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7435 阅读:5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它由固定座、压料轴、压料轴承、限位轴、两个限位轴承、限位套筒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筒、限位轴承的侧面作为导向面与T型料阶梯面(即:厚、薄料之间的阶梯面)靠接来保证厚料的中心始终在模具的中心,而对薄料不给予限位,从而克服以“T”型料带薄料边缘定位所造成的厚料的中心与模具的中心不一致的缺陷,使得“T”型料带厚料的对中性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
技术介绍
在电子产品中的分立器件的引线框架冲压模具中,经常会用到T型铜料带来生 产,由于产量的关系,模具通常是设计成至少一出二 (左右对称),对于模具和产品,T型材 料厚料部分的对中性要求是很高的,传统的模具是用普通的导料板l'来为导料(如图1所 示),这种导料方式,只能控制T型料带10的薄料部分保证在模具的中心,厚料部分由于 料带生产厂家很难保证厚料中心与薄料的中心一致,经常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而且不稳 定,就会造成左右产品的料厚尺寸不一致,而且由于这个问题,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 产生如毛剌大、凸模容易损坏等问题,使得模具冲压生产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性好的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技术施是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它由固定座、压料轴、压料轴承、 限位轴、两个限位轴承、限位套筒组成;所述的压料轴和限位轴的两端固接在对称设置的固 定座上,压料轴承套接在压料轴的中部,两个限位轴承间隔套接在限位轴上且其间隔的距 离为T型料带两阶梯面之间的距离,以便限位轴承的侧面作为导向面与T型料带阶梯面靠 接;所述的限位套筒套接在限位轴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通过限位筒、限位轴承的侧面作为导向面与T 型料带10阶梯面(即厚、薄料之间的阶梯面)靠接来保证厚料的中心始终在模具的中心, 而对薄料不给予限位,从而克服以T型料带10薄料边缘定位所造成的厚料的中心与模具的 中心不一致的缺陷,使得T型料带厚料的对中性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导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它由固定座1、压料轴 2、压料轴承3、限位轴4、两个限位轴承5、限位套筒6组成。 所述的压料轴2和限位轴4的两端固接在对称设置的固定座1上,压料轴承3套 接在压料轴2的中部,对通过的T型料带10的中部施以向下的压力。所述的两个限位轴承 5间隔套接在限位轴4上且其间隔的距离为T型料带10两阶梯面101 (参考图1所示)之间的距离,以便两限位轴承5的侧面作为导向面与T型料带10的两阶梯面101靠接,引导 T型料带10的厚料的中心沿模具的中心送料;所述的限位套筒6分为三段61、62、63,以两 限位轴承5为间隔套接在限位轴4上,它作为T型料带10底面支撑。 所述的压料轴承3和两个限位轴承5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可让T型料带 10穿过。 本技术的重点就在于通过限位轴承的侧面与T型料阶梯面靠接作为料带的 导向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 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 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座、压料轴、压料轴承、限位轴、两个限位轴承、限位套筒组成;所述的压料轴和限位轴的两端固接在对称设置的固定座上,压料轴承套接在压料轴的中部,两个限位轴承间隔套接在限位轴上且其间隔的距离为T型料带两阶梯面之间的距离,以便限位轴承的侧面作为导向面与T型料带阶梯面靠接;所述的限位套筒套接在限位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T型料的导料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座、压料轴、压料轴承、限位轴、两个限位轴承、限位套筒组成;所述的压料轴和限位轴的两端固接在对称设置的固定座上,压料轴承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特克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