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87805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构,包括主轮导轨、辅轮控制导轨、折叠控制导轨和向锁钩解除锁扣方向抵顶钩锁撞块的撞块导轨,所述辅轮控制导轨朝向可折叠梯级的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辅轮配合的导轨槽,所述折叠控制导轨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的支臂控制销滑动配合的控制销滑槽,所述撞块导轨与可折叠梯级的钩锁撞块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控制可折叠梯级的折叠、打开,并在折叠、打开可折叠梯级的过程中使得梯级踏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并具有承载能力,结构可靠,方法简便、易行。(*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构。技术背景在生产自动扶梯的行业中,中国专利号为200720075427.3的专利提出 了一种折叠式自动扶梯梯级,其主要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梯级踏板 3a、通过轮轴固定于梯级踏板3a底部一侧的梯级主轮la、 一端枢接于梯级 主轮la的轮轴上的摆臂4a、通过轮轴固定在摆臂4a另一端的梯级辅轮2a、 一端与梯级踏板3a底部另一侧枢接的支臂5a、设于支臂5a另一端的滑轴 6a和支臂控制销7a,所述摆臂4a上设有引导并限制滑轴6a滑动的弧形滑 槽10a,所述梯级辅轮2a轮轴上还设有钩扣滑轴6a的钩锁8a以及与钩锁 8a—体设置的钩锁撞块9a,当钩锁8a解除与滑轴6a的钩扣而打开时,锁 钩8a和锁钩撞块9a具有趋向钩扣方向转动的回复力。这种可折叠式梯级在 整个梯路运行呈现三种状态l.完全打开状态,如图l所示;2.由打开到折 叠的中间状态,如图2所示;3.完全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该折叠梯级 在梯路上、下端的转向方式是采用平移转向方式,因此该梯级在梯路的某行 程段须完成一次由完全打开到完全折叠或者由完全折叠到完全打开的转换 过程。该梯级的主要功能性目的是梯级由梯路的倾斜段运行到下水平段过 程中,该梯级需由完全打开状态转变成完全折叠状态,同理当该梯级由梯路 的下水平段运行到倾斜段过程中,该梯级需由完全折叠状态转变成完全打开 状态,同时在梯级两个状态相互转变的全过程中,始终需保持梯级踏板面呈 水平状态。为实现这一目的,需有一种结构或机构来控制可折叠式梯级转变 过程中的梯级开、合角度的变化,同时使梯级在折叠与打开相互转变过程中 赋予梯级仍有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构, 其能控制可折叠梯级的折叠、打开,并在折叠、打开可折叠梯级的过程中使 得梯级踏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并具有承载能力,结构可靠,方法简便、易行。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 构 包括主轮导轨、辅轮控制导轨、折叠控制导轨和向锁钩解除锁扣方向抵顶钩锁撞块的撞块导轨,其中主轮导轨与普通扶梯梯级主轮导轨完全相同,其作用是引导梯级按正常梯路轨迹运行;所述辅轮控制导轨朝向可折叠梯级 的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辅轮配合的导轨槽,槽的上、下两个侧面对辅轮 的运行都有限位要求。所述折叠控制导轨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的支臂控 制销滑动配合的控制销滑槽,所述撞块导轨与可折叠梯级的钩锁撞块位置对 应。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梯路结构位于倾斜工作段梯路和水平工作段梯路之间。所述辅轮控制导轨包括与水平工作段梯路的辅轮导轨平滑连接的水平 过渡直线段、与倾斜工作段梯路的辅轮导轨平滑连接的倾斜过渡曲线段、以 及水平过渡直线段与倾斜过渡曲线段之间平滑过渡连接的具有下弯弧度的折叠工作曲线段。其中水平过渡直线段的水平位置与主轮导轨是等高的;所 述折叠工作曲线段由多段二次曲线平滑连接而成,曲线的两端考虑了从动件 起始速度大小、速度方向变化引起对导轨产生的柔性冲击等因素而进行了专 门设计,曲线的中间端设计时要考虑梯级控制摆臂摆动变化时,摆臂的角加 速度变化不应过大,而不致引起可折叠式梯级在通过折叠区域时不够平稳、 噪音增加等现象出现;倾斜过渡曲线段是可折叠式梯级完全打开后梯级正常 运行的梯路曲线,也是准备进入折叠工作的一段过渡曲线。所述折叠控制导轨两端分别与辅轮控制导轨的水平过渡直线段和倾斜 过渡曲线段形状对应的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折叠控制导轨两端之间平滑连 接有上拱的曲线段。折叠控制导轨用于控制可折叠式梯级的支臂的张、合角 度来确保梯级踏板面在折叠或打开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同时也保 证该过程中梯级具有承受载荷能力。