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帐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5879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帐篷结构,包括有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及组设于帐篷架杆顶部的快速开合结构,特别的是:至少有一组支承结构设于该可折叠帐篷架杆上,该组支承结构是由一上支杆、两下支杆以及连接该上支杆与两下支杆的一三通连接件构成,通过在一普通的折叠帐篷上增设此支承结构,可构成一具凉篷功效的折叠帐篷结构,使之能给一般帐篷的门或窗增加遮阳、挡雨的功效,提升了帐篷使用上的安全舒适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帐篷,特别是指一种折叠帐篷结构
技术介绍
折叠帐篷被大量使用在户外活动中,如野外露营、钓鱼、野炊等,因其展开与收折 快速、方便,且便于携带而广受欢迎,常见的一种露营帐篷, 一般由帐篷支架及篷布组成,篷 布上设有门或窗,而帐篷外无任何遮挡,遇上刮风下雨,雨水会从门或窗渗入帐篷内,或是 阳光会直射入帐篷内,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感。因此,能否提供一种结构上的改进,使之能给 帐篷的门或窗有遮阳、挡雨的功效,增加帐篷的安全舒适感,是本技术欲达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给帐篷的门或窗作遮阳、挡雨,具有凉篷功效的折叠帐篷结构,提升了普通帐篷的使用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折叠帐篷结构,包括有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该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包含有 顶节头、下节头及复数个连接组设于该顶节头与下节头的可折叠立杆;其特征在于至少 有一组支承结构设于该可折叠帐篷架杆上,该组支承结构是由一上支杆、两下支杆以及一 连接该上支杆与两下支杆的三通连接件构成。 该三通连接件是由一三脚连接套、两对称设置的关节头及一关节套组成;该三脚 连接套的一侧壁垂直方向上形成一连接座,该关节套一端活动连接该连接座,另一端则内 设有容孔对应连接该上支杆;该三通连接件的两对称设置的关节头的另一端内设有容孔分 别对应连接该两下支杆。 该三脚连接套为U型槽结构,其中部垂直设有挡板,侧壁设有通孔,该两关节头的 外壁对应U型槽内壁设于该U型槽内,其中一端的端面具有一底面及限位部,该端的端部上 对应该三脚连接套的通孔设有穿孔,两铆钉分别贯穿枢接该三脚连接套的通孔与关节头穿 孔。 该三脚连接套连接座上设有销孔,对应该连接座关节套的一端设有开槽并开设有 通孔, 一铆钉贯穿该通孔与连接座的销孔。 该两关节头与关节套上对应容孔的外壁贯设有锁孔。 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在普通的折叠帐篷上增设一支承结构,此支承结 构是由上支杆与下支杆以及一三通连接件构成,并通过该三通连接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该 支承结构可随帐篷的架杆作灵活的展开与收合,由此构成一具凉篷功效的折叠帐篷结构, 使之能给一般帐篷的门或窗增加遮阳、挡雨的功效,提升了帐篷使用上的安全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帐篷结构完全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三通连接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收折的实施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收折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折叠帐篷结构,包括有一组可折叠帐篷架 杆1、组设于帐篷架杆1顶部的快速开合结构2,以及一组设于该可折叠帐篷架杆1上的支 承结构3。 该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1与习用的折叠式帐篷架杆结构相同,是由顶节头11、下 节头12及复数个连接组设于该顶节头与下节头的可折叠立杆组成13,此帐篷结构为公知 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该组设于帐篷架杆顶部的快速开合结构2,包括有定滑套21、动滑套22、活动双杆 23及一固把手24(有关此部分具体结构可参见200420116950专利前案中的说明)。