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3906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本装置可以在海上救生、野外生存或紧急救护时,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加压活塞;第一力臂内有上下两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第二力臂内有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第二力臂上还设置出水口;加压活塞内有一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第一力臂下腔体与加压活塞进水腔之间、第一力臂上下两腔体之间、以及第一力臂上腔体与第二力臂腔体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完全手动活塞加压,摆脱了对电能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本装置可以在海上救生、野外生存或紧急救护时,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一般由预过滤(粗滤)、吸附、膜过滤(微过滤、超过滤、反渗透)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吸附(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和膜过滤是去除水中有机物、异嗅和色度的主要手段。这些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其不足之处是动力依赖电能,无电源时无法运行,而且重量、体积仍然较大,不能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它采用人工动力,脱离了对电能的依赖,并且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应用于海上救生、野外生存、紧急救护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装置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加压活塞。第一力臂内有上下两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第二力臂内有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第二力臂上还设置出水口,加压活塞内有一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第一力臂下腔体与加压活塞进水腔之间、第一力臂上下两腔体之间、以及第一力臂上腔体与第二力臂腔体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所述加压活塞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铰接,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的一端也铰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专利技术是采用完全手动活塞加压,摆脱了对电能的依赖;2) 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随身携带,为海上救生、野外生存、紧急救护等制备饮用水;3) 本专利技术采用超滤膜作为预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好,可将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及部分细菌进行去除,而且不需要添加任何混凝剂、阻垢剂、杀菌剂,不产生二次污染;4)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原水水质,适用于以海水、苦咸水、受污染地表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制备,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闭合2是装置工作图图中1、加压活塞,2、超滤组件,3、活性炭组件,4、反渗透组件,5、第一力臂,6、第二力臂,7、力臂腔体,8、铰接,9、单向阀,10、承压软管,11、吸水管,12、废水出水管,13、饮用水出水管,14、滤头,15、减压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 图2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装置采用手动活塞加压,有超滤组件、活性炭组件、反渗透组件三级处理单元。其具体结构如图l、图2所示,包括第一力臂5、第二力臂6和加压活塞1。第一力臂5的一个端部与第二力臂6的一个端部铰接,加压活塞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力臂5和第二力臂6铰接,这样使整个装置形成折叠式结构,体积小,便于携带。加压活塞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进水腔和可以在进水腔内上下移动的活塞,进水管ll与进水腔相连通,在进水管11上设置有滤头14。如图2所示,第一力臂5内设置有上下两个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2,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3,第一力臂5的下腔体与加压活塞1的进水腔之间、以及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分别通过承压软管相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第二力臂6内有一个腔体,该腔体通过承压软管与第一力臂的下腔体相连通。在第二力臂6的侧壁上有出水口 ,第二力臂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4,反渗透组件4的出水管与第二力臂6上的出水口相连,在废水出水管12上设置有减压阀。使用时,首先将加压活塞l拉开,此时水被吸入到加压活塞1的进水腔中,再用力将加压活塞1合上,连续拉压活塞,水流将依次被压入超滤组件2、活性炭组件3和反渗透组件4中,制备的饮用水由反渗透组件4的出水管流出。水流压入超滤膜组件,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细菌被截留。然后,水流进入活性炭组件,水中的一些小分子有机物被活性炭吸附。最后,剩余的小分子物质、溶解离子和水流进入核心处理单元一反渗透组件,此处采取错流形式,剩余的小分子物质、溶解离子被分离去除并由一条出水管排出,制备的饮用水由另一条出水管流出。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加压活塞;第一力臂内有上下两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第二力臂内有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第二力臂上还设置出水口;加压活塞内有一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第一力臂下腔体与加压活塞进水腔之间、第一力臂上下两腔体之间、以及第一力臂上腔体与第二力臂腔体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加压活塞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铰接,第一力臂和第 二力臂的一端也铰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本装置可以在海上救生、野外生存或紧急救护时,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加压活塞;第一力臂内有上下两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第二力臂内有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第二力臂上还设置出水口;加压活塞内有一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第一力臂下腔体与加压活塞进水腔之间、第一力臂上下两腔体之间、以及第一力臂上腔体与第二力臂腔体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完全手动活塞加压,摆脱了对电能的依赖。文档编号C02F9/02GK101475273SQ20091007701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宋立新, 张长利, 宏 杨, 杨崇臣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手动加压制备饮用水的小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和加压活塞;第一力臂内有上下两腔体,下腔体内设置有超滤组件,上腔体内设置有活性炭组件;第二力臂内有一腔体,腔体内设置有反渗透组件,第二力臂上还设置出水口;加压活塞内有一与进水口相连通的进水腔;第一力臂下腔体与加压活塞进水腔之间、第一力臂上下两腔体之间、以及第一力臂上腔体与第二力臂腔体之间分别通过管道连通,加压活塞进水管设置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张长利杨崇臣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