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94352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极板,由横梁(3)和纵梁(5)组成矩形框架,框架两面分别连接有收尘板(2),纵梁上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6),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块(1)。梯形铰链可与链条连接,带动极板移动,导向块在极板移动时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使极板不会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空间、节省能源,一个移动极板电场相当于1.5~3个固定极板电场的作用;可以采用旋转刷清灰方式,清灰效果绝佳;适用收集的粉尘范围广泛,燃煤锅炉、CO燃烧锅炉、钢锭焚烧炉、污泥焚烧炉、玻璃熔化炉、水泥成套设备均可使用;粉尘二次飞扬几乎为零。(*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阳极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阳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静电除尘设备采用的阳极板都是固定在连接梁上的,采用振打 或敲打的清灰方式对积聚在阳极板上的灰尘进行清理,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二 次扬灰,影响除尘效果,特别是黏性灰尘处理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阳极板固定连接方式存在的缺陷而 提供的一种移动极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极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横梁和纵梁组成矩形框架,框架两面 分别连接有收尘板,每个纵梁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梯形铰链中设有 连接孔,在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块,两端的纵梁之间连接一个加 强梁。在梯形铰链上对称布置两连接孔,可与外部传动链条连接,带动极板移 动。在两根横梁的四个端连接的导向块,当极板移动时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 使极板不会翻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空间、节省能源, 一个移动极板电场相当 于1.5 3个固定极板电场的作用;采用旋转刷清灰方式,清灰效果绝佳;适 用收集的粉尘范围广泛,燃煤锅炉、CO燃烧锅炉、钢锭焚烧炉、污泥焚烧炉、 玻璃熔化炉、水泥成套设备均可使用;粉尘二次飞扬几乎为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移动极板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中l.导向块,2.收尘板,3.横梁,4.加强梁,5.纵梁,6.梯形铰链,7.连接孔,8.上轮轴,9.链条,IO.下轮轴,ll.u型卡环,12.挡板,13.连接 板,14.螺栓,15.旋转除尘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移动极板,其组成中它包括两个由横 梁3和两个纵梁5组成矩形框架,两纵梁5之间焊接一个加强梁4。在矩形框 架两面分别焊接有收尘板2,每个纵梁5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6,梯 形铰链6中设有连接孔7,在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块1。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如图2、 3、 4所示移动极板上焊接的梯形铰链6和链条9上的连接板13由螺栓14联接,使 移动极板平置在链条9上,当移动极板处于上轮轴8和下轮轴10之间的链条 平面上时,为了保证移动极板在链条平面内不内外窜动,在移动极板横梁2端 面上的导向块1就会卡进u型卡环11内。使移动极板纵梁5两边都固定在链 条9上,保持稳定。在链条内侧还安装挡板12防止导向块碰到链条,而影响 链条的转动。这样当外部动力装置通过主动链轮轴8带动链条9转动时,连接 在链条上的移动极板就会在两轮轴间转动,这时反向转动的旋转除尘刷15就 会把积聚在收尘板上的灰尘清理到下部灰斗内。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极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横梁(3)和纵梁(5)组成矩形框架,框架两面分别连接有收尘板(2),每个纵梁(5)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6),梯形铰链(6)中设有连接孔(7),在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块(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极板,其特征在于两纵梁(5)之间连接 一个加强梁(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极板,由横梁(3)和纵梁(5)组成矩形框架,框架两面分别连接有收尘板(2),纵梁上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6),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块(1)。梯形铰链可与链条连接,带动极板移动,导向块在极板移动时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使极板不会翻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空间、节省能源,一个移动极板电场相当于1.5~3个固定极板电场的作用;可以采用旋转刷清灰方式,清灰效果绝佳;适用收集的粉尘范围广泛,燃煤锅炉、CO燃烧锅炉、钢锭焚烧炉、污泥焚烧炉、玻璃熔化炉、水泥成套设备均可使用;粉尘二次飞扬几乎为零。文档编号B03C3/47GK201279483SQ200920143198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丁锦武, 华 吴, 崔玉婵, 王爱民 申请人: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极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横梁(3)和纵梁(5)组成矩形框架,框架两面分别连接有收尘板(2),每个纵梁(5)的中部分别连接一个梯形铰链(6),梯形铰链(6)中设有连接孔(7),在每个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导向块(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丁锦武崔玉婵王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