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细分散的喷雾剂和乳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789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细分散的悬浮液和乳液配方,能用来制作适合口腔卫生用的输液剂.经过增压的输液剂,可用作口腔喷雾剂或含水的漱口剂.其中所含的非水载体,主要选用可饮用的单,二,或多羟基醇,或其混合物.输液剂还含有实质上不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如卵磷脂,从而形成稳定的溶液或悬浮液.这种液体在减压时,与空气和水混合,分别形成不稳定的气溶胶或水溶胶.这种溶胶涂到如牙齿或牙床的表面,状态更加稳定,可使蚀变松,粘结力降低.(*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口腔细分散的喷雾剂和乳剂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喷雾或乳液形式的混合剂即输液剂,用来输送少量浓的有效成分到表面,尤其是喷入口腔和漱口以促进口腔卫生。输液剂的承载底基可使用不溶于水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在本专利技术之前一直不便使用。现在则可用下文定义的“接触传递”现象把少量的这些浓的成分涂在口腔表面。至少自公元前四世纪以来,当阿里斯多德把软而粘的由食物产生的残余物同牙同牙病联系在一起以后,牙齿的清洁一直是防止牙病的主要措施。这一想法意味着人类对选择的饮食同所谓的人的本性是有差异的,同时还意味着人类接触的微生物和人类所选择的饮食结合在一起会产生一层粘附于牙齿表面的物质,现在它通常被称为牙斑。这种微小环境和微生物的作用散布在牙齿隐蔽区的表面上,从宿主处取得其食物供应,并在牙斑周围产生对宿主有潜在危害的环境。因此在某些(并不是所有)情况下,在健康的牙齿上的这些有生命的沉积物周围会发生牙病,不过详尽的生化过程仍不清楚。传染病学的资料表明:牙斑,牙龋(牙釉质的腐蚀和溶解)和牙周突(逐渐使牙齿及固定牙齿的膜坏死,在牙龈或牙周膜组织中的牙根表面旁边产生袋囊)之间很可能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牙龋和牙周突被初步损害后,由于微生物侵入基础组织时会产生为牙斑微生物所需的病灶或宿主,这一病灶比初期牙斑在口腔隐蔽得更深,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初期牙斑是不合适的。牙斑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微生物的侵入。在初步形成病灶后,用上述机械方法清除是不大有效的。显而易见,最有可能寄生微生物的地方是嘴唇,舌头和机械装置如牙刷所接触不到的区域,因此在这些隐蔽的区域-->内,发病后即使有最佳的机械清除作用也不能终止牙病的发展。防止牙病的常见方法一直是使用清洗刷子(牙刷)和肥皂(可饮用的加有香料的称为牙膏或牙粉的物品),牙科文献具体地说明了这些方法对牙齿的保护作用功效不大,带或不带牙粉的牙刷能影响牙龋的发病率。一个主要的例外是:用氟化物能作为防护介质预防牙龋,掺杂在牙粉和漱口剂内的氟化物具有等同的防护效果。这一事实表明:氟化物的功效和在牙釉质中产生的变化是有关的-结果使具有结晶结构的无机物或者变得更不易溶解或便于再结晶形成无机矿物质,或者两者兼有,但这些和牙刷本身无关。证据表明,氟化物改变了牙斑内的新陈代谢,而且通过降低暴露的牙釉质的表面能量来减少牙斑的累积。与牙周炎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通常认为刷牙可减少牙龈炎,这就是说减轻牙周围龈颈圈的炎症。的确,多数牙周炎,也就是牙齿周围产生的袋囊开始于炎症,但是这仍然无法确定所有炎症是如何变成牙周炎的。因此消除或减少炎症常常并不意味治愈牙周炎。使用牙线,即把一根线或薄条穿过牙缝以除去食物确定可以减少牙齿间的残留物,但是还必须使用一项特殊工艺来干扰或除去牙齿间的牙斑(与食物颗粒不同),如前所述,滞留区是最有可能发生牙龋和牙周炎的场所,这些场所体现在牙间缝隙(这里牙和牙相互靠近)龈和牙冠的接合处四周,或齿槽区域。因此,提高机械清洁效果以预防牙病的成功方法,一直局限在要么用较多或较好的定向牙齿清洁剂,要么使用氟化物。最近一直在试图用带有不同成份的漱口剂,结果牙斑减少了,同时牙龈的疼痛也减少了,这些漱口剂的主要成份据推测是一些如香料油和血根龈-一种植物根侵膏这样的产品。从人类标本所显示的人的自然状态观察到:牙龋和破坏性的牙周炎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唾液本身是不产生龋的流体,不会-->导致牙周的损坏,现在,我们还不清楚古人嘴中的牙斑会积累到何种程度,但是,我们必须采纳这样的分析:要么(a)并没有牙斑要么(b)牙斑是无害的。各种研究表明:不食用现代饮食的现代人(许多陆地上的爱斯基摩人和土著人)食用现代饮食后便开始患牙龋和牙周炎了。因此尽管唾液有可能是中性的或甚至对这些疾病有预防作用,正如它所起过的作用那样,现代饮食的影响对牙病的产生还是起了主要作用。专利技术者曾观察到,人工清洁洗漱的方法相对地说来是低效的。在牙粉内使用的肥皂成分主要是能溶于水的,能在酸或碱中起作用(Newbrun.E,1983.“龋学”.Williams和Wilkins,Baltimore)正如Nowbrun进一步指出的没有证据表明清洁剂本身能去除牙斑,这一结论对多数漱口剂也是适用的。考察牙表面的状态表明受牙斑侵害的表面并不是无机物表面,格莱兹in    leach,S.A.1980年“口腔内牙斑和表面的相互作用”IRC出版公司,英格兰、伦敦,第49页写到:“看来特殊的结合并不是造成微生物粘在牙上的主要原因。正相反,口的粘着现象主要通过被吸收的生物膜粘附现象和基于普通的物理-化学关系监察到的”:他写到,有沉积食物的生物膜被称为后天表皮,它被纽勃浪定义为唾液蛋白和糖蛋白,食物就沉积在其上面。“牙斑、食物和微生物随之生成。”