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釜式焦化-加氢处理联合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949422 阅读:4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釜式焦化-加氢处理联合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焦化原料在釜式焦化装置内进行焦化反应,反应生成的高温油气进入装有惰性固体填料的脱焦粉罐,除去高温油气中携带的焦粉,气相从脱焦粉罐的顶部排出,进入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与换热后的脱焦粉罐底部排出的液相一同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燃料油或化工原料;其中焦化反应生成的焦炭出装置,得到各向异性光学结构的针状焦。该方法与常规焦化工艺相比,釜式焦化生焦率高,针状焦质量好,而且不需要焦化分馏塔进行产品分馏,大大降低了投资和操作费用,同时与加氢处理相结合,可得到优质燃料油或优质化工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焦化与加氢处理装置联合工艺技术。具体地说,是釜式焦化生产优质 针状焦,同时液体产品经过滤后进入加氢装置,加氢产品为优质燃料或优质化工原料的一 种方法。
技术介绍
针状焦是生产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的原料。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被广泛用于 炼钢、炼铝生产和国防建设中。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的需求量越 来越大,因此,对生产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的原料-针状焦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生产针状焦的最关键问题不仅是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选择的加工方式和最佳的 操作条件,对生产的针状焦的质量是至关重要。CN1382761A公开了一种利用催化裂化澄清油生产针状焦的方法。该方法主要 是利用萃取法除去催化裂化澄清油中的催化剂粉末,然后利用延迟焦化工艺生产针状焦。 CN1944578A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焦油浙青生产针状焦的工艺。该过程中针状焦原料的预处理 是经过闪蒸、分凝、缩聚等过程;闪蒸后采用分步冷凝法,将闪蒸油的全馏分再经过二段冷 凝处理,分出轻、中、重组分,将轻、中组分的闪蒸油进一步循环缩聚后再与重组分混合,作 为生产针状焦的原料。然后将该原料在氮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延迟焦化处理,生产针状焦。目前,国内一般使用延迟焦化装置生产针状焦,技术成熟。生成的油气进入分馏 塔,进行产品分离。主要产品为裂化气和汽油馏分、柴油馏分、蜡油馏分,尾油作为循环油返 回焦化塔。其中汽油馏分、柴油馏分、蜡油馏分可以分别进行加氢处理,也可以混合后加氢 处理,得到优质燃料油或优质化工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釜式焦化-加氢处理联合加工方法。该 方法不但能提高针状焦的质量和产率,而且可以生产优质燃料油或优质化工原料。本专利技术的釜式焦化-加氢处理联合加工方法,包括焦化原料在釜式焦化装置内进 行焦化反应,反应生成的高温油气进入装有惰性固体填料的脱焦粉罐,除去高温油气中携 带的焦粉,气相从脱焦粉罐的顶部排出,进入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与 换热后的脱焦粉罐底部排出的液相一同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燃料油或化工 原料;其中焦化反应生成的焦炭出装置,得到各向异性光学结构的针状焦。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的釜式焦化装置装有内置电极棒,通过电极棒对原料油进行 升温加热,在适宜生产针状焦的工艺条件下,可生产出具有各向异性光学结构的针状焦,所 述的操作条件如下原料换热温度300°C 350°C ;反应压力1. OMPa 2. OMPa ;反应温度 400°C 520°C ;反应周期釙 25h。最佳操作条件如下反应温度450°C 470°C ;反应压 力1. 3MPa 1. 7MPa ;反应周期16h 20h。本专利技术釜式焦化原料为初馏点> 350°C的含芳烃的重、渣油原料,包括催化裂化油浆、减压渣油、减粘裂化渣油、糠醛抽出油和煤焦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的脱焦粉罐中用于脱除焦粉的惰性固体填料为不锈钢、陶瓷、 焦化装置生产的石油焦、惰性氧化铝和惰性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其形状可为球形、条 形、环形、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和矩鞍环中的一种或多种。