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1089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去除滤液,保留滤渣,所述预处理提取液为酸-醇溶液,所述酸-醇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0.005mol/L~0.05mol/L,以体积百分比计,所述酸-醇溶液的醇浓度为60%~8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酸-醇溶液对植物粉末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方法,除糖、除色素效果更加理想,所需要的时间也更短、效率更高,而且不会加大预处理过程中植物粉末样品中组分的流失率。同时,由于酸化液加热处理,可破坏细胞壁,不仅提高了除糖、除色素的效率,也有利于其后待测定组分的提取,可减少其后的样品待测组分萃取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分的提取,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植物组分显色法检测过程中,例如果胶的检测,由于色素会有一定吸光度,从而 对显色法造成干扰,同时糖会与显色剂反应形成有色物质,这也会对显色法造成干扰,所以 在植物样品预处理过程中,通常都需要进行除糖、除色素处理。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是 将植物粉末样品用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1小时,去除滤液,余下滤渣再做进一 步的提取处理,用于其它检测,此种方法一般称为乙醇处理法,但这种乙醇处理法存在的问 题是只能除去小分子水溶性糖,同时对色素的提取也有一定局限性。而在滤渣处理时,有 时候需要用酸液提取,这就造成之前未被提取出来的多糖水解而被提取出来,而由于酸的 作用破坏了细胞壁,使之前未能溶解出来的色素也被提取出来,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植物粉末样品的 预处理方法,提高除糖、除色素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粉末样品 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去除滤液,保留滤渣,所述预处理提取液为 酸-醇溶液,所述酸-醇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o. 005mol/L 0. 05mol/L,以体积百分比计, 所述酸_醇溶液的醇浓度为60 % 80 %。优选地,所述酸_醇溶液中的酸为盐酸或醋酸。优选地,所述酸_醇溶液中的醇为乙醇、异丙醇、甲醇中的任一种。优选地,所述氢离子浓度为0. 008mol/L 0. 03mol/L。优选地,所述氢离子浓度为0. 01mol/L 0. 02mol/L。优选地,所述在水浴中加热回流的时间为lOmin 60min。优选地,所述在水浴中加热回流的时间为20min 40min。优选地,以体积百分比计,所述酸-醇溶液的醇浓度为65% 75%。优选地,所述水浴的温度为80°C 100°C。优选地,所述水浴的温度为85°C 90°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酸-醇溶液作为预处理提取液对植物粉末样品 进行预处理,因此,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含有醇,醇可以有效提取植物粉末样品中的糖和色素,并可以沉淀待测组 分;2、由于含有酸,在酸性条件下,使植物粉末样品中部分多糖水解成低分子糖,一并 被提取出来,避免多糖在其后酸解时水解释放出来而干扰样品的显色检测;通过酸化作用可以破坏植物粉末样品的细胞壁,使包裹在里面的色素和糖类组分更容易被提取出来,从而大幅缩短除糖、除色素的时间,也有利于其后待测定组分的提取, 可减少其后的样品待测组分萃取时间;此外,适当浓度氢离子的存在,可以破坏植物组分表面的水化层和电荷,从而有利 于果胶、蛋白质等大分子植物组分的沉淀,减小植物组分的溶解和水解造成的损失,提高后 续测定的准确性。但酸性过强会使植物组分水解成为水溶性组分,本专利技术中的酸-醇溶液, 氢离子浓度在0. 005mol/L 0. 05mol/L之间,能够有利于植物组分的沉淀,而又不会使植 物组分水解成为水溶性组分。3、较之现有技术_乙醇处理法只能除去小分子水溶性糖的局限,本专利技术的酸_醇 溶液处理法可以使植物中的多分子糖类水解并被提取出来,避免了在其后酸解浸提待测组 分时,多分子糖类水解被提取出来,从而对显色检测造成干扰,尤其在植物组分显色检测 中,糖类组分也可以与显色剂发生反应显色,从而对检测造成干扰;4、将除糖、除色素及酸化三个操作合并在一起,简化了预处理过程,减小了操作过 程引入误差的机会,也大大节省了分析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酸-醇溶液对植物组分的提取量随醇浓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处理方法的除色素效果对 比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植物粉末的预处理方法,采用氢离子浓 度为0. 005mol/L 0. 05mol/L、醇浓度为60% 80%的酸-醇溶液作为预处理提取液对 植物粉末进行预处理,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酸-醇溶液中,在水浴中加热回流,而后去除滤 液,保留滤渣。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植物粉末的预处理方法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0°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lO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待进一步检测用。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盐酸-乙醇溶液,其中,氢离子浓度为0. 02mol/L、以体积百 分比计,乙醇浓度为60%。实施例二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5°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15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待进一步检测用。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盐酸-异丙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O.Olmol/L,以体积百分 比计,异丙醇浓度为65%。实施例三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90°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20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待进一步检测用。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盐酸-甲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为0. 03mol/L,以体积百分 比计,其甲醇浓度为70%。实施例四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7°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15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醋酸-异丙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为0. 04mol/L,以体积百 分比计,其异丙醇浓度为80%。实施例五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9°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20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盐酸-乙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为0. 04mol/L,以体积百分 比计,其乙醇浓度为70%。实施例六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8°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25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醋酸-异丙醇,其氢离子浓度为0.05mol/L,以体积百分比 计,其异丙醇浓度为80%。实施例七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89°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35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盐酸-甲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0.035mol/L、以体积百分比 计,其甲醇浓度为75%。实施例八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69°C的水浴中加热回流35min,然 后过滤,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中,预处理提取液为醋酸-甲醇溶液,其氢离子浓度为0. 03mol/L,以体积百分 比计,甲醇浓度为75%。以下通过具体的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效果。1、酸-醇溶液中醇浓度(体积百分比)在60% 80%时,对植物组分的提取效率最佳;以果胶为样品,采用沉淀法对果胶样品进行试验,看不同浓度乙醇的回收率。试验方案准确称取2g果胶样品,用不同浓度乙醇溶液250mL加热提取lh后过 滤,氮吹干燥后看果胶的回收率。结果如图2所示,当乙醇浓度(体积百分比)达到60% 后,果胶的回收率增幅基本趋于缓和,合适的醇溶液浓度为60 % 90 %。由于糖提取的合 适醇溶液浓度是20% 80%,所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选用的体积百分比为60% 80%醇溶 液,果胶的提取率最佳。2、酸-醇溶液中酸浓度对植物组分回收率的影响;以植物组分中的果胶为试验对象,采用乙醇浓度为80%的提取液——盐酸-乙醇 溶液,看不同酸浓度的酸-醇溶液处理时,洗脱液中的是否含有果胶。试验方案准确称取lg植物粉末样品,用100mL酸浓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植物粉末样品加入预处理提取液中,然后在水浴中加热回流,去除滤液,保留滤渣,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提取液为酸 醇溶液,所述酸 醇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为0.005mol/L~0.05mol/L,以体积百分比计,所述酸 醇溶液的醇浓度为6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醇溶液中 的酸为盐酸或醋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醇溶液中 的醇为乙醇、异丙醇、甲醇中的任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粉末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离子浓度 为 0. 008mol/L 0. 03mol/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浩辉程志颖黄翼飞金保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