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47529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装置,提供了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导流管、挡水板、挡污板、进水管、出水口和排污口,进水管斜插在所述分离桶的上部,进水管的管壁与分离桶的桶体相切,挡水板设置在分离桶的上部,与分离桶内壁固定连接,导流管固定在挡水板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上方,挡污板固定在分离桶与排污锥的连接处,排污口设置在排污锥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挡水板的上方的分离桶的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无须时常反冲,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反冲水量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收集水体悬浮物的装置。
技术介绍
养殖用水和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中,水体中的悬浮物的去除,是保证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071972. 4提供了一种养殖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养殖池、潜水泵、过滤槽、光催化部件和植物栽培槽;所述潜水泵置于养殖池的水体中,用于抽取养殖池中的污水;所述光催化部件露天安装,其面光一侧的表面附有 用于降解有机物的TiO2光催化薄膜。但是,该装置难以去除悬浮物。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采用斜板沉淀、砂过滤或者滚动过滤等,斜板过滤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砂过滤设备复杂,须时常反冲,操作要求高,滚筒过滤造价高,反冲水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导流管、挡水板、挡污板、进水管、出水口和排污口 ;所述进水管斜插在所述分离桶的上部,进水管的管壁与所述的分离桶的桶体相切,所述挡水板设置在分离桶的上部,与分离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固定在所述挡水板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上方,所述挡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分离桶与排污锥的连接处,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排污锥的底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挡水板的上方的分离桶的桶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无须时常反冲,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反冲水量小。附图说明图I为水体悬浮物收集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和图2,本技术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I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101、导流管2、挡水板3、挡污板4、进水管5、出水口 6和排污口 7 ;所述进水管5斜插在所述分离桶I的上部,进水管5的管壁与所述的分离桶I的桶体相切,所述挡水板3设置在分离桶I的上部,与分离桶I内壁固定连接,挡水板3的上方为溢水槽8,所述导流管2固定在所述挡水板3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3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101上方,所述挡污板4通过连接件401固定在所述的分离桶I与排污锥101的连接处,所述排污口 7设置在排污锥10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 6设置在挡水板3的上方的分离桶I的桶体上。优选的,所述挡污板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伞形;优选的,所述分离桶I的高径比为I : O. 3 O. 7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2的高径比为I : O. 5 I. O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2设置在所述分离桶I的中部,导流管2的直径为分离桶I的直径的60 70%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2与排污锥101之间的间距为分离桶I高度的20 30%。本技术的原理是这样的污水从进水管5进入分离桶1,由于进水管5与分离桶I的桶体相切,使得进入分离桶I的污水,桶体中旋转,利用向心力原理,悬浮物集中到桶体的底部中央,通过排污口 7向外排;清洁水则通过导流管2,向上运动,进入溢水槽8,通过出水口 6排出,进入下一阶段水处理程序。权利要求1.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I)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101)、导流管(2)、挡水板(3)、挡污板(4)、进水管(5)、出水口(6)和排污口(7); 所述进水管(5)斜插在所述分离桶(I)的上部,进水管(5)的管壁与所述的分离桶(I)的桶体相切,所述挡水板(3)设置在分离桶(I)的上部,与分离桶(I)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2)固定在所述挡水板(3)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3)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101)上方,所述挡污板(4)通过连接件(401)固定在所述的分离桶(I)与排污锥(101)的连接处,所述排污口(7)设置在排污锥(10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挡水板(3)的上方的分离桶(I)的桶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污板(4)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伞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桶(I)的高径比为I O. 3 O. 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的高径比为I O. 5 I. O。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设置在所述分离桶(I)的中部,导流管(2)的直径为分离桶(I)的直径的60 7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与排污锥(101)之间的间距为分离桶(I)高度的20 3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装置,提供了一种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导流管、挡水板、挡污板、进水管、出水口和排污口,进水管斜插在所述分离桶的上部,进水管的管壁与分离桶的桶体相切,挡水板设置在分离桶的上部,与分离桶内壁固定连接,导流管固定在挡水板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上方,挡污板固定在分离桶与排污锥的连接处,排污口设置在排污锥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挡水板的上方的分离桶的桶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无须时常反冲,操作简单,便于维修,反冲水量小。文档编号B01D21/26GK202682870SQ20122027372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钱辉仁, 张明华 申请人: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体悬浮物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分离桶(1)和设置在其下部的圆锥形的排污锥(101)、导流管(2)、挡水板(3)、挡污板(4)、进水管(5)、出水口(6)和排污口(7);所述进水管(5)斜插在所述分离桶(1)的上部,进水管(5)的管壁与所述的分离桶(1)的桶体相切,所述挡水板(3)设置在分离桶(1)的上部,与分离桶(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2)固定在所述挡水板(3)上,上端伸出所述的挡水板(3)外,下端向下延伸至排污锥(101)上方,所述挡污板(4)通过连接件(401)固定在所述的分离桶(1)与排污锥(101)的连接处,所述排污口(7)设置在排污锥(101)的底部,所述出水口(6)设置在挡水板(3)的上方的分离桶(1)的桶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辉仁张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海水产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