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7438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和水环境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设备和水环境净化增氧设备。包括一充气装置、曝气盘,充气装置和曝气盘通过一导气管道连接,还包括一半封闭腔体,半封闭腔体设有一位于下方的下方开口、一位于侧面的侧面开口;曝气盘位于半封闭腔体下方;曝气盘通过导气管道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位于养殖水体或需净化的水体中,下方开口位于下方,侧面开口位于一侧,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上部一部分露出水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使水流既存在上下对流又存在水平流动的特点,进而保证有效增氧,并且还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安装、便于移动等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和水环境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设备和水环境净化增氧设备。
技术介绍
增氧设备对于水产养殖和水环境净化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增氧设备,养殖水体中 就很难有足够的氧气,养殖生物就容易患病、甚至死亡;养殖水体中,由于喂养过程的剩余 饲料和动物排泄物等有机物质,会大量消耗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使养殖水体中的溶解 氧含量出现低于标准的情况。湖泊河道等水环境水体,由于受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 的影响,大量污水的排入,会造成因缺氧而使发黑发臭。 现在主要的增氧设备有下列几种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铺管式底部曝气装置。 其中叶轮式增氧机通过扰动表面水进行增氧,只能增加水体表层的溶氧量,增氧 范围较小,难以达到水体整体增氧的目的。水车式增氧机也是通过扰动表面水进行增氧,只 能增加水体表层的溶氧量,但增氧范围比叶轮式的要大。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均 为表面范围增氧,难以达到水体整体增氧的目的。射流式增氧机,可实现从水体底部进行增 氧,但只能在局部范围内,且射流式增氧机能耗大、动力效益低,电机设置在水中,安全性不 高。铺管式底部曝气装置,是将具有微孔的曝气管铺设在养殖水体的底部,往往将多条曝气 管组合成曝气盘/数,利用充气装置向曝气管通入空气,空气通过微孔进入水体,实现底部 曝气,动力消耗较少,水的流动上也只有上下流动,但流动力很小,且由于池塘底部深度不 一,使得曝气很不均匀,安装较为复杂。 水产养殖和水环境净化上,理想的增氧装置应具备下列要素有效的增氧效果,水 体的上中下层氧气分布基本均匀,能使水流既存在上下对流又存在水平流动,进而保证有 效增氧,并且还应该能耗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安装、便于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具有能使水流既存在上下对流 又存在水平流动的特点,进而保证有效增氧,并且还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 安装、便于移动等特点。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包括一充气装置、曝气盘,所述充气装置和曝气盘通过一导 气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半封闭腔体,所述半封闭腔体设有一位于下方的下方开 口、一位于侧面的侧面开口 ; 所述曝气盘位于所述半封闭腔体下方;所述曝气盘通过导气管道连接所述充气装置。 使用时,首先将上述的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至于养殖水体或需净化的水体中。所述下方开口位于下方,所述侧面开口位于一侧,侧面开口处上部露出水面。即,所述一种曝 气式增氧装置位于养殖水体中,所述下方开口位于下方,所述侧面开口位于一侧。装置上部 一部分露出水面。 开启所述充气装置,通过所述导气管道,对所述曝气盘进行充气,曝气盘将充入的气体转化成细小的气泡排入养殖水体中,着重对水体的中下层进行增氧,并利用气泡在水中上升时形成的气提效应推动曝气盘附近的水向上流动,曝气盘下方或远处的水,流至曝气盘附近进行补充。所谓气提效应,在养殖水体处理中经常用到,是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并向上浮动的现象带动下方的水向上方流动。上面所述充气装置和曝气盘通过导气管道连接后构成的机构和功能,类似于原有的铺管式底部曝气装置的机构和功能。 