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8329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一次风管和煤粉浓缩器之间用渐扩管和直管连接;煤粉浓缩器后的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一、二级燃烧室内均有煤粉浓缩器;在直管出口端面装有三级燃烧室;中心设置有富氧导管的微油燃烧器安装在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出口与微油燃烧器出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缩器内。由于燃烧器中心具有较高的煤粉浓度,因此煤粉着火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设置富氧导管能及时提供燃烧所需氧气,从而提高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采用三级煤粉浓缩,使燃烧器中心煤粉迅速着火燃烧;用少量的油点燃大量的煤粉,大大降低了锅炉点火和稳燃油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用于燃烧劣质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
技术介绍
在电站锅炉点火和低负荷运行时,需投入大量的点火和稳燃用油,影响了锅炉的 经济运行。采用微油点火助燃技术,根据能量逐级放大的原理,直接点燃少量煤粉,然后逐 级点燃更多的煤粉,从而实现锅炉冷炉启动时用微量的油即可实现锅炉点火,以及在停炉、 低负荷和超低负荷稳燃时用微量的油稳定锅炉燃烧。但采用微油点火技术,煤粉中心氧浓 度较低,而煤粉着火需大量的氧气,因此降低了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使得燃烧器出口煤粉 的燃尽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 器。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包括中心轴线重合的一次风管、微油燃烧器、富氧导管、煤粉浓縮器、 一级燃烧室、二级燃烧室和三级燃烧室;一次风管和煤粉浓縮器之间依次用一个渐扩管和 一个直管连接;煤粉浓縮器后的另一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在另 一直管出口端面装有縮放管形状的三级燃烧室;中心设置有富氧导管的微油燃烧器安装在 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出口与微油燃烧器出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縮器内。 所述的所述的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内分别具有煤粉浓縮器;二级燃烧室的直 径大于一级燃烧室。 所述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分别用固定筋片固定在另一直管内。 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燃烧器中心具有较高的煤粉浓度,煤粉着火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而在 燃烧器中心设置富氧导管则能及时提供燃烧所需氧气,从而在燃烧器中心区域形成了局部 高温、高煤粉浓度和高氧浓度的"三高区",使得煤粉迅速升温并着火燃烧; 2、采用三级煤粉浓縮,可以使燃烧器中心煤粉迅速着火燃烧; 3、用少量的油,通过能级放大原理,点燃大量的煤粉,大大降低了点火和稳燃油 耗; 4、该燃烧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用于燃烧劣质煤。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一次风管,2、微油燃烧器,3、富氧导管,4、煤粉浓縮器,5、一级燃烧室,6、 二级燃烧室,7 、三级燃烧室,8 、固定筋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中心轴线重合的一次风管1、微油燃烧器2、富氧导 管3、煤粉浓縮器4、一级燃烧室5、二级燃烧室6和三级燃烧室7 ;—次风管1和煤粉浓縮器 4之间依次用一个渐扩管和一个直管连接;煤粉浓縮器4后的另一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 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 ;在另一直管出口端面装有縮放管形状的三级燃烧室7 ;中心设 置有富氧导管3的微油燃烧器2安装在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3出口与微油燃烧器2出 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縮器4内。 所述的所述的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内分别具有煤粉浓縮器;二级燃烧室 6的直径大于一级燃烧室5。 所述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分别用固定筋片8固定在另一直管内。 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次风管l内的煤粉气流依次经过煤粉浓縮器4,以及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 6内的煤粉浓縮器浓縮,实现煤粉的三级浓縮,使得浓縮后的煤粉气流集中在管道中心处, 而未被浓縮的煤粉气流则沿着管壁附近流动。从微油燃烧器2产生温度很高的油火炬冲刷 一级燃烧室5中心的浓煤粉气流,使之迅速升温并着火燃烧。已着火的浓相煤粉在二级燃 烧室6和三级燃烧室7内与未燃煤粉混合并点燃,实现了煤粉的分级燃烧,燃烧能量逐级放 大,达到点火并加速煤粉燃烧的目的。该燃烧器特别在中心处安装富氧导管3,及时提供了 中心浓縮煤粉区域燃烧所需的氧气,从而在燃烧器中心区域形成了局部高温、高煤粉浓度 和高氧浓度的"三高区",能更进一步地提高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 微油燃烧器2可根据燃烧器设计的燃煤量在市场上购得。权利要求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线重合的一次风管(1)、微油燃烧器(2)、富氧导管(3)、煤粉浓缩器(4)、一级燃烧室(5)、二级燃烧室(6)和三级燃烧室(7);一次风管(1)和煤粉浓缩器(4)之间依次用一个渐扩管和一个直管连接;煤粉浓缩器(4)后的另一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在另一直管出口端面装有缩放管形状的三级燃烧室(7);中心设置有富氧导管(3)的微油燃烧器(2)安装在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3)出口与微油燃烧器(2)出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缩器(4)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内分别具有煤粉浓縮器;二级燃烧室(6)的直径大于一 级燃烧室(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分别用固定筋片(8)固定在另一直管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一次风管和煤粉浓缩器之间用渐扩管和直管连接;煤粉浓缩器后的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级燃烧室和二级燃烧室,一、二级燃烧室内均有煤粉浓缩器;在直管出口端面装有三级燃烧室;中心设置有富氧导管的微油燃烧器安装在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出口与微油燃烧器出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缩器内。由于燃烧器中心具有较高的煤粉浓度,因此煤粉着火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设置富氧导管能及时提供燃烧所需氧气,从而提高火焰温度和燃烧效率;采用三级煤粉浓缩,使燃烧器中心煤粉迅速着火燃烧;用少量的油点燃大量的煤粉,大大降低了锅炉点火和稳燃油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用于燃烧劣质煤。文档编号F23Q9/00GK201487948SQ20092019286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凌忠钱, 孙公钢, 曾宪阳, 朱霖, 池作和, 王进卿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富氧微油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线重合的一次风管(1)、微油燃烧器(2)、富氧导管(3)、煤粉浓缩器(4)、一级燃烧室(5)、二级燃烧室(6)和三级燃烧室(7);一次风管(1)和煤粉浓缩器(4)之间依次用一个渐扩管和一个直管连接;煤粉浓缩器(4)后的另一直管内向外依次安装一级燃烧室(5)和二级燃烧室(6);在另一直管出口端面装有缩放管形状的三级燃烧室(7);中心设置有富氧导管(3)的微油燃烧器(2)安装在燃烧器进口段,富氧导管(3)出口与微油燃烧器(2)出口位于同一截面,且位于煤粉浓缩器(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公钢王进卿池作和曾宪阳凌忠钱朱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