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013433 阅读:3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设有栽培槽,其内盛放有供甘薯生长的营养液,还包括储存营养液的储液池和连通储液池和栽培槽的供液管和回液管,以及位于栽培槽一侧或两侧的一行或多行栽培土垄。栽培土垄用于对甘薯的匍匐茎蔓进行埋压,以诱导茎蔓形成不定根并膨大成块根。利用本栽培系统可实现甘薯的水培省力化种植,并可实现单株的连续多茬结薯,从而提高甘薯的产量,提高了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的推广应用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作物栽培
,主要是涉及一种甘薯槽式水培连续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甘薯淀粉含量高,增产潜力大,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对解决粮食安全和 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甘薯常规栽培釆用原发根系膨大成块根,釆收后根系和植株整体 都遭到破坏,不能实现块根的连续生产。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新的甘薯栽培方法水培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技术(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1124884A),通过水耕栽培 方法培养甘薯的吸收根,而在其侧茎(蔓)处诱导出块根,形成釆收器官。该方法不仅利 用了水耕栽培产量高、品质好、节约水分和养分、避免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不受地 区限制等优势,而且可以实现甘薯的连续结薯,充分发掘块根生产潜力,但现有的栽培系 统相对复杂,不利用规模化应用。为实现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技术应用推广,急需开发 相应的简易、实用化栽培系统。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将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模 式进一步用于实用化生产,并减小栽培管理劳动量,实现甘薯的连续生产。本技术构建的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设有栽培槽,其内盛放有供甘薯的营养吸 收根生长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括栽培土垄、供液管、回液管和储液池,其中栽培土垄一行或多行,位于栽培槽一侧或两侧,用于甘薯茎蔓埋压,诱导茎蔓形成不定根并膨大成块根;储液池存储营养液,通过供液管和回液管与栽培槽连通,储液池中 的营养液经供液管流到栽培槽内,又通过回液管流回储液池。通常,栽培土垄与栽培槽平行设置,各栽培槽两侧分别起三行平行的栽培土垄。土垄 一般高20厘米,宽25厘米,而栽培槽深30厘米,宽40厘米为宜。进一步的,上述栽培系统还包括一供液泵,供液泵连接供液管和储液池,将储液池中 的营养液抽入供液管中。进一歩的,上述栽培系统还包括一定时器,定时器与供液泵相连,通过定时开启和关 闭供液泵调控供液泵的工作,实现营养液的定时自动循环。进一步的,上述栽培系统在栽培槽上方覆盖有泡沬板,避免杂物落入槽中,并可遮光、 保温隔热,使槽中营养液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构建本技术甘薯水培槽式栽培系统的具体步骤如下在节能型日光温室或塑料大 棚内下挖凹槽成水耕栽培槽,利用泡沫板支撑和覆膜等简易设施,替代砖石、混凝土等建 筑材料,构建甘薯水培生产系统。在栽培槽的一侧或两侧平行于栽培槽起土垄,每侧通常 三行土垄,用于甘薯茎蔓的埋压。通过供液泵、供回液管的连接,以及定时器的应用.,实 现营养液的自动循环。利用本栽培系统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甘薯槽式水耕栽培,甘薯 原发根系置于营养液栽培槽内,形成营养吸收根群。茎蔓匍匍地面生长,侧蔓伸长至约50cm 时,进行土壤起垄,陆续压蔓诱导甘薯不定根形成并膨大成块根。本技术设计的该套栽培系统适宜于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低成本水培甘薯根系 功能分离栽培,可周年连续生产块根。通过直接挖槽并利用泡沫板做栽培槽壁,替代了砖 石、水泥;土壤起垄作为块根栽培场所,替代了盆钵或专用栽培槽及固体基质,大大节省 了栽培系统投入成本。另外,甘薯茎蔓顺其自然匍匐生长,减少了栽培管理劳动量。