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绕机的排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5478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层绕机的排线装置,它包括由传动轴(7)驱动的工字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设置有触头(2),在触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限位开关(1、3),在垂直于传动轴轴线的线材运动路线两侧各设置有传感器触点(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免在线材精密层绕过程中在线材内部产生横向应力,并能够较好的保证线材质量;本装置还具有对线材的适用面很宽的特点,可在标准焊丝盘绕卷CO2气体保护焊丝和需做层绕包装的线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对线材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精密机械方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层绕机的新型排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在排线过程 中使线材不产生内部应力,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线材的性能,而且结构简单合 理、排线精度高、工作平稳。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精密层绕机的排线方法大多是采用排线装置带动线材进行精 密层绕的,虽然它们的结构比较简单,精密缠绕后的线材外表看上去没什么问 题,但事实上这种排线方法对线材的内部产生横向应力,降低了成品线材的合 格率,对线材的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 层绕机的排线装置。本装置可以保证在精密层绕过程中使线材一直保持自然状 态,并可完全避免在线材内部产生应力。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排线装置包括由传动轴驱动的工字轮,其中在所述传动轴 的一端设置有触头,在触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限位开关,在垂直于传动轴 轴线的线材运动路线两侧各设置有传感器触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线材偏移时碰到左右传感器触点时所产生的 电信号来控制偏角0,使工字轮作轴向移动;并通过机械触头碰与左右行程开 关来控制工字轮的轴向移动、停止,来实现线材的精密层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很好的避免在线材精密层绕过程中在线材 内部产生横向应力,并能够较好的保证线材质量;本装置还具有对线材的适用 面很宽的特点,可在标准焊丝盘绕巻C02气体保护焊丝和需做层绕包装的线材方 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对线材性能要求极高的高精密机械方面。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序号l.右限位开关,2.触头,3.左限位开关,4.左传感器触点, 5.传感器右触点,6.工字轮,7.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排线装置包括由传动轴7驱动的工字轮6,其中在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设置有触头2,在触头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限位开关, 即右限位开关1和左限位开关3,在垂直于传动轴7轴线的线材运动路线两侧各设 置有传感器触点,即左传感器触点4和传感器右触点5。 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1) 调整工字轮6的起始位置,开始缠绕前使工字轮6—边轮缘的内端面过0 点的平面上(参见附图),此时< =0。2) 第一步缠绕——形成偏角C (C0, ),工字轮6只以转速n旋 转,而不做轴向移动,焊丝将向右作自由排绕,形成的轴向位移为X。但当X继 续增大,线材碰到右触点5时,工字轮6开始做轴向移动,此时形成的偏角C达 到极限值时,若工字轮6轴向不动,继续缠绕线材就不能再一圈一圈的紧挨着 排挤下去,就会产生压丝。3) 第二步缠绕——消除偏角C,工字轮6既以转速n旋转缠绕线材,同时 又以速度Vd向右轴移,当触头2碰到右限位开关1时,此时偏角C减小至0。时, 工字轮轴移停止(Vd = 0),此刻工字轮的另一边内端面的平面过O点。4) 然后再向左排下一层重复以上两步缠绕过程,至一层接一层缠满工字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绕机的排线装置,它包括由传动轴(7)驱动的工字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设置有触头(2),在触头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限位开关(1、3),在垂直于传动轴轴线的线材运动路线两侧各设置有传感器触点(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绕机的排线装置,它包括由传动轴(7)驱动的工字轮(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轴(7)的一端设置有触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