上述利用气提效应造成的向上流动的水流,在所述半封闭腔体内向上流动,部分水流流至水面后,由于所述半封闭腔体只设有一侧面开口 ,所以流至水面的水流自所述侧面开口流出,在水面流向远方,同时在气提过程中通过曝气以及在水面流动过程中与空气接触等进行增氧。含氧的水随着水流到达水体的其它地方,而缺氧的底层水因为负压流向所述曝气式增氧装置,通过循环,最终实现对养殖水体进行全方位增氧。通过提高所述充气装置的充气速度,可以提高水流速度。 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漂浮式或底部固定式。所述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为漂浮式, 还包括一为所述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提供浮力,使其漂浮的浮子,所述浮子可以置于所述 半封闭腔体两侧,比如可以置于下方的两侧、中部的两侧、上方的两侧,还可以以其他形式 置于所述半封闭腔体上方。所述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通过所述浮子漂浮在水面,可以不需 要其他物体支撑,可以随水位的变化自行改变高度。所述浮子可以采用常用的浮筒或其他 可浮于水面的物体或结构。所述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为底部固定式时,将装置固定在水体 底部,这种情况下,浮子可有可无。 因为所述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道连接所述曝气盘,所以设置位置较为灵活。所述 充气装置固定在所述半封闭腔体上方。这样整个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可以制造成一体化, 便于安装和移动。 所述充气装置还可以设置在岸边。这样可以减轻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在水中部 分的重量,可以减小浮筒的体积,而且供电方便、可靠。 由上述设计可见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具有能使水流既存在上下对流又存在水平 流动的特点,进而保证有效增氧,并且还具有能耗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安装、便于 移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参照图l,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包括一充气装置11、曝气盘12,所述充气装置11 和曝气盘12通过一导气管道13连接。曝气盘12包括多条曝气管121。上面所述充气装置 11和曝气盘12通过导气管道13连接后构成的机构和功能,类似于原有的铺管式底部曝气 装置的机构和功能。充气装置11可以采用风机。 参照图2,还包括一半封闭腔体2,半封闭腔体2设有一位于下方的下方开口 22、 一位于侧面的侧面开口 23。曝气盘12位于半封闭腔体2下部,曝气盘12通过导气管道13 连接充气装置11。半封闭腔体2上方可以封闭,也可以不封闭,对于本技术所描述的 技术方案影响不大。半封闭腔体2除一位于侧面的侧面开口 23外的另三个侧面开口下部 可以部分不封闭也可以完全封闭。参照图2,具体结构可以是,半封闭腔体2为一六面体结 构,上方敞开,下方敞开作为下方开口 22,一侧面敞开作为侧面开口 23。下方和一侧面都不 一定要全部敞开,可以敞开一部分。上方甚至可以不敞开。 使用时,首先将上述的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至于养殖水体或需净化的水体中。下方开口 22位于下方,侧面开口 23位于一侧,上述的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上部一部分露出水面。开启充气装置ll,通过导气管道13,对曝气盘12进行充气,曝气盘12将充入的气体转化成细小的气泡排入养殖水体的中下水层。利用气泡在水中上升时形成的气提效应推动曝气盘12附近的水向上流动,同时由于曝气盘底部附近形成负压,使水体底层的水流向曝气盘12附近进行补充,然后在气提效应的作用下向上流动。气提效应,在养殖水体处理中经常用到,是利用气泡的表面张力并向上浮动的现象带动下方的水向上方流动。 上述利用气提效应造成的向上流动的水流,在半封闭腔体2内向上流动,部分水流流至水面后,由于半封闭腔体2只设有一侧面开口 23,所以流至水面的水流自侧面开口23流出,在水面流向远方,同时在气提过程中通过曝气以及在水面流动过程中与空气接触等进行增氧,含氧的水随着水流到达水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包括一充气装置、曝气盘,所述充气装置和曝气盘通过一导气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半封闭腔体,所述半封闭腔体设有一位于下方的下方开口、一位于侧面的侧面开口;    所述曝气盘位于所述半封闭腔体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习林钱辉仁程龙臧维玲曹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