该定 滑套21可转动的设于帐篷的顶节头ll,动滑套22套设于下述支承结构3的上支杆31上, 该活动双杆23穿过该定滑套,并能自由滑动,并其中一端套置于动滑套21上,另一端套设 一带钩把手25,而固把手24设置于帐篷顶节头11与下节头12,拉动该带钩把手25与固把 手24,使活动双杆23可相对定滑套21滑动,并带动动滑套22沿下述支承结构3的上支杆 31上下滑动,向帐篷的顶部滑动时,可令帐篷快速展开,反之,向下滑动则可快速收合帐篷, 为使帐篷架杆展开后更稳固,该活动双杆23的带钩把手25在帐篷展开后可钩住的固把手 24。 该一组设于可折叠帐篷架杆1上的支承结构3,此为本案的关键,包括有一上支杆 31、两下支杆32以及连接该上支杆31与两下支杆32的一三通连接件33。 配合图3所示,该三通连接件33是由一三脚连接套331、两对称设于三脚连接套 331的关节头332及一关节套333组成。该三脚连接套331为一 U型槽结构,该U型槽的中 部垂直设有两具补强及限位作用的挡板3311并分隔形成两容置空间3312,其侧壁设有通 孔3313,该U型槽的其中一侧壁外垂直方向上成型一贯设有销孔3341的连接座334 ; 该两关节头332,其外壁对应配合上述三脚连接套U型槽的内壁,对称活动枢设 于上述三脚连接套331的两容置空间3312内,其中一端的端面具有一底面3324及限位部 3325,该一端的端部上还设有穿孔3321,两铆钉4分别贯穿三脚连接套的通孔3313与关节 头穿孔3321,使两关节头332活动枢接三脚连接套331上,并可相对于该三脚连接套331转 动一定的角度,该两关节头332的另一端则分别内设有容孔3322,并外壁上设有锁孔3323, 以锁固设于该容孔3322内的支杆;该两关节头332以铆钉4为轴沿该U型槽展开后,该两 关节头332底面3324可分别顶抵于挡板3311以及两关节头332的侧面受U型槽底的限制, 实现两关节头332展开后的定位,在该两关节头332以铆钉4为轴沿该U型槽相对收合时, 则该两关节头332的限位部3325顶抵于挡板3311,以作一收合定位; 该关节套333,其一端对应三脚连接套331的连接座334设有开槽3331并形成有 通孔3332, 一铆钉5贯穿该通孔3332与连接座334的销孔3341使关节套333活动枢设于 连接座334上,使该关节套333与上述两关节头332呈T字型设置,并该关节套333可相对连接座334在开槽3331的范围内作一定角度的转动;该关节套333的另一端内设有容孔 3333,外壁上设有锁孔3334,以锁固设于容孔3333内的支杆; 所述支承结构3的上支杆31与下支杆32是通过此三通连接件33结合成一支承 结构,并该支承结构3可随帐篷的架杆作灵活的展开与收合。具体是,该支承结构3的上支 杆31的一端是穿过上述快速开合结构2动滑套21连接于该可折叠帐篷架杆1的顶节头11 与下节头12,并随该顶节头11与下节头12 —同作动,上支杆31的另一端则连接于该三通 连接件33的关节套333的容孔3333内;而该支承结构3的两下支杆3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 该三通连接件33的两对称设置的关节头332的容孔3322内,使该两下支杆32可随该关节 头332沿三脚连接套331的U型槽以铆钉4为轴相对的转动,作收折或展开的动作。 以上述结构组成本技术的折叠帐篷结构,在做展开时,拉动该快速开合结构2 的带钩把手25,使活动双杆23可相对定滑套21滑动,并带动动滑套22沿支承结构3的上 支杆31向帐篷的顶部滑动,同时拉动固把手24,配合作用使帐篷各架杆打开,该支承结构 3的上支杆31随之作动打开,并通过三通连接件33连动两下支杆32也随之展开,与此同 时,该两下支杆3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三通连接件33的两关节头332以铆钉4为轴 沿三脚连接套331的U型槽向两侧打开,直至该两关节头332底面3324可分别顶抵于挡板 3311以及两关节头332的侧面受U型槽底的限制定位,完全展开后,该两下支杆32的另一 端可分别插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帐篷结构,包括有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该一组可折叠帐篷架杆包含有:顶节头、下节头及复数个连接组设于该顶节头与下节头的可折叠立杆;  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组支承结构设于该可折叠帐篷架杆上,该组支承结构是由一上支杆、两下支杆以及一连接该上支杆与两下支杆的三通连接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露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