所述撞块导轨位于辅轮控制导轨倾斜过渡曲线段内侧,所述撞块导轨具 有低于钩锁撞块的两端和髙于钩锁撞块的中部,所述两端与中部之间为平滑 过渡的曲面,所述撞块导轨两端分别位于折叠控制导轨的倾斜段与曲线段连 接的转折部的前侧和后侧。可折叠式梯级的折叠与打开需有一钩锁加以限 制,当梯级需要折叠时,钩锁提前打开,梯级才能进入折叠状态;当梯级从 折叠状态到完全打开状态后,钩锁需将梯级折叠机构锁住,梯级才能进入梯 路倾斜段安全运行。撞块导轨可在可折叠式梯级运行至适当位置时,控制钩锁打开和闭合。本技术优点是1. 本技术使得可折叠梯级在梯路上自动完成由完全折叠到完全打 开或者由完全打开到完全折叠转变的过程,使得可折叠梯级的使用更加方 便。2. 本技术主轮导轨、辅轮控制导轨以及折叠控制导轨结合,使得梯级在折叠、打开的过程中,梯级踏板面始终保持水平并具有承载能力,结构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可折叠梯级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可折叠梯级打开与折叠中间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可折叠梯级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B-B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辅轮控制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辅轮控制导轨的正视图;图IO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折叠控制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折叠控制导轨的正视图;图1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撞块导轨的正视图图13为图12的横剖图;图1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la梯级主轮;2a梯级辅轮;3a梯级踏板;4a摆臂;5a支臂; 6a滑轴;7a支臂控制销;8a钩锁;9a钩锁撞块;10a弧形滑槽;1主轮导 轨;2辅轮控制导轨21水平过渡直线段;22折叠工作曲线段;23倾斜过 渡曲线段;24导轨槽;3折叠控制导轨31水平段;32曲线段;33倾斜段; 34控制销滑槽4撞块导轨;5辅轮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5至图14所示, 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 路结构,包括主轮导轨1,所述梯路结构还包括辅轮控制导轨2、折叠控制 导轨3和向锁钩8a解除锁扣方向抵顶钩锁撞块9a的撞块导轨4,所述辅轮 控制导轨2朝向可折叠梯级的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辅轮2a配合的导轨 槽24,导轨槽的两侧面对辅轮的运动有导向、限位作用。所述折叠控制导 轨3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的支臂控制销7a滑动配合的控制销滑槽34, 该控制销滑槽34上下的两个面对支臂控制销7a的运动有导向、限位作用; 其同时可以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支臂5a开、合角度。所述梯路结构位于倾斜工作段梯路和水平工作段梯路之间。所述辅轮控制导轨2包括与水平工作段梯路的辅轮导轨5平滑连接的水 平过渡直线段21、与倾斜工作段梯路的辅轮导轨5平滑连接的倾斜过渡曲 线段23、以及水平过渡直线段21与倾斜过渡曲线段23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的具有下弯弧度的折叠工作曲线段22。所述折叠工作曲线段22由多段二次 曲线平滑连接而成。所述折叠控制导轨3两端分别与辅轮控制导轨2的水平过渡直线段21 和倾斜过渡曲线段23形状对应的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折叠控制导轨3两 端之间平滑连接有上拱的曲线段。所述撞块导轨4与可折叠梯级的钩锁撞块9a位置对应。所述撞块导轨 4位于辅轮控制导轨2倾斜过渡曲线段23内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可折叠式梯级折叠与打开的梯路结构,包括主轮导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梯路结构还包括辅轮控制导轨(2)、折叠控制导轨(3)和向锁钩(8a)解除锁扣方向抵顶钩锁撞块(9a)的撞块导轨(4),所述辅轮控制导轨(2)朝向可折叠梯级的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辅轮(2a)配合的导轨槽(24),所述折叠控制导轨(3)内侧面设有与可折叠梯级的支臂控制销(7a)滑动配合的控制销滑槽(34),所述撞块导轨(4)与可折叠梯级的钩锁撞块(9a)位置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烨袁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申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