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1362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包括上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与车身板上的过孔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和上凸缘,下凸缘贴合于车身板内侧,所述上凸缘贴合于前围隔音垫的外侧;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于前围隔音垫一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并与转向管柱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和外凸台,内凸台和外凸台沿转向管柱轴向方向呈梯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尘效果良好,尤其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噪声传递损失;有效阻断噪声传递路径;降低车内噪声;转向管柱密封罩是以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作结构改进而成,基本不增加成本,但可大幅提高整车NVH性能,提高车辆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 构。
技术介绍
声学封装是影响整车NVH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何合理的设计密封圈、 堵塞等密封零部件对整车的声学密封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转向管柱过孔处大 多仅设一主要起防尘作用的罩,使得转向管柱与过孔间的存在间隙,密封隔音效果不良,外 部噪声易透过过孔及该罩传入车内,给车内驾乘人员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在转向管柱过孔处 设置一密封性能良好的转向管柱密封罩,既可防尘,又可起到较好的密封隔音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转向管柱 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包括上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 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与车身板上 的过孔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和上凸缘,下凸缘贴合于车身板内侧,所述上凸缘贴合于 前围隔音垫的外侧;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于前围隔音垫一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并与转向 管柱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和外凸台,内凸台和外凸台沿转向管柱轴向方向呈梯次 设置。过孔处有两个需要密封的噪音传递路径,其一是转向管柱密封罩与车身板过孔的连 接部,其二是转向管柱密封罩与转向管柱的结合部;对于前者,转向管柱密封罩的下凸缘和 上凸缘可构成两级密封,对于后者,转向管柱密封罩的两凸台可分别与转向转向管柱构成 两级密封,这两处的两级密封设置,可达到良好的密封目的,获得较好的隔音效果;下凸缘 贴合于车身板内侧构成一级密封,上凸缘贴合于前围隔音垫的外侧构成二级密封,当外部 噪音通过一级密封衰减后,一部分泄漏的噪声由二级密封作进一步衰减;呈梯次设置内凸 台和外凸台结构,由内凸台的顶端与转向管柱外圆面的配合构成一级密封,外凸台的顶端 与转向管柱外圆面的配合构成二级密封;由此,两个噪音传播路径均被二级密封所阻隔,从 而较大幅度地减少了外部噪声向车内的传播量。这种密封隔音结构,结构合理,易于实现, 且隔音效果良好。为了便于制造和方便安装,作为优选,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的材质为橡胶。转向管 柱密封罩与内凸台和外凸台、下凸缘和上凸缘为一体结构,用橡胶材质易于一次成型,一体 结构也利于装配。为进一步获得良好的密封隔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内凸台的顶端设为2-5层膜 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多层结构的顶端,使内凸台与转向 管柱之间具有多个密封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一级密封的隔音效果。同前述内凸台的顶端多层膜片式结构的设置原理,作为优选,所述外凸台的顶端设为2-5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防尘效果良好等特点,尤其是具有以下有益效 果(1)提高噪声传递损失;(2)有效阻断噪声传递路径;(3)降低车内噪声;(4)转向管柱密封罩是以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作结构改进而成,基本不增加成本, 但可大幅提高整车NVH性能,提高车辆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技术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上 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 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转向管柱密封罩4的材质为橡胶。转向管柱密封罩4与车身板1上的过孔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44和上凸缘43, 下凸缘44贴合于车身板1内侧,上凸缘43贴合于前围隔音垫2的外侧。转向管柱密封罩4于前围隔音垫2 —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3并与转向管柱3外 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沿转向管柱3轴向方向 呈梯次设置。内凸台41的顶端设为3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 配合。外凸台42的顶端设为2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 配合。内凸台41与外凸台42为空腔式结构,除顶端与转向管柱密封罩4本体的连接部 以及底端与转向管柱3的结合部之外,其他台体部分均为封闭结构。本文所述的内侧为附图所示的左侧,所述的外侧为附图所示的右侧;本技术 所阻隔的噪音传播方向是由内侧向外侧传递的方向。权利要求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包括上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4)与车身板(1)上过孔的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44)和上凸缘(43),下凸缘(44)贴合于车身板(1)内侧,上凸缘(43)贴合于前围隔音垫(2)的外侧;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4)于前围隔音垫(2)一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3)并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沿转向管柱(3)轴向方向呈梯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 管柱密封罩(4)的材质为橡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凸台(41)的顶端设为2-5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配I=I 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外凸台(42)的顶端设为2-5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配I=I 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 台(42)的顶端设为2-5层膜片式结构,每层膜片均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其包括上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与车身板上的过孔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和上凸缘,下凸缘贴合于车身板内侧,所述上凸缘贴合于前围隔音垫的外侧;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于前围隔音垫一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并与转向管柱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和外凸台,内凸台和外凸台沿转向管柱轴向方向呈梯次设置。本技术结构合理、防尘效果良好,尤其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高噪声传递损失;有效阻断噪声传递路径;降低车内噪声;转向管柱密封罩是以现有技术中的防尘罩作结构改进而成,基本不增加成本,但可大幅提高整车NVH性能,提高车辆市场竞争力。文档编号F16J15/02GK201626471SQ20102030126公开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强, 张庆军, 李书福, 杨健, 王海林, 赵福全,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过孔的密封隔音结构,包括上设有过孔的车身板、敷设于车身板外侧上的前围隔音垫、穿过过孔的转向管柱以及安装于过孔中的转向管柱密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4)与车身板(1)上过孔的结合部设有环形的下凸缘(44)和上凸缘(43),下凸缘(44)贴合于车身板(1)内侧,上凸缘(43)贴合于前围隔音垫(2)的外侧;所述转向管柱密封罩(4)于前围隔音垫(2)一侧设有套设于转向管柱(3)并与转向管柱(3)外圆面构成过盈配合的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内凸台(41)和外凸台(42)沿转向管柱(3)轴向方向呈梯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军王海林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