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IC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779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IC卡,该非接触IC卡包括外封装层(201)和核心层(202),核心层(202)封装在所述外封装层(201)内,所述核心层(202)包括:天线(301)、IC卡模块(302),电容(303)和PCB板(304);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并设置在所述PCB板(304)上;所述天线(301)与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并且该天线(301)的出线端连接在所述IC卡模块(302)上。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非接触IC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异形卡对所述异形卡封装难度大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IC卡。
技术介绍
近年来,非接触IC卡的应用日益广泛,伴随着人们对卡片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出现了尺寸和形状各异、美观、时尚的异形卡(也叫异型卡)。 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在应用中,由于异形卡的天线面积较小,从而导致了卡片,尤其是CPU卡的工作性能降低。 另外,现有的异形卡主要由天线和IC卡芯片(如图1所示)组成,这种方式在天线参数固定之后谐振频率和负载调制幅度再也无法调整,特别是在尺寸较小的异形卡应用中,在应用环境比较复杂,机具的一致性不好时,对机具的兼容性是一个主要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在非接触异形IC卡的天线两端并联电容,通过电容来调整谐振频率和负载调制幅度,从而脱离线圈面积的限制,达到兼容各种机具的效果,而这种方法用传统的封装工艺一般采用PVC板之类的柔性材料,电容无法固定设置到柔性材料上,无法实现封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非接触IC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异形卡无法对所述非接触IC卡无法封装的问题。 一种非接触IC卡,该非接触IC卡包括外封装层(201)和核心层(202),核心层(202)封装在所述外封装层(201)内,所述核心层(202)包括天线(301)、IC卡模块(302),至少一个电容(303)和PCB板(304); 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并设置在所述PCB板(304)上形成核心板(302A); 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在天线(301)的两个出线端的连接处。 本技术通过将电容和IC卡模块焊接在PCB板上,然后连接天线,最后在外封装层中开出与所述PCB板立体形状相同的空腔,容纳所述PCB板,在本技术中通过电容使非接触IC卡兼容各类机具的同时,还通过将电容和IC卡模块并联设置于PCB板上放入所述空腔中,从而减小了非接触IC卡的封装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非接触卡的核心层的结构图; 图2为非接触IC卡的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核心层的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核心层的核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核心层的核心板和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核心层的结构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核心层包括两个电容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非接触式IC卡指所有具有天线以非接触方式工作的集成电路卡,如具有IC模块的IC卡,不含IC模块的逻辑加密卡(如Mifare、Felick)等。 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非接触IC卡,该非接触IC卡包括外封装层201和核心层202 所述核心层202封装在所述外封装层201内,为了达到美观和标识一些提示信息,该外封装层201的外表面可以印刷图案和文字。 为了避免折压IC卡,损坏内部结构,本技术还包括透明胶层203,该透明胶层203覆盖在所述外封装层201的外表面,该透明胶层203可以是由覆盖在外封装层201的外表面的水晶胶晾干后形成(可称为透明水晶胶层),该透明胶层203有一定硬度且边缘带弧度,避免折压IC卡,损坏内部结构,起到保护和美观的作用,其中该透明胶可以选用如玻璃胶之类的材料。 实施例1,如图3所示,所述核心层202进一步包括天线301、IC卡模块302,电容303、PCB板304,其中电容303至少一个。 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并且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设置在所述PCB板304上,在本技术中,设置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之后的PCB形成核心板302A。 所述电容303可以是多个,因为本技术中所所需电容的电容值要求比较精确,可能无法从市面上找到所需额度的电容,所以通过多个电容的并联达到任意所需电容值的要求。 如图4所示,所述PCB板304的尺寸只比IC卡模块302的尺寸略有增加,仅容纳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 所述天线301与所述IC卡模块302并联,并且该天线301的两个出线端连接在所述IC卡模块302两端的翅片上。 所述天线301为绕制天线或蚀刻天线,并且,所述天线301可以设置在PCB板上。 另外,所述天线301的天线线圈的形状、圈数、线距或线径可以根据非接触IC卡所需线圈的电感值不同而做相应变化。 所述外封装层(201)包括一层天线基材,所述天线基材与所述天线(301)附着。 根据上述核心层202的结构,所述外封装层201设置有与所述核心板302A立体形状相同的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核心板302A。 其中,所述外封装层201可以由多层的PVC薄板组成,并且根据每一分层的PVC薄板与核心板302A所对应的高度,该分层PVC薄板中开有与所述核心板302A对应高度平面形状相同形状的孔,开孔后的多层PCV薄板按照所述核心板302A的形状层压后形成与核心板302A立体形状吻合的空腔。 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PVC薄板也可以由PET薄板代替,在实际的应用中可用于封装非接触IC卡的材料都可用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封装层材料。 如图5所示,本技术中核心层中的天线301、IC卡模块302,电容303、PCB板304可以设计为,如下形式 当所述天线301的天线线圈由漆包线绕制成51.3mm×23.3mm的长方形线圈,3.5圈,零线距,线径为0.12mm,天线线圈的两端焊接到IC卡模块302的翅片上,使得电容303和IC卡模块302同时并联到天线线圈两个出线端的连接处,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式实现,其中天线线圈的形状、位置及各参数以及电容303的电容值和个数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变化。 实施例2,本使用新型中所述核心层202还可是如图6所示的结构,该核心层包括IC卡模块601、电容602、天线603和PCB板604 IC卡模块601和电容602并联,并且所述IC卡模块601和电容602设置在所述PCB板604上。 所示天线603设置在所述PCB板604上,所述电容602和IC卡模块601并联在天线603的两个出线端的连接处。 根据图6提供的核心层202,则所述外封装层201则为压制在所述核心层202表面且与所述核心层202版面相同的薄板。 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核心层202中的电容可以包括多个,如果电容为多个时,可以通过采用精度相同或不同的电容来达到所需要的电容值,如图7所示,以包括两个电容为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核心层202进一步包括天线301、IC卡模块302,电容303、PCB板304和电容305。 所述电容303和电容305并联,并联后的电容303和电容305与所述IC卡模块302并联,电容303、电容305和IC卡模块302都设置在所述PCB板304上。 所述天线301与所述IC卡模块302并联,并且该天线301的两个出线端连接在所述IC卡模块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IC卡,其特征在于,该非接触IC卡包括外封装层(201)和核心层(202),核心层(202)封装在所述外封装层(201)内,所述核心层(202)包括:天线(301)、IC卡模块(302),至少一个电容(303)和PCB板(304);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并设置在所述PCB板(304)上形成核心板(302A);所述IC卡模块(302)和电容(303)并联在天线(301)的两个出线端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韩静宋杰林立峰张雁方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