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行星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3179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行星轮传动系,行星轮传动系包括动力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和动力输出轴,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行星架与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内齿圈与箱体之间活动配合,在内齿圈与箱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过载保护弹簧,过载保护弹簧的预紧力或预紧力的切向分力方向与行星架的输出转矩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输入转矩与行星系数比的乘积大于弹簧预紧力时,行星架与行星传动输出箱体存在相对运动,将过载能量储存在过载保护弹簧中,能够有效降低啮合冲击,实现传动系统的过载保护,提高传动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质量轻、制作成本低、过载保护控制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因其传动比大、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等优点,在机械 传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行星轮传动装置一般包括依次啮合的太阳轮、行星轮和内齿圈,行星齿轮 除了能象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自转)之外,还随着蓝色 的行星架绕太阳轮的轴线转动(公转), 一般内齿圈采用相对固定、行星架 的转动为动力输出,该种传动方式能够满足一般传动场合,但在比较复杂的强 冲击和变载荷条件下,如汽轮机盘车系统、盾构减速系统等,采用现有的行星 传动结构会出现冲击和震动的问题,从而破坏传动系统的配合精度,影响动力 传递效率,縮短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行星轮传动系统进行改造,能够平衡齿圈的周向啮合 力、降低啮合冲击和过载保护,能够提高传动效率,延长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能够平衡齿圈的周向啮合 力、降低啮合冲击和过载保护,能够提高传动效率,延长各传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的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行星轮传动系,所述行星轮传动系包括动力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传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行星轮传动系,所述行星轮传动系包括动力输入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和动力输出轴,所述太阳轮与动力输入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行星架与动力输出轴在圆周方向固定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与箱体之间活动配合,在内齿圈与箱体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过载保护弹簧,所述过载保护弹簧的预紧力或预紧力的切向分力方向与行星架的输出转矩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万凯李国云秦大同胡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