利用 本栽培系统可实现甘薯的水培省力化种植,并可实现单株的连续多茬结薯,从而提高甘薯 的产量,提高了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培的推广应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实施例构建的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廊坊万庄基地9号日光温 室内,实现了甘薯茎蔓匍匐根系功能分离栽培。该系统的结构如图l所示,栽培槽l内盛营养液供甘薯的营养吸收根2生长、吸收;在栽培槽上覆盖泡沫板3,避免杂物落入槽中并遮光为根系提供黑暗环境;三行栽培土垄4平行于栽培槽;甘薯茎蔓5匍匍于地面生长, 不定根在栽培土垄4中产生,并膨大发育成块根6;栽培槽通过供液管7和回液管8连接 营养液储液池9;定时器11与供液泵10相连,通过定时器11的定时调控,储液池9中的 营养液通过供液泵10抽入供液管7中,然后流入栽培槽l,再经回液管8流回储液池9, 实现营养液的自动循环。栽培槽通过在土壤中直接挖槽,并利用泡沫板支持和薄膜覆盖形成,槽深30厘米,宽40厘米。选用多个甘薯品种茎段(长30厘米,具3-4片叶片),扦插在营养液栽培槽内, 定植密度为15X20厘米。扦插后一个月内主要以营养吸收根及茎叶生长为主。每株甘薯 保留3-4条茎蔓,匍匐于地面生长,与栽培槽和土垄垂直方向生长。在栽培水槽的两侧, 与其平行方向用铁锹分别起三行土垄,垄高20厘米,宽25厘米。茎蔓扦插一月后,待茎 蔓长至50厘米以上至土垄上时开始用土壤陆续埋压1-2节茎段于土垄上,诱导不定根产生, 并膨大发育成块根。该栽培系统的投入成本分析如下每栽培槽用薄膜20元,泡沫板85元,供液回液管 40元。营养液储液池1400元。栽培土垄覆膜用80元。在使用年限上,栽培槽可用三年, 供液回液管和贮液池可用5年。该栽培温室(半亩)可栽培12槽,每年用于栽培设施上的 开支约为876元,实现了水耕栽培的低成本化。夏季生产时,日光温室内温度较高,尤其夜温太高,甘薯茎叶容易徒长。要及时采取 药物处理或植株调整,促进块根形成和膨大。冬季生产时要做好保温措施,防止甘薯受冷 害或冻害。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幵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在不脱离本技术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 因此,本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1.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设有栽培槽,其内盛放有供甘薯的营养吸收根生长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括栽培土垄、供液管、回液管和储液池,其中栽培土垄一行或多行,位于栽培槽一侧或两侧,用于埋压甘薯茎蔓;储液池存储营养液,通过供液管和回液管与栽培槽连通,储液池中的营养液经供液管流到栽培槽内,又通过回液管流回储液池。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土垄与栽培槽平行。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土垄位于栽培槽两侧,每侧各三行。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土垄高20厘米,宽25厘米。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深30厘米,宽40厘米。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括一供液泵,供液泵连 接供液管和储液池,将储液池中的营养液抽入供液管中。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括一定时器,定时器与 供液泵相连,定时调控供液泵的工作。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上方覆盖有泡沫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设有栽培槽,其内盛放有供甘薯生长的营养液,还包括储存营养液的储液池和连通储液池和栽培槽的供液管和回液管,以及位于栽培槽一侧或两侧的一行或多行栽培土垄。栽培土垄用于对甘薯的匍匐茎蔓进行埋压,以诱导茎蔓形成不定根并膨大成块根。利用本栽培系统可实现甘薯的水培省力化种植,并可实现单株的连续多茬结薯,从而提高甘薯的产量,提高了甘薯根系功能分离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培甘薯槽式栽培系统,设有栽培槽,其内盛放有供甘薯的营养吸收根生长的营养液,其特征在于,该栽培系统还包括栽培土垄、供液管、回液管和储液池,其中:栽培土垄一行或多行,位于栽培槽一侧或两侧,用于埋压甘薯茎蔓;储液池存储营养液,通过供液管和回液管与栽培槽连通,储液池中的营养液经供液管流到栽培槽内,又通过回液管流回储液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瑞锋杨其长魏灵玲方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