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水木专利>正文

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882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是以一布层作为内里、一图层作为表皮,并将该布层及图层通过一T型模具,此T型模具能押出一热融状态的淋膜层,配合同时滚压该布层、淋膜层及图层复合,使淋膜层在无须贴合加工下,令其一面能接着布层、另面则结合图层,用以构成一复合层,此三层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性,且能克服传统须以贴合加工一一热压贴合布层与图层的不便处,能大幅提升整个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无须贴合加工,即可将图 层结合于布层外表面的技术。
技术介绍
请参看图l,现今输送带或跑步带T两端是以高周波连结,使其 能圏绕于前、后传动轮外侧图中未示,用以达到输送及提供使用者原 地踩踏的作用。请配合图2、 2A、 3、 4观之,现今输送带或跑步带T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1,由经纱11及绵纱12交织而成,在经纱11与炜纱12之间会形成有相应的孔隙13 ,此布层1内表面能圏绕于两传动轮外侧;一黏着剂层2,透过一糊胶机在布层1外表面涂上勦着剂,使之 能渗入布层1孔隙13中,并以烘干机加以烘干;以及购置的皮层3,采贴合加工的方式,^使皮层3透过翁着剂层2而 结合于布层1的外表面。但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T至少有以下缺点一、皮层3有容易掀离的缺点,具体而言,其黏着剂层2是渗入 布层1孔隙13中而;f皮此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至于黏着剂层2与 皮层3间的接着面则是呈平整状,所以黏着剂层2、皮层3间的接着面较黏着剂层2、布层l小,且较无法承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导 致皮层3有贴合牢度欠佳的问题,仅能适用于较小的踩踏应力。二、皮层3的表面大都为黑色及灰色两种素色,外观性并不足, 其顶多透过糊胶机在皮层3表面涂上黏着剂,用以贴合加工出一图 层,可是该制造过程因工序增加而累积工时,实不具有经济效益,此 乃目前加工技术无法突-皮之处。多问题点,乃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终 开发出具实用功效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无须贴合加 工即可同步将布层、淋膜层及图层相结合,并结合牢固且可承受多向 的踩踏应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送带或跑步 带,其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由经纱及绰纱交织而成,而具有相对应 的外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与炜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一 对应设置于布层外表面的图层;以及一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滚 压接着于布层外表面与图层之间,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经纱与 纬纱间的孔隙中,且淋膜层能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该接着面 啮合于布层孔隙中,且图层同步的结合于淋膜层的另面。该淋膜层、图层都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该布层内表面另外结合有一掺入有抗静电剂的胶层,该胶层与淋 膜层接着面链接的将布层夹制其中。一可透光的第二淋膜层结合于图层上,该第二淋膜层外表面形成 有凹凸不平的纟丈3各。淋膜层另外设置有緩沖避震结构。该緩沖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布设有中空膨胀球或玻璃珠。 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形成有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气室。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形成有独立、连结或部^f分连结的气 室,该气室另充填有具緩沖性的介质。该緩沖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表面凹设有独立、连结或部^f分连结的 气室。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表面凹设有独立、连结或部^P分连结的 气室,该气室充填有具緩冲性的介质。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将淋膜层经过模押成薄膜状,再利用 余温熔融滚压结合于布层与图层之间,无须通过贴合加工即可同步将 布层、淋膜层及图层相结合,此方式,可大幅节省工时与提升效率,有效地增进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图层可按所需的图案设置,增 加美观性;另外,淋膜层上凹凸不平的接着面是嵌入布层经纱与绵纱 间的孔隙中,所以可承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令淋膜层及布层结合 牢固。附图说明图l为习知跑步机的外观示意图2、 2A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布层平面示意图3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4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纵向剖面示意图5为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6为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的纵向剖面示意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9为本技术淋膜层设置緩冲避震结构的实施例图;图10、 11为本技术緩冲避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12为本技术緩冲避震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T跑步带1布层13孔隙2黏着剂层3皮层51接着面6胶层8中空膨胀球11经纱12绵纱4图层 5淋膜层 52气室 53介质7第二淋膜层 71紋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 6,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l,由经纱11及绵纱12交织而成,而具有相对应的外表 面、内表面,并在经纱11与炜纱12之间会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所述布层l的经纱ll、绵纱12能釆用具有抗静电剂的纱线,或者将 该布层浸入抗静电剂中,以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一对应设置于布层1外表面的图层4,其具所需的图案设置;以及一淋膜层5,是利用一T型模具押出一热融状态的薄膜,并将上 述布层1及图层4移送通过该T型模具,使此淋膜层5利用余温熔融 的滚压接着于布层1外表面、图层4之间,使淋膜层5能相应的侵入 布层1经纱11与炜纱12间的孔隙中,令淋膜层5能一体形成凹凸不 平的接着面51,使该接着面51啮合于布层1孔隙中,藉此增加彼此 的接着面积、抗剥离力以及延伸抵抗力;至于淋膜层5另面则能同步 的结合图层4,用以大大提升整体外观设计的空间,且使该淋膜层5、 图层4同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用以提供踩踏所需的摩擦力;所述淋 膜层5中能藉由掺入抗静电剂,而达到抗静电的效果。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得知,本技术的淋膜层5无须贴合加工下 即可同步与布层l、图层4结合,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一、 在加工的过程中,淋膜层5、布层l、图层4结合可以自动 的方式同步完成,自然较习用过多工序更为方便快速,使本技术 确能发挥革命性的高度创作与经济效益,使生产更具有效率。二、 淋膜层5接着面51的总面积远较习知增加,且由于凹凸不 平接着面51是嵌入布层1经纱11与纬纱12间的孔隙中,所以可承 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令淋膜层5及布层1有结合牢固的优点,而 可适用于踩踏应力较大的情形;此外,嵌入布层1孔隙中的接着面 51,由于是与淋膜层5—体设置,应力扩散效果较佳,所以可改善布 层1的抗延展性。请参阅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在布层1内表面另外涂布结合有一胶层6,使之与淋膜层5接着面51链接的 将布层l夹制其中,藉该胶层6设置,而可改善布层内表面与两传动 轮接触的耐磨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布层l、淋膜层5、胶层6三者 同具有结合牢靠不虞掀离的结构特点;所述胶层6得掺入抗静电剂, 使的能减少静电产生情形。请参阅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主要在图层4 外表面另外同步滚轧结合有一可透光的第二淋膜层7,用以保护图层 4,使之能改善图层4的耐磨性,此第二淋膜层7外表面则形成有凹 凸不平的紋路71,使之足以提供所需的踩踏摩擦力,以及具有不易 打滑的使用优点。另夕卜,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淋膜层5设置有緩冲避震结构, 藉此以提供有较佳的踩踏舒适性;所述緩冲避震结构可如图9所示的 在淋膜层5中布设有中空膨胀球8或中空玻璃珠,其亦可如图10、 11所示的在淋膜层5表面滚轧凹设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气室52 达成,当然该淋膜层5可采双层复合的将前述气室52形成于内部, 此气室52除具有緩沖避震的功能外,其另具有可减轻淋膜层5重量 的优点。至于图12则是进一步的于前述气室52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由经纱及纬纱交织而成,而具有相对应的外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与纬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    一对应设置于布层外表面的图层;以及    一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滚压接着于布层外表面与图层之间,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经纱与纬纱间的孔隙中,且淋膜层能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该接着面啮合于布层孔隙中,且图层同步的结合于淋膜层的另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木
申请(专利权)人:王水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