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20286 阅读:6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约束控制器,其横梁的中间与所述的推杆的前端垂直连接,两个弧形的控制臂的后端分别铰接在横梁的两端,每一控制臂的背部各通过一拉杆与手持杆的前部两侧铰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管内的后部与推杆之间装有使该推杆向前弹出的推杆驱动弹簧,并在该手持杆后部连接有同轴的锯齿半轴,在对应于该锯齿半轴旁边的手持杆外面装有能够卡住和释放该锯齿半轴的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携带和拆装方便,还配有辅助工具,在约束和控制的同时也保证了我警务执法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意外伤害,而且大大提高了警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符合公安部提倡的科技强警减少警务人员伤亡的要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约束控制器,是针对有暴力倾向的人群而专门设计开发的一种具有人性化的警用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在治安维护的行动中经常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犯罪嫌疑人群,如有暴力倾向的艾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和醉酒者等。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上述特殊人群进行约束控制的专用警用工具,往往由于事件的突发性而造成以外的伤害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约束控制器,以有效及时地约束上述具有暴力倾向的特殊人群,避免可能造成的伤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手持杆、控制臂、横梁、推杆、推杆驱动弹簧和开关,管状的手持杆的前端内滑动插入推杆,横梁的中间与所述的推杆的前端垂直连^l妄,两个弧形的控制臂的后端分别铰接在4黄梁的两端,每一控制臂的背部各通过一拉杆与手持杆的前部两侧铰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管内与推杆之间装有使该推杆向前弹出的推杆驱动弹簧,并在该手持杆后部连接有同轴的锯齿半轴,在对应于该锯齿半轴旁边的手持杆外面装有能够卡住和释放该锯齿半轴的开关。所述的开关包括开关支架、开关杆、开关套、开关销、开关套盖、开关弹簧和开关销螺钉,开关套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的外侧,该开关套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套盖,开关销的内端滑动穿过开关套盖和开关套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的锯齿半轴表面的锯齿相对应,在该开关销的设在靠近内端处的外凸缘与开关套盖之间装有开关弹簧;在开关套旁边的手持杆上设有开关支架,开关杆的中部支撑在该开关支架端部,该开关杆的一端的通孔内滑动穿过开关销螺钉,该开关销螺钉与所述的开关销的外端的螺孔接。所述的推杆和锯齿半轴之间的连接端均设有外螺紋,并用连接螺母相互连接。所述的手持杆由前杆和后杆同轴并通过螺紋连接,在该后杆的后端套装有后杆200920105941.6说明书第2/4页手柄,在所述的后杆的前部设有把手。所述的推杆驱动弹簧套装在一弹簧拉杆上,该弹簧拉杆的前端与所述的锯齿半轴的后端通过螺紋同轴连接,在该弹簧拉杆的前端套装一弹簧拉杆垫圈,该弹簧拉杆垫圈^氐在所述的推杆驱动弹簧的前端,该推杆驱动弹簧的后端与固定在所述的后杆前部内的后挡圈相抵;在对应于该弹簧拉杆垫圈前面的前杆内固定有前挡圏。本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携带和拆装方便,还配有辅助工具,在约束和控制的同时也保证了我警务执法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意外伤害,而且大大提高了警务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符合公安部提倡的科技强警减少警务人员伤亡的要求。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横梁与推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本技术后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弹簧拉杆与推杆驱动弹簧组装结构示意图;图IO是本技术的锯齿半轴的结构示意图;图ll是图1中开关的结构;故大图;图12是本技术开关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左(右)视图;图14是本技术在使用时(控制臂张开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臂,2、控制臂上的拉杆铰接座,3、横梁,4、拉杆,5、前杆上的拉杆铰接座,6、前杆,7、推杆与锯齿半轴的连接螺母,8、锯齿半轴,9、开关,10、开关支架,11、开关杆,12、前挡圈,13、前杆与后杆的螺紋连接部,14、弹簧拉杆,15、推杆驱动弹簧,16、后杆,17、把手,18、主弹簧固定螺母,19、后杆手柄,20、控制臂上的U形连接座,21、横梁两端的连接环,22、推杆,23、推杆后端螺杆,24、开关套,25、后挡圏,26、弹簧拉杆垫圈,27、开关销,28、开关套盖,29、开关弹簧,30、开关销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本技术包括手持杆、控制臂l、横梁3、推杆22、推杆驱动弹簧15和开关9,管状的手持杆由前杆6和后杆16同轴并通过螺紋连接,在该后杆16的后端套装有后杆手柄19,在所述的后杆16的前部设有把手17。