用硬毛和肥皂洗刷可除去牙斑、食物,也可能去除后天表皮斑点。这种裸斑点在几分钟之内又会重新涂复,Glanty说的“高速”恢复是指在2秒钟到2小时内进行的恢复,这种现象只可能发生在硬毛刷触到的地方。微生物的附着作用机理还只是个假设。J.凡霍脱(Leach    1980第9页)指出:这是糖蛋白在起作用,也可能是糖脂的作用。这里还述及到静电力,认为带电的高分子起到了连结微生物与表皮以及微生物与相邻微生物间的桥梁作用。如上所述,粘结搭接看来不会受水和以水为基质的清洁剂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试图克服前面所提到的传统口腔卫生保健的不足之处,采用的-->是一种能对不溶于水的活性组分起增溶作用的载剂,并通过“接触传递”将上述浓缩的少量组分送到牙齿表面,最好是到口腔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试图降低牙齿表面牙斑上或后天表面上微生物之间的粘附作用,并首先提供降低粘接作用的表面。现在,本专利技术是要利用某些呈现在唾液和许多天然食物中的天然试剂,这在过去,天然试剂的利用由于不适当的输送系统而一直受到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为口腔医用的压力输液剂,其中包括单、二或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液,作为无水传递底基,基本上不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以稳定的溶液或悬浮液形式存在的试剂,撤掉压力使输液剂与空气和水混合,分别形成一种不稳定的气溶胶或水溶胶,当把它们涂在与之接触的表面时,获得比较稳定的状态,这种压力输液剂最好还包含部分溶在其中的喷射气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包括把上述加压输液剂应用于口腔内的口腔卫生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配方的基础是底基材料的性质。这种底基材料用来保存所选择的以稳定而均匀的状态存在的化合物,直到其能应用于实际。多数适用的化合物相对的说不溶于水,上述用法主要取决于悬浮剂和高粘度底基材料的性质以防止在贮藏使用期间活性材料发生分离和聚集。正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的情况一样,具有反应能力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张力、表面积和分子的物理性质可以决定反应速度。分子的物理性质指的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类脂体的长分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能会卷曲或伸长,从而分子表面积会变小或变大、在粘结现象和表面现象中,极为重要的是长分子在带有憎脂或亲脂,亲油或亲水端基的表面或界面上的定向能力。许多少量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该定向能力有关,因此粘稠或高粘度糊状的乳液从性质上讲是不利的。这种活性分散分子的絮状或凝聚问题与分离力的性质、介质(如乳化剂)和使用前可能的搅拌程度、使用时间-->有关。提供不溶于水的活性分子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口腔卫生用的增压输液剂,特兆在于,含有可饮用的单羟基、二羟基或多羟基醇,或其混合物,这类醇是用作非水的输液载体,输液剂还含有实质上不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稳定的溶液或悬浮液,输液剂在减压时,与空与或水相混合,分别形成不稳定的气溶胶或水溶胶,这类溶腔涂敷在与它接触的表面外部,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CA 1984-11-2 466,9271、一种供口腔卫生用的增压输液剂,特征在于,含有可饮用的单羟基、二羟基或多羟基醇,或其混合物,这类醇是用作非水的输液载体,输液剂还含有实质上不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稳定的溶液或悬浮液,输液剂在减压时,与空气或水相混合,分别形成不稳定的气溶胶或水溶胶,这类溶胶涂敷在与它接触的表面外部,达到更稳定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输液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起推动力作用的气体,这种气体可以从蒸气压低的碳氢化合物或氟碳化合物,一氧化二氮,以及二氧化碳中选取,这些气体提高了输液剂中有效成份在输液载体中的溶解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压输液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卵磷脂或其衍生物,它是一种实质上不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4、根据上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增压输液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脂肪酸,它可以从硬脂酸(十八烷酸),油酸,棕榈酸(十六烷酸),以及肉豆蔻酸(十四烷酸)中选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海尔姆罗德豪斯
申请(专利权)人:鲁特兰德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A[加拿大]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