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2892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由型钢制做成桁架筐体,筐体的弦杆为50*50*3.5钢方管、腹杆为48*48*2.5圆管,作业面满铺竹翘板,吊筐沿径向布置,并用ф16mm钢绳固定在环向次结构方钢上,径向斜向距离为21m,宽度为3.3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脚手架相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与工期。减少占用空间,减少大量人工费和材料租用费。只有1300kg/m2重的吊篮可以方便的转移进行有效的施工作业,不仅省去了大量脚手架搭接的麻烦的,在用吊筐进行建筑物上部玻璃幕墙、安装装饰施工时,还给吊筐以下留出了很好的其它工种的施工操作平台与通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幕墙安装吊筐,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方便移动的吊筐。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玻璃幕墙的传统施工操作方法是 a、沿建筑物立面搭设脚手架。此方法费工、费时,占地面积大,需要钢材多,价格高,运输量大。 b、采用简易吊篮施工。从建筑物顶部悬挂钢丝绳,配置吊船,上下移动用手搬葫芦,机具简陋,使用不便,无安全保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简易吊篮施工,从建筑物顶部悬挂钢丝绳,配置吊船,上下移动用手搬葫芦,机具简陋,使用不便,无安全保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 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由型钢制做成桁架筐体,筐体的弦杆为50*50*3. 5钢方管、腹杆为48*48*2. 5圆管,作业面满铺竹翘板,吊筐沿径向布置,并用416mm钢绳固定在环向次结构方通上,径向斜向距离为21m,宽度为3. 3m。 a.每相邻的两个吊筐吊装就位后之间的间隙为2m,且间隙用大眼网兜防护; b.两个吊筐的间隙之间的空间连接联系杆,联系杆为预制的双头连带耳板的钢管; c.在联系杆上铺设木跳板,两侧设有护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幕墙安装、装饰用移动式吊筐,由型钢制成的桁架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筐体的弦杆为50*50*3.5钢方管、腹杆为48*48*2.5圆管,作业面满铺竹翘板,所述吊筐沿径向布置,并用16mm钢绳固定在环向次结构方通上,径向斜向距离为21m,宽度为3.3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莉王巍谷志旺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