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的涂层组合物和高介电性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497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能够提高耐电压、绝缘性、介电常数,特别能够减小高温下的介电损失,且能够薄膜化的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以及含有(A)偏氟乙烯类树脂、(B)纤维素类树脂和(C)溶剂的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涂层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薄膜电容器用的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涂层组合物和高介电性薄膜。
技术介绍
目前,从其介电常数高的方面考虑,提出了在薄膜电容器用薄膜中使用聚偏氟乙 烯(PVdF),但是,已知PVdF的介电损耗角正切(tan 6 )的温度依赖性高,高温(80°C以上) 时急剧上升(专利文献1等)。如果介电损耗角正切增大,即介电损失增大,则电容器不稳 定,影响电路的可靠性。于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在PVdF中以一定的比例配合聚甲醛等聚醚,减小 PVdF的介电损失,而且,与PVdF自身相比,能够降低介电损失。但是,配合聚醚时,在介电损失的温度依赖性高等诸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通常进行利用在PVdF中混合各种各样其它的树脂而得到的多种多样的特性的方 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也记载了作为成型用或涂料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PVdF中混合 聚乙酸乙烯酯、丙烯酸树脂等的方法等。作为这样的PVdF混合组合物,已知有混合聚乙酸纤维素等亲水性聚合物(专利文 献2),其为用于超滤用的半透膜或微小过滤用的半透膜的多孔质膜。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0-19904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02-0784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以及该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涂层组 合物,其中,所述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其耐电压、绝缘性、介电常数高,尤其是能够减小 高温下的介电损失,且能够薄膜化。本专利技术涉及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涂层组合物,其含有(A)偏氟乙烯类树脂,(B)纤维素类树脂,和(C)溶剂。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从实现偏氟乙烯的介电损失的降低,另外提高纤维素的 介电常数方面考虑,优选上述偏氟乙烯类树脂(A)/纤维素类树脂⑶按质量比计为 0. 1/99. 9 99. 9/0. 1。作为上述纤维素类树脂(B),从薄膜的机械特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乙酸纤维素 或醚取代纤维素。作为偏氟乙烯类树脂(A),从介电常数高的方面考虑,优选含有偏氟乙烯单元 60 100摩尔%、四氟乙烯单元0 40摩尔%和六氟丙烯0 40摩尔%的聚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也可以含有橡胶颗粒(D)。通过含有橡胶颗粒(D)能够改善所得到的薄膜的机械强度,尤其是拉伸率,另外,能够赋予橡胶弹性等性质。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涉及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在非多孔质基 材表面浇注本专利技术的涂层组合物,干燥之后,从该基材将其剥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含有偏氟乙烯树脂(A)和纤维素类树脂 (B),使(A) + (B)为100质量份时,A为2 98质量份。配合橡胶颗粒(D)时,优选相对于偏氟乙烯树脂(A) 100质量份,含有1 30质量 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其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得到。这些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优选用于薄膜电容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薄膜电容器,其在本专利技术的高介电性薄膜的至少单面叠层有电极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电压、绝缘性、介电常数,特别能够减小高 温下的介电损失且能够薄膜化的作为薄膜电容器用的非多孔质高介电性薄膜,以及该高介 电性薄膜形成用的涂层组合物。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高介电性薄膜形成用涂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涂层组合物含有(A)偏氟乙烯(VdF)类树脂、⑶纤维素类树脂,和(C) 溶剂。以下,说明各成分。(A) VdF 类树脂除了 VdF的均聚物(PVdF)以外,还能够示例和能够与VdF共聚合的其它的单体的 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其中,从耐电压、绝缘性、介电常数的提高方面考虑,优选介电常 数为4以上,更优选6以上,其中优选7以上,特别优选7.5以上。作为VdF类树脂(A),可以是偏氟乙烯(VdF)的均聚物(PVdF),也可以是和能够与 VdF共聚的其它的单体的共聚物。另外,也可以是VdF的均聚物和VdF共聚物的混合物,或 者VdF共聚物彼此的混合物。作为能够与VdF共聚的其它的单体,可以列举四氟乙烯(TFE)、三氟氯乙烯 (CTFE)、三氟乙烯(TrFE)、一氟乙烯、六氟丙烯(HFP)、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PAVE)等含 氟烯烃类;含氟丙烯酸酯、含官能团含氟单体等。从溶剂溶解性良好的方面考虑,其中,优选 TFE、CTFE、HFP。共聚合比例中VdF为50摩尔%以上,从介电常数高、溶剂溶解性高的方面 考虑,优选为60摩尔%以上。其中,含有VdF单元60 100摩尔%、TFE单元0 40摩尔%和HFP0 40摩 尔%的聚合物的介电常数为6以上,故而优选。具体而言,能够示例VdF的均聚物(PVdF)、VdF/TFE类共聚物、VdF/TFE/HFP类共 聚物、VdF/HFP类共聚物、VdF/CTFE类共聚物等,特别是从介电常数高、溶剂溶解性良好的 方面考虑,优选PVdF、VdF/TFE类共聚物、VdF/HFP类共聚物。VdF/TFE类共聚物时,从提高耐电压的方面考虑,其组成比优选VdF单元为60 95摩尔%、TFE单元为5 40摩尔%,特别优选VdF单元为70 90摩尔%、TFE单元为 10 30摩尔%。另外,为了降低VdF类树脂自身的介电损失,优选与乙烯、丙烯、烷基乙烯 基醚、乙酸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CH2 = CHCF3、CH2 = CFCF3等共聚合。此时,由于难以 直接与VdF反应,因此也能够与如TFE的上述的能够共聚合的其它的单体一起共聚合。另 外,从进一步提高膜的介电常数的方面考虑,优选VdF类树脂自身的相对介电常数(1kHz、 25°C )为5以上,优选为6以上,更优选为7. 5以上。另外,对上限值没有限制,通常为15, 优选为13。(B)纤维素类树脂为了降低VdF类树脂(A)的介电损失的温度依赖性,特别是减小高温下的温度依 赖性,配合纤维素类树脂。作为纤维素类树脂,能够示例例如一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 乙酸丙酸纤维素等酯取代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由醚取代 的纤维素等。其中,从介电损失的温度系数低的方面考虑,优选(一、二、三)乙酸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从介电常数高、介电损失小的方面考虑,VdF类树脂(A)和纤维素类树脂⑶的比 率(质量比)优选为0. 1/99.9以上,再从机械特性良好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20/80以上。 另外,从介电损失小、机械特性良好且介电常数高的方面考虑,优选(A)/(B)为99. 9/0. 1以 下,进一步从介电损失的温度依赖性低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98/2以下。(C)溶剂作为溶剂,能够使用溶解VdF类树脂(A)及纤维素类树脂⑶的任意的溶剂,但特 别优选极性有机溶剂。其中,作为极性有机溶剂,优选例如酮类溶剂、酯类溶剂、碳酸酯类溶 剂、环状醚类溶剂、酰胺类溶剂。具体而言,优选列举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丙酮、二乙基 酮、二丙基酮、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 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乙酯、四氢呋喃、甲基四氢呋喃、二噁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 胺等。从涂布操作容易且组合物的稳定性优良的方面考虑,本专利技术的涂层组合物中,优 选通过溶剂(C)使VdF类树脂(A)和纤维素类树脂(B)、其它任意成分中的固体成分的合计 的固体成分浓度为5 30质量%。(D)橡胶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天立道麻有子向井惠吏太田美晴横谷幸治小松信之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