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0265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其包括设置于外围的风轮以及设置于风轮内部一端的支架;因在支架上与风轮内部相交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直流无刷电机,使得其在使用时可以提高利用效率为75%至80%,比交流单相电机节约了40%至70%的电能,从而达到利用效率高以及节能效果。又因直流无刷电机采用无级调速,使得其可以达到调节范围宽及调节舒适。当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做到很低时,还可以用于排气扇使用,即一机两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噪音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具体是一种用于抽取室内油烟的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有各种各样的抽油烟机,其大部分抽油烟机包括设置于外部的油烟机外壳,设置于油烟机外壳内部的叶轮风扇以及设置于叶轮风扇上的电机驱动器。所述的该电机驱动器普遍是采用交流单相异步电机,使得电机工作时的利用效率只能达到30%至35%,导致其严重浪费能源。又因电机之间的档位固定设置,导致电机转速调节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效率高、节能、调节范围宽、噪音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其包括设置于外围的风轮以及设置于风轮一端的支架;在支架上与风轮内部相交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直流无刷电机。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设置于支架上的前、后端盖、穿设于前、后端盖的转轴、设置于前、后端盖形成空间内转轴上两端的前后轴承、安装于前轴承与前端盖之间的波形垫圈、安装于波形垫圈周围的红钢介子、安装于转轴上的位于前、后轴承之间的转子磁钢、安装于转子磁钢外围的定子组件、安装于定子组件上的线路板组件、安装于线路板组件与前端盖之间的散热硅胶垫、用于固定连接前、后端盖的螺钉及螺母以及设置于前端盖侧面的铭牌。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包括用于提供三相电源供给电机的电源部以及用于需求转换输入电源频率的控制部。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控制部包括换流器、连接于换流器输出端上的马达M0T0R、连接于马达M0T0R上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丽)以及连接于脉冲宽度调制模块输出端上的控制中心。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换流器包括电容C1以及分别并联连接于电容C1两端的功率晶体管Ql至Q6,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l与功率晶体管Q2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3与功率晶体管Q4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5与功率晶体管Q6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线路板组件还包括过流保护器、过热保护器、过压保护器以及欠压保护器。 依据上述主要技术特征,所述的电容C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于电机外围的AC/DC转换器。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因在支架上与风轮内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直流无刷电机,使得其在使用时可以提高到利用效率为75 %至80 % ,比交流单相电机节约了40%至70%的电能,从而达到利用效率高以及节能效果。又因直流无刷电机采用无级调速,使得其可以达到调节范围宽及调节舒适。当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做到很低时,还可以用于排气扇使用,即一机两用。另外,本技术还具有噪音小以及使用寿命长的技术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中直流无刷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直流无刷电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线路板组件的电子元器件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下面结合具体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其包括用于固定作用的油烟机固定架、安装于油烟机固定架内部的风轮1以及设置于风轮1内部的支架2 ;在支架2上与风轮1内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直流无刷电机。 所述的直流无刷电机包括设置于支架2上的前、后端盖3、4、穿设于前、后端盖3、4的转轴5、设置于前、后端盖3、4形成空间内的转轴5上两端的前、后轴承6、7、安装于前轴承6与前端盖3之间的波形垫圈8、安装于波形垫圈8周围的红钢介子9、安装于转轴5上的位于前、后轴承6、7之间的转子磁钢10、安装于转子磁钢10外围的定子组件11、安装于定子组件11上的线路板组件12、安装于线路板组件12与前端盖3之间的散热硅胶垫13、用于固定连接前、后端盖3、4的螺钉14及螺母15以及设置于前端盖3侧面的铭牌18。 所述的线路板组件12包括用于提供三相电源供给电机的电源部以及用于需求转换输入电源频率的控制部。所述的线路板组件还包括过流保护器、过热保护器、过压保护器以及欠压保护器。 所述的控制部包括换流器、连接于换流器输出端上的马达MOTOR、连接于马达MOTOR上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丽)以及连接于脉冲宽度调制模块输出端上的控制中心。所述的换流器包括电容Cl以及分别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功率晶体管Ql至Q6,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l与功率晶体管Q2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3与功率晶体管Q4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l两端的,所述的功率晶体管Q5与功率晶体管Q6串联连接后并联连接于电容C1两端的。所述的电容C1两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于电机外围的AC/DC转换器。 直流无刷电机是同步电机的一种,也就是说转子磁钢10的转速受定子组件11旋转磁场的速度及转子磁钢极数(P)影响;即为N = 120. f/P,在转子磁钢10极数固定情况下,改变定子组件11旋转磁场的频率就可以改变转子磁钢10的转速。设置于直流无刷电机上的线路板组件12,控制定子组件11旋转磁场的频率并将转子磁钢10的转速回授至控制中心反复校正,以期达到接近直流电机特性的方式。也就是说直流无刷电机能够在额定负载范围内当负载变化时仍可以控制转子磁钢10维持一定的转速。 所述的线路板组件12是由电源部与控制部相配而组成的,电源部是提供三相电源给电机,控制部则是依需求转换输入电源频率。电源部可以直接以直流电输入15V-310VDC的控制部。所述的换流器是由6个功率晶体管Ql至功率晶体管Q6,其分为由功率晶体管Ql、 Q3、 Q5构成的上臂和由功率晶体管Q2、 Q4、 Q6)构成的下臂,上下臂连接电机作为控制流经电机线圈的开关。控制部是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丽)决定功率晶体管Q1至Q6构成的开关频度及换流器换相的时机。当负载变动时,直流无刷电机速度可以稳定于设定值而不会变动太大的速度控制,所以直流无刷电机内部装有能感应磁场的霍尔传感器,作为速度之闭回路控制,同时也作为相序控制的依据,主要用于速度控制的。 所述的上下臂构成的开关,可以使电流依序流经定子组件11内部的线圈产生顺向或逆向旋转磁场,并与转子磁钢IO的磁铁相互作用,则使得其顺时或逆时转动。当转子磁钢io转动感应出另一组信号的位置时,控制部又再开启下一组功率晶体管,如此循环电机就可以依同一方向继续转动直到控制部决定要转子磁钢io停止则关闭上臂或只开下臂;若直流无刷电机中转子磁钢反向,则功率晶体管开启顺序相反。 当转动起来,控制部会再根据设定的速度及加或减速率所组成的命令信号变化的速度加以比对或由软件运算,再来决定由下一组开关导通以及导通时间长短。速度不够则开长,速度过头则减短,此部份工作就由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丽)来完成。脉冲宽度调制模块(P丽)是决定电机转速快或慢的方式。 线路板组件12还有过流保护器,过热保护器,过压保护器,欠压保护器。 基于上述,直流无刷电机具有响应快速、较大的起动转矩、从零转速至额定转速具备可提供额定转矩的性能。 综上所述,因在支架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式的抽油烟机,其包括设置于外围的风轮以及设置于风轮一端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与风轮内部相交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直流无刷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进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携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