惰性固体填料的公称直径为 1 20mm,优选2 5mm。在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最好在所述脱焦粉罐的焦化油气入口处装填的 惰性固体填料的公称直径大于下游的惰性固体填料,在脱焦粉罐的焦化油气入口处装填公 称直径为3 25mm,优选是5 12mm的惰性固体填料,所述入口处惰性固体填料体积占总 填料体积的20% 40%,防止入口处焦粉浓度大,造成堵塞。本专利技术方法中,当脱焦粉罐内的惰性固体填料床层压力达到0. IMPa 0. 2MPa,切 换另一脱焦粉罐;切换下来的脱焦粉罐通空气氧化燃烧再生,烧掉惰性固体填料上的焦粉, 或者不再生,直接更换惰性固体填料;如果固体填料是石油焦,最好是更换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氢处理可采用常规加氢工艺和加氢处理催化剂,所述的加氢处理 催化剂,一般以VIB族和/或第VIII族金属为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铝或含硅氧化铝为载 体,第VIB族金属一般为Mo和/或W,第VIII族金属一般为Co和/或Ni,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用 加氢处理催化剂中的活性金属组分最好选用C0-M0、Ni-M0或Ni-W。以催化剂的重量计,第 VIB族金属含量以氧化物计为IOwt% 35wt%,第VIII族金属含量以氧化物计为3wt% 15wt %,其性质如下比表面为100 650m2/g,孔容为0. 15 0. 6ml/g。例如抚顺石油化 工研究院研制生产的FH-5、FH-98、3936、3996等加氢处理催化剂。所述的加氢操作条件如 下反应温度为300°C 380°C,反应压力为4. OMPa 8. OMPa,液时体积空速为LOtT1 5. OtT1,氢油体积比为300 800。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将焦化工艺生产的裂化产品不再经过焦化分馏塔细分离出气体、 汽油、柴油等产品,而是经过脱焦粉罐分出气相产品,经气液分离后所得的液体与脱焦粉罐 底部出来的液相混合后,直接进入加氢处理装置,生产出优质燃料油或优质化工原料。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与CN1382761A和CN1944578A工艺相比,釜式焦化生焦率高,其中针状焦产率 高,强度好。由于釜式焦化一次性装料,控制好气体生成的量,使单位时间通过焦层的气流 对焦层的拉力趋于一致,生焦率高,生成的针状焦产率也高,质量好。2、脱焦粉罐可以将焦化油气中携带的焦粉脱除60% 80%,大大减轻了焦化生 成油进入加氢装置前脱除粉尘的负担。3、由于生焦率高,原料中较重的组分基本生成了焦炭,使生成的液相产品较轻,终 馏点低,经加氢处理后可得到优质燃料油或优质化工原料。4、釜式焦化生成油馏分较轻、较窄,有利于加氢装置的操作和催化剂的选择。5、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6、降低了投资成本和操作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原料1与焦化生成油6在换热器12内换热后通过管线 3或3A进入釜式焦化反应器4内,进行焦化反应,生成的焦炭由管线7出装置,生成油通过 管线9和10或IOA进入脱焦粉罐5内进行脱焦粉,气相在脱焦粉罐5顶部通过管线11排 出,进入冷凝罐20内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管线21出装置,分离得到的液体通过管线8 与从脱焦粉罐5底部分出的较重的经换热后的油品混合,一同进入加氢装置13,加氢生成 油通过管线14进入分离塔15进行产品分馏,得到少量气体16、加氢汽油馏分17和加氢柴 油馏分18,尾油通过22出装置。焦化釜4充满后,切换4A进行同样操作;脱焦粉罐5充满 后切换5A进行同样的操作,脱焦粉闪蒸罐5可更换填料,也可将填料再生。图1是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一种流程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 施例进一步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来自于处理好的针状焦原料与焦化生成油换热至300°C 350°C后 进入釜式焦化反应器内,通过内置的电极棒加热至反应温度450°C 470°C ;反应压力 1. 3MPa 1. 7MPa ;反应周期16h 20h。反应后期提高反应温度不超过520°C,烘焦2小 时,除去挥发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釜式焦化一加氢处理联合加工方法,包括焦化原料在釜式焦化装置内进行焦化反应,反应生成的高温油气进入装有惰性固体填料的脱焦粉罐,除去高温油气中携带的焦粉,气相从脱焦粉罐的顶部排出,进入气液分离罐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所得的液体与换热后的脱焦粉罐底部排出的液相一同进入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处理,得到燃料油或化工原料;其中焦化反应生成的焦炭出装置,得到各向异性光学结构的针状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