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7480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安装有用来运送被加工板材的传送机构,以及用来对传送机构运送的板材进行加工形成沟槽的锯片组,该锯片组进一步包括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该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别设置于该传动机构上方和下方,以使加工时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列被加工板材的上方和下方,该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别包括若干片同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锯片,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向平行,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向垂直于该传动机构运行的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设备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陷,实现全自动、加工精度高,且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地板工艺的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板材加工的多刀自 动双背槽装置。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号ZL200520009076. 7,名称为“实木复合地板”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实木复合地板,在实木复合地板的基层板上进行工艺改变,特点是对基层板 的上下两面都开锯槽,上下两面锯槽交替分布,这样,贴合面层后的地板在保持平整情况下 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刚性和柔韧性,且在铺装和使用中能够克服环境温度变化,保持较好的 稳定性。该专利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市场价值,但是面临着非常多的加工难题,例如地板相对于 锯片的轴向及法向定位问题;以及上下层槽口高度的控制问题等等。目前,基层板上下两面 切槽的专用工具是个空白,靠人工拉锯开槽效率低,无法形成批量生产,目前,本申请人已 经在使用的单轴半自动切槽机,是通过对上、面两面两次加工完成,虽然能很好的解决上述 问题,但是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不高,且自动化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刀自动双背槽板材加工装置,用于双面开槽型复 合地板的加工,克服传统设备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陷,实现全自 动、加工精度高,且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安装有用来运送被加工板材的传送机构, 以及用来对传送机构运送的板材进行加工形成沟槽的锯片组,该锯片组进一步包括第一锯 片组和第二锯片组,所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别设置于该传动机构上方和下方, 以使加工时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列被加工板材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第一锯片组和 第二锯片组分别包括若干片同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锯片,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 向平行,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向垂直于该传动机构运行的方向。通过在设于支架上的传送机构所在平面两侧分别设置两组相互轴向平行的锯片 组,使得上、下表面同时开槽成为可能,由于每组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相互平行,因此,加工 出来的槽是相互平行的直线,同时,由于两个锯片组相互轴向平行,且垂直于传动机构运行 的方向,因此,上下表面加工出来的槽也相互平行,且都平行于板材的侧边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上述的传送机构是两条输送链。使用输送链能够更好的导向和定位,在切割的时候不至于使板材偏移或旋转,同 时,使用输送链,所占据的横向空间非常小,以留出更多的空间安装锯片,使得加工更小间 距的槽成为可能。上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对被加工的板材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是若干个 设于该传送机构上的等距导向卡销。为了使板材在切割的时候不会前后移动,同时方便自动上料,因此在传送机构上 设置了导向卡销,因为传送机构是两条导向输送辊组,因此顶推每一个板材的卡销都有两 个,从而抑制了板材的摆动,实现定位。上述的一种板材加工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上料机构,所述的上料机构是设 于传送机构上方,且垂直于该传送机构运动方向的挡板。这是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上料机构设计,将板材整齐的堆砌在挡板的后面,传送 机构运动的时候,导向卡销顶推出最底层的一个板材,上面的板材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 掉下,等待下一组导向卡销的顶推,以此类推,便将板材从下往上一件一件的等距摆放在传 送机构上。上述的若干个等距导向卡销的间距大于传送机构运动方向上板材的宽度。导向卡销的间距大于传送机构运动方向上板材的宽度,才能使板材平整的摆放在 传送机构上。上述的第一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等距。上述的第二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等距。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等距设置,以加工出等距的槽口。上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径向距离可调节。通过调节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径向距离,来控制开槽的深度。上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交替排列。通过对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各锯片之间交替排列,来加工出上、下表面交 错排列的槽口。上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锯片数量可增减,且各锯片之间的间距可调 节。通过增减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的锯片数量,以控制槽口的数量,通过调节各 锯片之间的间距,以控制槽口之间的间距,也可进行不等距排列,以满足某些情况下加工不 等距槽口的要求。上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在沿传送机构运行的方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当 锯片组工作时,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分别作用于相邻的两片板材上。如果两组锯片同时作用于同一片板材上,会对板材施加很大的作用力,可能会导 致板材跳动或移位,因此,在设置锯片组的时候,将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沿传送机构方 向隔开一段距离设置,让两组锯片同时作用在不同的板材上,将作用力分散,避免板材的跳 动和位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加工的产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加工的产品示意图,结合本申请人专利号为ZL200520009076. 7,专 利名称为“实木复合地板”的专利文件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是专为加工上述产品而设计的, 该产品由实木层1、基板层2、设置在基板层2上表面的槽3和设置在基板层2下表面的槽 4构成,本实施例是加工该基板层2上的槽3和槽4的装置。图2和图3是本实施例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包括 第一锯片组5,第二锯片组6,设于支架(图中未示出)上的传送机构7,定位机构8和挡板 9,挡板9固定在支架上。其中,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分别设于传送机构7所在平 面的上、下两侧,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由若干同轴且相互平行的锯片组成(如图3 所示),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的轴心平行,且轴线方向垂直于传送机构7运行的方 向。由于本实施例加工的产品要求槽之间等间距,因此,第一锯片组5的各个锯片之间等间 距,第二锯片组6之间的各个锯片也等间距,而且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之间也相互 等间距,同时,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的各个锯片之间交替排列。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组6之间的径向距离可调节,第一锯片组5和第二锯片 组6的锯片数量可增减,且各锯片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传送机构7是两条输送链,可以通过马达等方式进行驱动,也可以手动传动,本发 明不作限定。使用输送链能够更好的导向和定位,在切割的时候不至于使板材10偏移或旋 转,同时,使用输送链,所占据的横向空间非常小,以留出更多的空间安装锯片,使得加工更 小间距的槽成为可能。定位机构8是若干个设于该传送机构上的等距导向卡销,且相邻卡销之间的间距 大于传送机构运动方向上板材10的宽度,以便使相邻导向卡销之间的间距大于传送机构 运动方向上板材10的宽度,从而使板材10平整的摆放在传送机构7上。为了使板材10在切割的时候不会前后移动,同时方便自动上料,因此在传送机构 7上设置了导向卡销,因为传送机构7是两条导向输送辊组,因此顶推每一个板材10的卡销 都有两个,从而抑制了板材10的摆动,实现定位。在传送机构7上的板材10上方设有自由传输辊组11,自由传输辊组11将板材10 压在传输机构7上,避免切割时板材10跳动,导致开槽深度不一致,在第一锯片组5的位置 设置一压板12代替自由传输辊组11,其作用和自由传输辊组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材加工装置,包括一支架,该支架安装有用来运送被加工板材的传送机构,以及用来对传送机构运送的板材进行加工形成沟槽的锯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锯片组进一步包括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所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别设置于该传动机构上方和下方,以使加工时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列被加工板材的上方和下方,所述的第一锯片组和第二锯片组分别包括若干片同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锯片,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向平行,该第一锯片组和该第二锯片组轴向垂直于该传动机构运行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南区嘉利木业制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