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644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铆合装置,其至少包括机座,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驱动电机,轴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旋转轴上的等份拨叉,可藉由所述等份拨叉驱动的滑轮,藉由所述滑轮传动的转轴,一端轴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拨叉,所述转动拨叉上固定有用以放置工件的定位台板,于所述机座上相对所述转动拨叉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模,对应所述凹模且位于所述凹模上侧具有一凸模,其中,当所述转动拨叉带动放置有工件的定位台板旋转时,可将所述工件置入所述凹模中,再藉由所述凸模进行冲压所述工件以进行铆合作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就很差,以及产品的报废率过高等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合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叶轮上的片的自动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产品日趋多样化及多功能化,连带使得结构复杂或功能全面之产品经常整合 多种零组件,而且各种零组件各可能分属不同之
,因此常见各种零组件分别先由 不同之厂商代工制造,最终再例如利用各种固定方式予以整合组装。是以,不同零组件间之 组装结构及连接对于产品之整体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以一种固定手段为例。 在常见的固定手段中,铆合技术较为常见同时也适用于各种场合,采用单冲次铆 合的工艺较为普遍,即将产品放入模具并定位后,开启冲床,进行一次冲压,然后再将产品 又一次放入模具定位,进行第二冲压,由于产品两次受到冲压,必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 伤,即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就很差,产品的报废率也过高,进而其平均产量就较低。所以, 如何提供一种自动铆合技术的设备,以避免以上所述的缺点,实为相关领域之业者目前亟 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铆合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制得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就很差,以及产品的报废率过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铆合装置至少包括机座,设置于所述机座上的驱动电机,轴接于所述驱动电机旋转轴上的等份拨叉,可藉由所述等份拨叉驱动的滑轮,藉由所述滑轮传动的转轴,一端轴接于所述转轴上的转动拨叉,所述转动拨叉上固定有用以放置工件的定位台板,于所述机座上相对所述转动拨叉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模,对应所述凹模且位于所述凹模上侧具有一凸模,其中,当所述转动拨叉带动放置有工件的定位台板旋转时,可将所述工件置入所述凹模中,再藉由所述凸模进行冲压所述工件以进行铆合作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孝贤倪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合丰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