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931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系统。包括由晶闸管连接构成的晶闸管组,还包括一气流风道。气流风道上方设有风机,晶闸管组在气流风道内;晶闸管组包括复数个晶闸管模块,晶闸管模块通过插接机构与气流风道可拆卸连接;插接机构包括插入机构和接入机构;晶闸管模块包括挡风板,挡风板连接插入机构,插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配有散热片的晶闸管,插入机构上设有与晶闸管连接的插头。气流风道上设有开口,气流风道内部设有接入机构,接入机构包括与插头匹配的插口,气流风道内设有复数个有机连接的插口;晶闸管通过包括配套的插头与插口在内的连接线路,连接成晶闸管组。具有便于维修、散热能力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系统。
技术介绍
冷轧机是功率很大的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一般需要有控制柜对其工作状态进行控 制。控制柜内对冷轧机实施控制的元器件一般是晶闸管。 晶闸管在电力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对于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控制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如在对冷轧机、轧纸机、大型车床等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在对大功率用电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会有较大的电流流经晶闸管。较大的电流 会造成晶闸管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造成晶闸管温度升高。随着晶闸管温度的升高,其响应 速度随之有所降低,其特性曲线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因此采用晶闸管控制的大功率用电设 备,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晶闸管的散热问题。 对于冷轧机这样的功率很大的用电设备,它的控制柜内需要配备大量的晶闸管。 这些晶闸管,由于发热量很大,而且热量较为集中,所以散热问题较为复杂。现有的冷轧机 控制柜中的晶闸管的散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另外,由于冷轧机控制柜中装有大量的晶闸管,使用中晶闸管损坏,或者晶闸管的 配套器件损坏不可避免,甚至较为常见。在晶闸管损坏或者配套器件损坏后,往往需要将体 积庞大的整套冷轧机控制柜运回厂家维修。存在维修时间长、运输不方便、运输费用高等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具有便于维修、散 热能力强等特点。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包括由晶闸管连接构成的晶闸管组,所述晶闸 管组的晶闸管上固定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上底面与 下底面分别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 所述气流风道上方设有促进气流流通的风机,所述晶闸管组设置到所述气流风道 内; 所述晶闸管组包括复数个晶闸管模块,所述气流风道与所述晶闸管模块间设有插接机构,所述晶闸管模块通过所述插接机构与所述气流风道可拆卸连接; 所述插接机构包括位于晶闸管模块上的插入机构,和位于气流风道内的接入机构; 所述晶闸管模块包括一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所述插入机构,所述插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配有散热片的晶闸管,所述插入机构上设有与所述晶闸管连接的插头; 所述气流风道上设有与所述挡风板尺寸匹配的开口,所述气流风道内部设有所述接入机构,所述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插口 ,所述气流风道内设有复数个有机连 接的所述插口; 晶闸管通过包括配套的插头与插口在内的连接线路,连接成晶闸管组。 上述设计中,所述气流风道固定在所述控制柜体内部,晶闸管模块以插接的方式与气流风道可拆卸连接。在晶闸管损坏后,只要将装有损坏的晶闸管的晶闸管模块在气流风道上抽出,即可进行维修。即使需要设备厂家进行维修,也不再需要将整套冷轧机控制柜运回厂家,只需要将体积较小的晶闸管模块在气流风道上抽出,运回厂家维修即可。 晶闸管模块上装有阻尼电路,所述阻尼电路包括电阻、电容,所述插入机构位于所述挡风板的内侧,所述阻尼电路的电阻、电容位于所述挡风板的外侧。在阻尼电路的电阻或电容发生损坏时,不需要拆下晶闸管模块,即可直接进行维修,降低了维修难度,节约了维修时间。 所述风机为促使气流自下而上流动的风机。风机促使外界的空气自气流风道的下 方进入气流风道,并且自下而上流动,最中自气流风道的上方流出。