前杆6的前端内滑动插入推杆22,横梁3的中间与所述的推杆22的前端垂直连接(呈T形结构),两个弧形的控制臂1的后端分别通过U形连接座20铰接在横梁3的两端的连接环21上。每一控制臂1的背部各设有一拉杆铰接座2,拉杆铰接座2与拉杆4的前端铰接,拉杆4的后端与设在前杆6前部两侧的拉杆铰接座5铰接。所述的推杆22的后端与锯齿半轴8前端之间的连接端均设有外螺紋,并用连接螺母7相互连接。锯齿半轴8的后端与一弹簧拉杆14的前端通过螺杆螺孔同轴连接,在弹簧拉杆14上套装一推杆驱动弹簧15;在该弹簧拉杆14的前端套装一弹簧拉杆垫圈26,该弹簧拉杆垫圈26fe在所述的推杆驱动弹簧15的前端,该推杆驱动弹簧15的后端与固定在所述的后杆16前部内的后挡圏25相抵;在前杆6内的后部固定有前挡圈12,挡圈12对应于弹簧拉杆垫圈26的前面,作为推杆驱动弹簧15向前弹开的限位之用。在对应于该锯齿半轴8旁边的前杆6的后部外面装有能够卡住和释放该锯齿半轴8的开关9。参见图1、图11、图12和图13,所述的开关9包括开关支架10、开关杆ll、开关套24、开关销27、开关套盖28、开关弹簧29和开关销螺钉30,开关套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的外侧,该开关套2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套盖28,开关销27的内端穿过开关套盖28和开关套24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的锯齿半轴8表面的锯齿相对应,在该开关销27的靠近内端处的外凸缘与开关套盖28之间装有开关弹簧29;在关套24旁边的手持杆上设有开关支架10,开关杆11的中部支撑在该开关支架10端部,该开关杆11的一端的通孔内滑动穿过开关销螺钉30,该开关销螺钉30与所述的开关销27的外端连的螺孔接。开关销27的内端设有与锯齿半轴8表面的锯齿对应配合的弧形凹口 (图13的上端),正好卡在锯齿锯齿之间。锯齿半轴8表面的锯齿的截面位直角三角形,其斜面朝向后端,与轴向垂直的一面朝向前部。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下压开关9的开关杆11的自由端,开关销27的内端被向外拉出脱离锯齿半轴8,推杆22在推杆驱动弹簧15的恢复弹力的作用下向前伸(弹)出,两根控制臂1的前端在横梁3与拉杆4的带动下向两侧张开(参见图14)。然后将两根控制臂1的张开的口内对着被控制对象向前用力推动,在推力与控制对象的相对作用下压缩横梁3,并推动推杆22向内前杆6内收缩,使两根控制臂l的前端逐渐合拢,将被控制对象约束控制在两根控制臂l之内,同时锯齿半轴8向后轴向移动,由于锯齿半轴8的直角三角形锯齿的作用,锯齿半轴8只能向后移动,每移动一个锯齿,随时被开关销27的顶端锁住(开关弹簧29的弹力作用),只有在外力压下开关杆11时两才艮控制臂1才能张开,实现了有效控制和约束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约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控制臂、横梁、推杆、推杆驱动弹簧和开关,管状的手持杆的前端内滑动插入推杆,横梁的中间与所述的推杆的前端垂直连接,两个弧形的控制臂的后端分别铰接在横梁的两端,每一控制臂的背部各通过一拉杆与手持杆的前部两侧铰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管内与推杆之间装有使该推杆向前弹出的推杆驱动弹簧,并在该手持杆后部连接有同轴的锯齿半轴,在对应于该锯齿半轴旁边的手持杆外面装有能够卡住和释放该锯齿半轴的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约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控制臂、横梁、推杆、推杆驱动弹簧和开关,管状的手持杆的前端内滑动插入推杆,横梁的中间与所述的推杆的前端垂直连接,两个弧形的控制臂的后端分别铰接在横梁的两端,每一控制臂的背部各通过一拉杆与手持杆的前部两侧铰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管内与推杆之间装有使该推杆向前弹出的推杆驱动弹簧,并在该手持杆后部连接有同轴的锯齿半轴,在对应于该锯齿半轴旁边的手持杆外面装有能够卡住和释放该锯齿半轴的开关。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包括开关支 架、开关杆、开关套、开关销、开关套盖、开关弹簧和开关销螺钉,开关套的一端 连接在所述的手持杆的外侧,该开关套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套盖,开关销的内端滑动 穿过开关套盖和开关套的中心孔并与所述的锯齿半轴表面的锯齿相对应,在该开关 销的设在靠近内端处的外凸缘与开关套盖之间装有开关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军李宝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悦君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