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栅阵列封装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4080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封接环1、框体2、底板3、插针4组成的针栅阵列封装外壳,框体2、底板3均为陶瓷材质,插针4焊于底板3上对应的孔中并通透底板3延伸至框体2内,这样的针栅阵列封装外壳耐热性、气密性都很好,实际气密性比塑封外壳高出1~2个数量级,并且寿命长,功能可靠,达到大腔体薄壁的要求,可以封装具有系统功能的器件,可以传导大功率器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封装器件具有良好的抗机械冲击性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栅阵列封装外壳,属于芯片封装

技术介绍
芯片封装有多种方式,其中,针栅阵列封装是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目前,针栅阵列封装一般采用塑料封装形式,但是塑料材质易老化、耐热性差、气密性差,在集成电路板上,往往要求在有限的面积内尽可能容纳多的电子元器件,塑封的外壳为保证其强度、气密性等无法达到大腔体薄壁的要求,因此塑封的外壳多为扁腔, 一般都封装功能单一的元器件,无法封装具有系统功能的器件,同时塑封也无法传导大功率器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外壳耐热性、气密性好的针栅阵列封装外壳,同时具有大腔体、薄壁、容易散热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针栅阵列封装外壳由封接环、框体、底板、插针组成,框体、底板均为陶瓷材质,框体为矩形框形状,封接环焊于框体的一个端面,底板焊于框体的另一个端面,底板上开有插针孔,插针焊于底板上对应的孔中并通透底板延伸至框体内。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框体、底板采用了陶瓷材料,封接环、插针为金属材料,制成的针栅阵列封装外壳耐热性、气密性都很好,实际气密性比塑封外壳高出1 2个数量级,并且寿命长,功能可靠,在一定的面积下,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栅阵列封装外壳,由封接环(1)、框体(2)、底板(3)、插针(4)组成,框体(2)为矩形框形状,封接环(1)焊于框体(2)的一个端面,底板(3)焊于框体(2)的另一个端面,其特征在于:框体(2)、底板(3)均为陶瓷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红温勇兴张地利张南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闽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