153、左方条154、右方条155、上方条156设置在底板151上方,形成一支撑架,利用定 位键定位键152进行定位。固定轴承座157固定设置在该支撑架上,移动轴承座158可上 下位移地设置在该支撑架上,上轧辊10和下轧辊11分别设置在固定轴承座157和移动轴 承座158上。液压顶163设置在移动轴承座158下方,受液压泵164驱动移动轴承座158 上下位移,减速器159带动调节螺杆160,从而调节活动滑块162相对固定滑块161左右 移动,固定滑块161位于活动滑块162下方,其上表面设置为斜面,通过活动滑块162相 对固定滑块161左右移动,调整两者间的间隙。此外液压泵164驱动移动轴承座158上 下位移,并观察两条20号轧辊之间的间隙,是否达到极片所需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一对轧辊、轧辊支撑装置及轧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组件及相同规格的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其中一轧辊的一端,第二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另一轧辊的一端,且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齿合,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动组件带动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包括一对轧辊、轧辊支撑装置及轧辊驱动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动力传动组件及相同规格的第一驱 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第一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其中一轧辊的一端,第二驱动齿轮固 定连接在另一轧辊的一端,且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齿合,驱动电机通过动力传 动组件带动第一驱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驱动型电池极片对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 组件包括皮带、皮带轮、减速机及联轴器,皮带一端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配合,另一 端与皮带轮配合,皮带轮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联轴器,联轴器进而连接所述第一驱 动齿轮或第二驱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电机驱动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开亮陈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光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