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629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需要降低单电池的气体流路中的气体压力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具有由网眼金属板形成气体流路的单电池构造,其中,连接网眼金属板(28)的网眼的结合部(BO),其一部分在缩短结合长度的位置立起,成为连接部(ST)的一部分。因此,由网眼金属板(28)的网眼形成的开口(30),从FD方向看,前后的开口(30)在TD方向重合的面积扩大。于是,在TD方向重合的开口(30)的FD方向的相连而构成的、气体流路的断面积扩大。结果,气体(GF)不会反复进行微细的回转地在气体流路中流动,可减少气体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把多种类的单电池构成部件叠置起来,构成最小单位、即单电池,并 且,形成为将多片单电池叠置而成的层叠构造,从而确保所需的电压。该层叠构造中,位于 各单电池的最外层、分隔层叠体内的各单电池的部件,是采用作为板状部件的隔板。另外, 隔板具有各种功能,例如,把燃料气体供给到阳极侧、把氧化剂供给到阴极侧的功能,对单 电池发出的电导电的功能,把单电池内产生的生成水排出的功能等。图18表示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单电池构造之一例。该单电池10中,膜/电 极接合体12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下面称为“MEA”)配置在单电池10厚度方向 的中心部,在其两面,分别配置着气体扩散层14(阴极侧/阴极侧的气体扩散层14A、14C)、 气体流路16(阴极侧/阴极侧的气体流路16A、16C)、隔板18(阴极侧/阴极侧的隔板18A、 18C)。另外,有时也把MEA12和气体扩散层14成为一体的构造,称为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 合体(MEGA :Membrane Electrode&Gas Diffusion LayerAs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具有由配置在单电池构成部件之间的网眼金属板形成气体流路的单电池构造,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网眼金属板的网眼的结合部,其一部分在缩短结合长度的位置立起,成为连接部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和宫本直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