由于热空气比重较轻容 易位于下方,冷空气比重较重容易位于下方,所以自下方流出气流风道的空气温度较低,在 气流风道内温度逐渐升高后,比重变小,自动产生向上运动的浮力。这样不但有利于促使晶 闸管降温,而且有利于减小风机的输出功率。可见本技术具有便于维修、散热能力强等 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参照图l,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包括由晶闸管连接构成的晶闸管组, 晶闸管组的晶闸管上固定有散热片,还包括气流风道l,气流风道1上底与下底分别设有与 外界联通的开口。气流风道1上方设有促进气流流通的风机2。晶闸管组设置到气流风道 1内。 晶闸管组包括复数个晶闸管模块3。气流风道1与晶闸管模块3间设有插接机构, 晶闸管模块3通过插接机构与气流风道1间可拆卸连接。插接机构包括位于晶闸管模块3 上的插入机构,和位于气流风道l内的接入机构。晶闸管模块3包括一挡风板31,挡风板 31连接插入机构,插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配有散热片的晶闸管,插入机构上设有与晶闸管 连接的插头。 气流风道1上设有与挡风板31尺寸匹配的开口 11。气流风道1内部设有接入机 构,接入机构包括与插头匹配的插口。气流风道l内设有复数个有机连接的插口。晶闸管 通过包括配套的插头与插口 ,在内的连接线路,连接成晶闸管组。 上述设计中,气流风道l固定在控制柜体内部,晶闸管模块以插接的方式与气流 风道1可拆卸连接。在晶闸管损坏后,只要将装有损坏的晶闸管的晶闸管模块3在气流风 道l上抽出,即可进行维修。即使需要设备厂家进行维修,也不再需要将整套冷轧机控制柜 运回厂家,只需要将体积较小的晶闸管模块3在气流风道1上抽出,运回厂家维修即可。 晶闸管模块3上装有阻尼电路,插入机构位于挡风板31的内侧,阻尼电路的电阻 311、电容312位于挡风板31的外侧。在阻尼电路的电阻311或电容312发生损坏时,不需 要拆下晶闸管模块3,即可直接进行维修,降低了维修难度,节约了维修时间。 风机2,促使气流自下而上流动。风机2促使外界的空气自气流风道1的下方进入 气流风道1 ,并且自下而上流动,最中自气流风道1的上方流出。由于热空气比重较轻容易 位于下方,冷空气比重较重容易位于下方,所以自下方流出气流风道的空气温度较低,在气 流风道内温度逐渐升高后,比重变小,自动产生向上运动的浮力。这样不但有利于促使晶闸 管降温,而且有利于减小风机2的输出功率。为了提高风量,并减小单个风机的负荷,一般 在自气流风道1上方安装多个风机2,构成一个风机组。可见本技术具有便于维修、散 热能力强等特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包括由晶闸管连接构成的晶闸管组,所述晶闸管组的晶闸管上固定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上底面与下底面分别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所述气流风道上方设有促进气流流通的风机,所述晶闸管组设置到所述气流风道内;所述晶闸管组包括复数个晶闸管模块,所述气流风道与所述晶闸管模块间设有插接机构,所述晶闸管模块通过所述插接机构与所述气流风道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接机构包括位于晶闸管模块上的插入机构,和位于气流风道内的接入机构;所述晶闸管模块包括一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所述插入机构,所述插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配有散热片的晶闸管,所述插入机构上设有与所述晶闸管连接的插头;所述气流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冷轧机控制柜组合式晶闸管风道,包括由晶闸管连接构成的晶闸管组,所述晶闸管组的晶闸管上固定有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气流风道,所述气流风道,上底面与下底面分别设有与外界联通的开口;所述气流风道上方设有促进气流流通的风机,所述晶闸管组设置到所述气流风道内;所述晶闸管组包括复数个晶闸管模块,所述气流风道与所述晶闸管模块间设有插接机构,所述晶闸管模块通过所述插接机构与所述气流风道可拆卸连接;所述插接机构包括位于晶闸管模块上的插入机构,和位于气流风道内的接入机构;所述晶闸管模块包括一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连接所述插入机构,所述插入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配有散热片的晶闸管,所述插入机构上设有与所述晶闸管连接的插头;所述气流风道上设有与所述挡风板尺寸匹配的开口,所述气流风道内部设有所述接入机构,所述接入机构包括与所述插头匹配的插口,所述气流风道内设有复数个有机连接的所述插口;晶闸管通过包括配套的插头与插口在内的连接线路,连接成晶闸管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泰整流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