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水木专利>正文

输送带或跑步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882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由一布层、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一可绕设于两传动轮的胶层所构成的层状结构,所述淋膜层经过模押成薄膜状,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孔隙中,通过一体形成的凹凸不平的接着面,增加了布层的抗延展性,至于胶层则是直接涂布于布层内表面,使之与淋膜层链接的将布层夹制,如此,即可增加布层内表面的耐磨性,且使布层、淋膜层、胶层有结合牢靠不虞掀离的结构特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无须黏着剂即可于布层外表面结合一淋膜 层的输送带或跑步带
技术介绍
请参看图l,现今输送带或跑步带T两端是以高周波连结,使其 能圏绕于前、后传动轮图中未示,用以达到输送或提供使用者原地踩 踏的作用。请配合图2、 2A、 3、 4观之,现今输送带或跑步带T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1,其由经纱11及绰纱12交织而成,在经纱11与绊纱12之间会形成有相应的孔隙13 ,此布层1内表面能圏绕于两传动轮夕卜侧;一黏着剂层2,其透过一糊胶机在布层1外表面涂上黏着剂,使 的能渗入布层1孔隙13中,并以烘干^L加以烘干;以及一购置的皮层3,其采贴合加工的方式,使皮层3透过黏着剂层 2而胶着于布层1的外表面。但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T的皮层3有容易掀离的缺点,具体而言, 其黏着剂层2渗入布层1孔隙13中而〗皮此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 至与黏着剂层2与皮层3间的接着面则是呈平整状,所以翁着剂层2、 皮层3间的接着面较教着剂层2、布层1小,且较无法承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导致皮层3有贴合牢固性欠佳的问题,仅能适用于较小 的踩踏应力。多问题点,乃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创作精神,终开发出具实用功效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无须黏着剂 即可于输送带或跑步带的布层外表面结合一淋膜层,且使该淋膜层、 布层具有结合牢靠强固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包括有一布层,由经纱及绰纱交织而成,具有相对应的外表面、内表面, 并在经纱与绵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以及一可供踩踏接触的 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 入布层经纱与绵纱间的孔隙中, 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 一胶层, 结合于该布层的内表面,该胶层与淋膜层接着面链接的将布层夹制其 中。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包括有一布层,由经纱及绰纱交织而成,具有相对应的外表面、内表面, 并在经纱与綷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以及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外表面压 着,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经纱与绊纱间的孔隙中, 一体形成凹 凸不平的接着面。该淋膜层供踩踏接触的表面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纟丈路。该淋膜层设置有緩冲避震结构。该緩沖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布设有中空膨胀球。 该緩沖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布设有中空玻璃珠。 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形成有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气室。该緩沖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中形成有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气 室,该气室充填有具緩冲性的介质。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表面凹设有独立、连结或部4分连结的 气室。该緩冲避震结构是在淋膜层表面凹设有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 气室,该气室充填有具緩冲性的介质。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的淋膜层是经过^^押成薄膜 状,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的外表面压着,嵌入布层的孔隙中,无须 通过贴合加工即可与布层结合,应力扩散效果较佳,可承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改善布层的抗延展性,令淋膜层及布层结合更为牢固;此外,本技术淋膜层还可通过设置緩冲避震结构,提高踩踏的舒适性,具有更为优异的避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跑步机的外观示意图2、 2A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布层平面示意图3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4为习知输送带或跑步带的纵向剖面示意图5为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的横向剖面示意图6为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的纵向剖面示意图7为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第二实施例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淋膜层设置緩冲避震结构的实施例图9、 IO为本技术緩冲避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11为本技术緩冲避震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T跑步带 1布层 13孔隙 4淋膜层 43气室 5胶层务沐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与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 6,本技术输送带或跑步带至少包括有 一布层l,其由经纱11及绰纱12交织而成,而具有相对应的外 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11与绵纱12之间会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 所述布层l的经纱ll、绰纱12能采用具有抗静电剂的纱线,或者将 该布层浸入抗静电剂中,以达到抗静电的效果;以及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4,其经过模押成薄膜状,利用余温熔 融的与布层1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4能相应的侵入布层1经纱11 与炜纱12间的孔隙中,令淋膜层4能一体的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 41,使该接着面41啮合于布层1孔隙中,藉此增加彼此的接着面积、 抗剥离力以及延伸抵抗力;至于淋膜层4供踩踏接触的表面则形成有11经纱 12绵纱2|占着剂层 3皮层 41接着面 42紋路44介质 6中空膨l长球凹凸不平的紋路42,使之有不易打滑的使用优点。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得知,本技术的淋膜层4无须贴合加工即 可与布层1结合,其接着面41的总面积远4交习知增加,且由于凹凸 不平接着面41嵌入布层1经纱11与绵纱12间的孔隙中,所以可承 受多方向性的踩踏应力,令淋膜层4及布层1有结合牢度的优点,而 可适用于踩踏应力较大的情形;此外,嵌入布层1孔隙中的接着面 41,由于是与淋膜层4一体设置,应力扩散效果较佳,所以可改善布 层1的抗延展性。请参阅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至少包括有一布层l,是由经纱11及绵纱12交织而成,而具有相对应的外 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11与炜纱12之间会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4,经过模押成薄膜状,利用余温熔融 的与布层1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4能相应的侵入布层1经纱11与 炜纱12间的孔隙中,用以一体的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41,至于淋 膜层4供踩踏接触的表面则形成有凹凸不平的紋路42;以及一胶层5,其是涂布的结合于布层1内表面,使之与淋膜层4接 着面41链接的将布层1夹制其中,藉该胶层5设置,而可改善布层 内表面与两传动轮接触的耐磨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布层l、淋膜层 4、胶层5三者同具有结合牢靠不虞掀离的结构特点;所述胶层5中 掺入有抗静电剂,使之能减少静电产生情形。另夕卜,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淋膜层4设置有緩沖避震结构, 藉此以提供有较佳的踩踏舒适性;所述緩冲避震结构可如图8所示的 在淋膜层4中布设有中空膨胀球6或中空玻璃珠,其亦可如图9、 10 所示的在淋膜层4表面滚轧凹设独立、连结或部份连结的气室43达 成,当然该淋膜层4可采双层复合的将前述气室43形成于内部,此气室43除具有緩冲避震的功能外,其另具有可减轻淋膜层4重量的优点。至于图11则是进一步的于前述气室43充填凝胶、流体或气体 等具緩冲性的介质44,使之具有更为优异的避震效果。综上所述,是一技术理念上的高度创作,且整体结构亦属新颖,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 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H:牟,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布层,由经纱及纬纱交织而成,具有相对应的外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与纬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以及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经纱与纬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或跑步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布层,由经纱及纬纱交织而成,具有相对应的外表面、内表面,并在经纱与纬纱之间形成有贯穿两面的孔隙;以及    一可供踩踏接触的淋膜层,是利用余温熔融的与布层外表面压着,使淋膜层能相应的侵入布层经纱与纬纱间的孔隙中,一体形成凹凸不平的接着面;    一胶层,结合于该布层的内表面,该胶层与淋膜层接着面链接的将布层夹制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木
申请(专利权)人:王水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