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搅拌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006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磁力搅拌接触器,以解决因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产生结块,并在磁力搅拌接触器运转时与各部件发生磨擦,而造成的各部件磨损速度加快,以及物料对内腔体内各部件产生腐蚀的问题。上述磁力搅拌接触器包括:外腔体,部分置于外腔体内的内腔体,固定于内腔体中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外腔体外并与搅拌轴相连接的叶轮,在内腔体靠近叶轮的端面设置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具体为骨架密封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圈可以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因此可避免因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而造成的上述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脂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ー种磁力搅拌接触器
技术介绍
磁力搅拌接触器是生产润滑脂的关键设备,图I示出了现有磁力搅拌接触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外腔体101,内腔体102,置于内腔体102中的搅拌轴103,搅拌轴10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04固定于内腔体102中,以及与搅拌轴103相连接的叶轮105。在沿搅拌轴103的轴向方向上,内腔体102的长度要长于外腔体101,因此内腔体102仅部分位于外腔体101中。内腔体102内填充有润滑脂,以在搅拌轴103高速运转时,减少搅拌轴103与其他部件之间的摩擦。上述外腔体101、内腔体102、搅拌轴103、轴承104和叶轮105均置于反应爸(图I中未示出)中。然而在实施本专利技术创造时,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物料很容易进入内腔体在其中反应结块,这些结块将在搅拌轴103运转时与内腔体102和内腔体102内的部件发生磨擦,加速了各部件的磨损速度,同时,上述物料还可对轴承、内腔体产生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磁力搅拌接触器,以解决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ー种磁力搅拌接触器,包括外腔体,部分置于外腔体内的内腔体,固定于内腔体中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外腔体外并与搅拌轴相连接的叶轮,在内腔体靠近叶轮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圏。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具体为骨架密封圏。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任一端通过单个轴承与内腔体相固定,所述单轴承与内腔体之间设置有防止轴承晃动的钢衬套。优选的,所述轴承具体为圆锥滚子轴承。优选的,所述外腔体上设置有至少ー个冷媒接ロ。优选的,所述轴承的锁紧螺母的牙距为其锁紧螺钉的整数倍,所述整数大于I。优选的,所述内腔体内填满润滑油。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圈可以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因此可避免因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产生结块,并在磁力搅拌接触器运转时与各部件发生磨擦,而造成的各部件磨损速度加快,以及物料对内腔体内各部件产生腐蚀的问题。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磁力搅拌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搅拌接触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搅拌接触器另ー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搅拌接触器另ー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磁力搅拌接触器,以解决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图2示出了上述磁力搅拌接触器的一种结构,包括外腔体1,内腔体2,在沿搅拌轴3的轴向方向上,内腔体2的长度要长于外腔体1,因此内腔体2仅部分位于外腔体I中;置于内腔体2中的搅拌轴3,搅拌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固定于内腔体2中,内腔体2内填充有润滑脂,以在搅拌轴3高速运转时,減少搅拌轴3与轴承4之间的摩擦;与搅拌轴3相连接的叶轮5,在内腔体2靠近叶轮5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6,上述密封圈6可耐高温和酸碱腐蚀。上述外腔体I、内腔体2、搅拌轴3、轴承4、叶轮5和密封圈6均置于反应釜(图2中未示出),而在反应釜外,还设置有外轴(图2未示出),在外轴与搅拌轴3之间设置有隔离套和磁力传动机构7。润滑脂是エ业上常用的润滑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磁力搅拌接触器即为制备润滑脂的关键设备,其制备エ艺主要包括将基础油加入反应釜内后,加颗粒状的反应物料12羟基硬脂酸和粉末状的碱性物料-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钙,搅拌轴3带动叶轮5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反应温度范围为80-110度,最高工作温度205度左右,压カ可升至0. 65MP左右)对上述物料进行搅拌。传统磁力搅拌接触器对润滑脂的制备エ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磁力搅拌接触器相类似,但传统磁力搅拌接触器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其反应釜内的物料很容易进入内腔体在内腔体中反应产生结块,这些结块将在搅拌轴运转时与内腔体和内腔体内的部件发生磨擦,加速了各部件的磨损速度,同时,上述物料还可对轴承、内腔体产生腐蚀。而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6可以防止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2,因此可避免因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2而造成的上述一系列问题。在具体实现时,密封圈6可选用骨架密封圈,或其他现有密封圈,只要可达到密封效果即可,在此不作赘述。上述磁力搅拌接触器中的轴承4可为深沟球轴承。考虑到在运转过程中,如果轴承4的承载能力不够,则搅拌轴3在运转时易发生径向或轴向运动,造成搅拌轴3与轴承4间的间隙变大,造成反应釜内的物料进入内腔体2。如果搅拌轴3晃动得厉害,甚至可能造成轴承4损坏。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轴承4还可选用比深沟球轴承承载能力更强的圆锥滚子轴承。为进一歩加强轴承4的承载能力,參见图3,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锁固轴承4的锁紧螺母8 (锁紧螺母8与锁紧螺钉配合可将轴承4锁固于内腔体2上)的牙距是锁紧螺钉的整数倍,比如2倍、3倍等。传统磁力搅拌接触器中,搅拌轴3的任一端分别通过双轴承与内腔体相固定。出于成本节约的考虑,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仍请參见图3),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磁力搅拌接触器中,搅拌轴3的任一端通过单个轴承4与内腔体2相固定,并使用钢衬套9填充轴承4与搅拌轴3的接触端面31间的空隙,以防止搅拌轴3在运转时发生径向或轴向运动。传统磁力搅拌接触器除了在搅拌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的粉末和碱性颗粒状物料容易进入内腔体发生结块外,内腔体中的润滑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容易结焦成固体,尤其当浸入轴承内的润滑脂出现结块时,这些结块将在轴承运转时与其产生磨擦,从而加快了轴承的磨损速度。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參见图4,上述实施例中的外腔体I上可设置至少ー个冷媒接ロ 10。在磁力搅拌接触器运转时,可通过冷媒接ロ 10向外腔体I中灌入冷媒(比如冷水,当然也可使用空调中常用的冷媒),冷媒与内腔体2发生热交換使内腔体2内的温度低于润滑脂结焦温度,从而可避免因润滑脂结块而导致的轴承磨损速度加快的现象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冷媒接ロ 10数量可为ー个,通过冷媒接ロ 10向内腔体I内灌入冷媒后,可每隔一定时间再通过该冷媒接ロ 10将冷媒抽出或排出,对冷媒进行更换,以使内腔体2内的温度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当然,冷媒接ロ 10的数量也可为多个比如两个,此时,可将其中一个冷媒接ロ 10作为输入口与冷媒供应设备相连,另ー个作为输出口,以将与内腔体2进行过热交换的冷媒输出外腔体I。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将其中一个冷媒接ロ 10作为输入口与自来水管相连通,打开自来水管,冷水从输入口进入外腔体I中,再从输出口排出,从而可实现对内腔体2的持续冷却。当然,也可将两个冷媒接ロ 10通过ー些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搅拌接触器,包括外腔体,部分置于外腔体内的内腔体,固定于内腔体中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外腔体外并与搅拌轴相连接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在内腔体靠近叶轮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磁力搅拌接触器,包括外腔体,部分置于外腔体内的内腔体,固定于内腔体中的搅拌轴,以及安装于外腔体外并与搅拌轴相连接的叶轮,其特征在于,在内腔体靠近叶轮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磁力搅拌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具体为骨架密封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搅拌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任一端通过单个轴承与内腔体相固定,所述轴承与搅拌轴的接触端面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凯杨清雄谭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