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4444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器机组、真空过滤机和真空降温系统的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1)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镶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2)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φ45~55mm;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积的5%~10%;(3)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淋水板采用了镶嵌式焊接,淋水板牢固不会脱落,采用了多喷头膜式换热技术汽水接触充分,冷却效果好,增大了淋水板孔径,有效延长了清理周期,喷头拆卸方便,清理时间缩短到3~4小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器机组、真空过滤机和真空降温系统的乏汽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蒸发器机组、真空过滤机和真空降温系统的乏汽冷却装置,公知的水冷 器采用的是折流板或多孔淋水板,前者汽水接触面积小,冷却效果差;后者淋水板孔经小, 经常堵塞,清理难度大。淋水板孔径一般为C 8 10mm,一台直径2米的水冷器每层至少有 3000个孔,清理周期为6个月/次,每次清理需要5 7天。另外,由于水冷器淋水板焊接 不合理,经常脱落损坏。尤其是利用水质不佳的地表水和污水处理的回收水做冷却循环水 系统的补充水时,其水冷器结垢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水接触面积 大、冷却效果好,能有效延长使用周期长,縮短清理时间,对循环水水质要求低,不易结垢的 喷淋式乏汽水冷器。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结构包括水冷器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冷却后乏汽出 口和人孔、位于壳体下方的汽水分离器、位于汽水分离器隔板下方并穿过壳体侧壁的冷却 水进水管、位于壳体下部侧壁的乏汽进口、位于壳体底部的冷却后液排出口、位于水冷器腔 体中交错排列的淋水板;其特征在于 (1)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锨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 (2)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C 45 55mm ;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 积的5% 10% ; (3)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 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喷头的结构包括 导向喷头卡头——该卡头为一卡装在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上、水平方向呈放射 状均匀排列的三又杆式结构; 导向板固定杆——该固定杆为上端居中固定在导向喷头卡头下端、下端穿过在淋 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垂杆; 导向板——该导向板为圆片型,居中固定在导向板固定杆下端。 本技术的淋板与壳体采用锨嵌式焊接,即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锨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淋水板变成了壳体的劲板,壳体成为淋水板的支架。淋水板上开有若干C45 55的孔(开孔数量与循环水流量的5% 10%,孔上安装有用三爪固定的蘑菇喷头。 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乏汽从水冷器底部进入,冷却水从下淋下,与在导向喷头作用下形成的水膜接触行,与自上而下的冷循环水接触被冷却成水,被加热的循环水和蒸汽冷凝水一起从热循环水出口流入循环下水池;少量的不能被冷凝的气体经 汽水分离器分离后从不凝汽出口排除。本技术淋水板采用了镶嵌式焊接,淋水板牢固 不会脱落,采用了多喷头膜式换热技术汽水接触充分,冷却效果好,增大了淋水板孔径,汽 水接触面积大,喷头拆卸方便,有效延长了清理周期,清理时间縮短到3 4小时,能有效延 长使用周期长,縮短清理时间,对循环水水质要求低,不易结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导向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结构包括水冷器壳体1、位于壳体顶部的冷却后乏汽出 口 2和人孔3、位于壳体下方的汽水分离器4、位于汽水分离器隔板下方并穿过壳体侧壁的 冷却水进水管5、位于壳体下部侧壁的乏汽进口 6、位于壳体底部的冷却后液排出口 7、位于 水冷器腔体中交错排列的淋水板8 ;其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锨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淋水 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C 45 55mm ;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积的5% 10% ; 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9。 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所述的导向喷头的结构包括 导向喷头卡头10——该卡头为一卡装在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上、水平方向呈放射状均匀排列的三叉杆式结构; 导向板固定杆11——该固定杆为上端居中固定在导向喷头卡头下端、下端穿过在 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垂杆; 导向板12——该导向板为圆片型,居中固定在导向板固定杆下端。 操作时,在壳体的相应位置切开一条环缝,将淋水板插入其中,进行焊接,这样既 解决了淋水板容易脱落的问题,又能够防止壳体变形。汽水分离器直接安装在多喷头膜式 换热水冷器内部,縮短管线,减小了压力损失,有利于真空度的进一步提高。喷头与淋水板 采用卡接方式固定,便于拆卸,使清理时间从15天縮短为4小时。将淋水板孔径从8mm增 加到55mm,使多喷头膜式换热水冷器的清理周期延长了 6个月。权利要求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结构包括水冷器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冷却后乏汽出口和人孔、位于壳体下方的汽水分离器、位于汽水分离器隔板下方并穿过壳体侧壁的冷却水进水管、位于壳体下部侧壁的乏汽进口、位于壳体底部的冷却后液排出口、位于水冷器腔体中交错排列的淋水板;其特征在于(1)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锨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2)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45~55mm;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积的5%~10%;(3)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喷头的结构包括导向喷头卡头——该卡头为一卡装在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上、水平方向呈放射状均匀排列的三叉杆式结构;导向板固定杆——该固定杆为上端居中固定在导向喷头卡头下端、下端穿过在淋水板 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垂杆;导向板——该导向板为圆片型,居中固定在导向板固定杆下端。专利摘要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涉及一种用于蒸发器机组、真空过滤机和真空降温系统的乏汽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1)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镶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2)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φ45~55mm;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积的5%~10%;(3)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本技术的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淋水板采用了镶嵌式焊接,淋水板牢固不会脱落,采用了多喷头膜式换热技术汽水接触充分,冷却效果好,增大了淋水板孔径,有效延长了清理周期,喷头拆卸方便,清理时间缩短到3~4小时。文档编号F28C3/06GK201532130SQ20092010858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专利技术者梁立强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淋式乏汽水冷器,其结构包括水冷器壳体、位于壳体顶部的冷却后乏汽出口和人孔、位于壳体下方的汽水分离器、位于汽水分离器隔板下方并穿过壳体侧壁的冷却水进水管、位于壳体下部侧壁的乏汽进口、位于壳体底部的冷却后液排出口、位于水冷器腔体中交错排列的淋水板;其特征在于:(1)淋水板的半圆边缘锨嵌焊接在壳体的钢板中;(2)淋水板上开有的淋水孔的孔径为¢45~55mm;淋水孔的面积总和占淋水板面积的5%~10%;(3)在淋水孔上安装冷却水导向喷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