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鼓风机及离心鼓风机的噪声降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02978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鼓风机及离心鼓风机的噪声降低方法,所述离心鼓风机具备:电动机,该电动机在外轮廓内连结叶轮;壳体,该壳体包围叶轮的周围且在一面具有钟口状的吸入口;钟口状的孔口,该孔口具有与吸入口为同心圆且与吸入口同等直径的吸入口,在由孔口、壳体和外轮廓围成的共鸣空间内具备多个突起,形成夹在突起中的凹陷,通过上述离心鼓风机能够对广泛频率范围的噪声具有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通风鼓风设备等中使用的离心鼓风机、及降低因离心鼓风机的运转 而产生的噪声的离心鼓风机的噪声降低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这种离心鼓风机在外轮廓的一面的开口具备用于离心鼓风机等的、 与具有钟口状的吸入口的吸入壳体不同而另行设置的孔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参照图10对该现有的离心鼓风机100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离心鼓风机100具备一面开口的外轮廓101 ;在该外轮廓101内的 顶面102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叶轮103 ;固定于顶面102而驱动叶轮103旋转的电动机104 ; 包围叶轮103的周围的涡旋壳体105 ;具有吸入口 106的吸入壳体107。进而,离心鼓风机 100具备与吸入壳体107隔开规定的间隙h而具有与吸入口 106同等或小于吸入口 106的 吸入孔108的孔口 109。孔口 109以孔口 109的端部111与吸入壳体107的下端110隔开 间隙尺寸i的方式设置。由此,通过吸入壳体107的下端110与孔口 109的端部111之间的 入口部115而与吸入口 106连通的共鸣空间112通过外轮廓101、涡旋壳体105及孔口 109 划分。另外,离心鼓风机100具备在该孔口 109的一面配置的格栅113、在外轮廓101的一 侧面设置的喷出口 114。在这种现有的离心鼓风机100的结构中,若叶轮103旋转,则吸入空气从格栅113 通过孔口 109的吸入孔108,从吸入壳体107的吸入口 106进入叶轮103而经由叶轮103升 压,通过涡旋壳体105的内部而从喷出口 113喷出。此时,在叶轮103升压之际产生的旋转 噪声、通过涡旋壳体105之际产生的涡流引起的紊流噪声、或在涡旋壳体105内产生的噪声 的声波从吸入口 106放射,其一部分从间隙尺寸i的入口部115入射到共鸣空间112。入射 的噪声的声波中的由共鸣空间112的容积或形状确定的频率的噪声的声波在共鸣空间112 内产生气柱共鸣,降低声波级(音波 > > )而进行共鸣消声。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79834号公报在这样现有的离心鼓风机中,通过共鸣消声效果能够降低大致IkHz以下的比较 低频的噪声,但对因紊流引起的噪声等大致IkHz以上的比较高频的噪声的降噪效果低。因 此,在离心鼓风机的鼓风量多的情况等高频的噪声占主体的情况下,存在噪声的降低量小 这一课题。因而,在离心鼓风机中,要求提高高频域的降噪效果,在从低频至高频的广泛频 率范围内降低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的课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鼓风机,其能够 在离心鼓风机中提高高频域的降噪效果,且能够在从低频至高频的广泛频率范围内降低噪 声,从而降低噪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构成。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离心鼓风机,其具备外轮廓,该外轮廓具备开 口部;叶轮,该叶轮在外轮廓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电动机,该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壳体, 该壳体具有第一吸入口,且以包围叶轮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内;钟口状的孔口,该孔 口以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的开口部,且具有使外轮廓的 开口部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连通的第二吸入口,通过第一吸入口与第二吸入口之间的间隙 而与第一吸入口连通、且对从第一吸入口放出的噪声进行共鸣消声的共鸣空间以孔口、壳 体及外轮廓为划分壁而被划分,且在共鸣空间的划分壁上设有多个突起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多个突 起部在各自的形成位置具有相对于共鸣空间的划分壁面倾斜的倾斜面,一个突起部的倾斜 面和与该一个突起部相邻的另一个突起部的倾斜面相互连接,通过各自的倾斜面在两突起 部间形成有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二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凹部的 各倾斜面的连接部分的角度为锐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二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突起部 在其顶部具有平坦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二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突起部 具有其进深比其高度及宽度长的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五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多个由 多个突起部以进深方向平行的方式排列而成的突起部组以相邻的突起部组彼此的进深方 向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五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多个由 多个突起部以进深方向平行的方式排列而成的突起部组以各自的进深方向不同的方式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五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在多个 突起部之间形成的多个凹部以沿着划分壁面延伸的方式形成,以各凹部的延伸方向与叶轮 的径向、周向及轴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不同的方式排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风 机为基础,其中,多个突起部的形状相同,形成在多个突起部之间的多个凹部的形状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风 机为基础,其中,突起部的形状为多个种类,形成在多个突起部之间的凹部的形状为多个种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 风机为基础,其中,在共鸣空间内,在孔口上设置多个突起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 风机为基础,其中,多个突起部与孔口、壳体或外轮廓的划分壁一体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 风机为基础,其中,突起部设置为相对于划分壁能够装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式,提供一种以第十三方式为基础的离心鼓风机,其中,突 起部由吸声材料形成。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式,提供一种以第一到第八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述的离心鼓 风机为基础,其中,突起部的内部形成为空洞,且在突起部上形成有连通该空洞与共鸣空间 的孔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式,提供一种离心鼓风机的噪声降低方法,其中,所述离心 鼓风机具备外轮廓,该外轮廓具备开口部;叶轮,该叶轮在外轮廓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吸入口,且以包围叶轮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内;钟口状的孔 口,该孔口以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的开口部,且具有使 外轮廓的开口部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连通的第二吸入口,在所述离心鼓风机中,使伴随叶 轮的旋转驱动而在壳体中产生的噪声的声波通过第一吸入口与第二吸入口之间的间隙而 向共鸣空间内入射,其中所述共鸣空间通过第一吸入口与第二吸入口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吸 入口连通且以孔口、壳体及外轮廓为划分壁而被划分,通过气柱共鸣使入射到共鸣空间内 的噪声的声波的级别降低,并且,使噪声的声波在共鸣空间内漫反射,由此降低噪声的声波 的级别。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鼓风机采用了具备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连通的共鸣空间、且在该共 鸣空间内设有多个突起部的结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气柱共鸣降低入射到共 鸣空间内的噪声的声波的声波级,并且,通过多个突起部产生漫反射而能够降低声波级。从 而,通过气柱共鸣与漫反射这两种作用,能够提高随着离心鼓风机的运转而产生的噪声的 高频域的降噪效果,且能够在从低频至高频的广泛频率范围内降低噪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鼓风机,其具备:外轮廓,该外轮廓具备开口部;叶轮,该叶轮在外轮廓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电动机,该电动机驱动叶轮旋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吸入口,且以包围叶轮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内;钟口状的孔口,该孔口以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配置在外轮廓的开口部,且具有使外轮廓的开口部与壳体的第一吸入口连通的第二吸入口,通过第一吸入口与第二吸入口之间的间隙而与第一吸入口连通、且对从第一吸入口放出的噪声进行共鸣消声的共鸣空间以孔口、壳体及外轮廓为划分壁而被划分,且在共鸣空间的划分壁上设有多个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冬宾森冈政光白滨诚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