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751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角麻花钻,其在不增加制造工作量等的情况下提高钻削质量。副切削刃(4b)大致平行于钻的旋转轴线(O),并且至少副切削刃的前刀面(10)包含在螺旋槽(6)的槽面中。螺旋槽的槽面上沿前缘(9)布置的部分相对于钻的正常旋转方向以凸起的方式弯曲,从而在槽面与第二后刀面相交处的脊部可以形成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小倾斜角的副切削刃(4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切削刃的双角麻花钻,切削刃具有布置在旋转中心附近的主切削刃和与主切削刃的外端连接的副切削刃(周边切削刃),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具有不同 的钻尖角。
技术介绍
在钻削诸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钻的钻尖角越小, 工件的增强纤维起毛的程度越小。然而,因为具有小钻尖角的钻具有长切削刃,所以这 种钻常常引起所谓的震颤。特别是在钻削通孔时,因为需要将钻深深地插入,所以需要 较长时间。双角麻花钻具有有着不同钻尖角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以限制切削刃的长 度。此外,通过使副切削刃的钻尖角小于主切削刃的钻尖角,来实现与具有小钻尖角的 钻的钻削质量一样的钻削质量。这种双角麻花钻用于钻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专利文 献1、2和3中描述了这种双角麻花钻(以下简称钻)的实例。图8示出了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钻。钻的主切削刃4a是螺旋槽6的槽面与顶部 的第一后刀面7相交处的脊部。钻的副切削刃4b是螺旋槽6的槽面与第二后刀面8相交 处的脊部。副切削刃4b相对于旋转轴线O具有倾斜角Y,在钻的侧视图中,该倾斜角 与螺旋槽6的螺旋角大致相同。图9示出了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钻。在钻的螺旋槽6上设置有平行于钻轴线的 平坦前刀面IOf 副切削刃4b是前刀面ICL1与顶部的第二后刀面8相交处的脊部。副 切削刃4b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0°的倾斜角。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钻与专利文献2中所 述的钻具有相似的结构,并且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O具有小倾斜角。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9-277109A专利文献2 JP63-306812A专利文献3 JP6-O756I2U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钻中,在钻的侧视图中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倾斜 角Y,并且副切削刃沿螺旋槽的扭转方向显著地倾斜。因此,副切削刃较长并且在钻削 期间产生提升工件的力。结果,在钻削不能被牢固地固定的平板形构件时,会在钻孔期 间发生所谓的震颤,并且在钻孔的内表面上产生震痕,或者在钻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 产生毛刺。在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述的钻中,设置有用于减小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的平坦前刀面10_i并且切除掉螺旋槽6的槽面。因此,副切削刃4b的前角 小于如下钻的前角该钻的副切削刃的前刀面包含在螺旋槽的槽面中。结果,副切削刃 的切削能力低,从而可能在钻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在钻孔的口部产生毛刺,并且使增 强纤维出现起毛,以致钻削质量下降。此外,需要额外的时间和工作来形成平坦前刀面 10_lo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制造工作量等的情况下具有优良钻削质量的双角 麻花钻。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改进了上述双角麻花钻,以使副切削刃大致平行于 钻的旋转轴线并且至少使副切削刃的前刀面包含在螺旋槽的槽面中。“大致平行于”的 措辞是指在钻的侧视图中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在大约士5°的范围内。“包 含在螺旋槽的槽面中”的措辞是指将前刀面形成为与形成主切削刃的螺旋槽相同的曲 面,而不像专利文 献2中所披露地单独设置前刀面10_lt) “在钻的侧视图中”的措辞指 图3中所示的状态,其中钻的副切削刃的外端E2(位于最外周边处的点)与旋转轴线O之 间的距离(芯部高度H)是芯部厚度(参见图5中的W)的一半。通过使槽面上沿螺旋槽 的前缘布置的部分相对于钻的正常旋转方向以凸起的方式弯曲,槽面与第二后刀面的相 交处的脊部可以形成在钻的侧视图中相对于轴线的倾斜角在大约-5°至+5°范围内的副 切削刃。在上述钻中,优选地,螺旋槽的螺旋角在10°至40°的范围内,并且副切削刃 的前刀面包含在螺旋槽的槽面中。优选地,副切削刃的钻尖角α2小于主切削刃的钻尖 角α ,并且钻尖角α 2在20°至90°的范围内。优选地,主切削刃的外端部的直径d等于或大于钻直径D的70%。优选地,使 螺旋槽的槽面与主体的周边处的边缘面相交成锐角。专利技术效果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钻中,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在士5°的范围内。因 此,副切削刃较短,并且在钻孔期间产生的提升工件的力较小。结果,即使当工件为不 能被牢固地固定的薄板时,也可以进行高质量钻削且不引起震颤。在所述钻中,副切削刃的前刀面包含在螺旋槽的槽面中,从而副切削刃的前角 不是小的。根据螺旋槽的形状,副切削刃的前角大于图8中所示的现有钻的前角,由此 实现优良的切削能力。从而,抑制钻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的起毛现象,并且减小切削 力。此外,因为不需要形成平坦前刀面,所以无需增加制造钻的时间和工作量。 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钻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钻的顶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的钻的放大侧视图,示出了副切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图4是图1的钻的放大前视图。图5是沿图2的线X-X截取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示出了副切削刃的楔角的截面图。图7的(a)示出了由于形成前刀面,副切削刃的内端的移位方式,并且图7的 (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钻的副切削刃与螺旋槽的槽面之间的关系。图8的(a)是普通双角麻花钻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8的(b)是示出钻的副切 削刃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倾斜角的侧视图,并且图8的(c)是钻的前视图。图9的(a)是具有平坦前刀面的双角麻花钻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9的(b)是 示出钻的副切削刃与旋转轴线之间的倾斜角的侧视图,并且图9的(c)是钻的前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钻。图1至图4示出根据本 专利技术的钻(双角麻花钻)1,其是具有两个切削刃的麻花钻。图中所示的钻1是包括主体 2和柄3的实心钻,柄3与主体2的后端部形成为一体。然而,本专利技术还适用于其它钻, 诸如实心尖钻、切削刃上涂覆了硬膜的涂层钻和切削刃由硬质致密材料制成的钻。切削 刃的数目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为三个或四个。在主体2的顶部,切削刃4彼此相对于旋转中心(旋转轴线O)呈点对称,并且 形成附属于切削刃的修磨横刃(Webthiraiing)5。在主体2的周边形成有双纹螺旋的螺旋 槽6。切削刃4包括主切削刃4a和副切削刃4b,主切削刃4a从旋转中心(旋转轴线 O)沿径向向外延伸一定程度,副切削刃4b从主切削刃4a的外端延伸到主体2的周边。 副切削刃4b的钻尖角α 2小于主切削刃4a的钻尖角α 1。副切削刃4b的钻尖角α 2越 小,钻削质量越好。然而,钻尖角α 2越小,顶部越容易磨损并且切削刃越长。因此, 优选地,为了保证钻削质量,钻尖角α 2的上限为大约90°,并且为了保护顶部,钻尖 角α 2的下限为大约20°。在钻的侧视图中副切削刃4b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倾斜角Y (参见图3)在-5° 至+5°的范围内。此外,至少副切削刃4b的前刀面10包含在螺旋槽6的槽面中。在 图2至图4中,绘制出第一后刀面7和第二后刀面8。主切削刃4a是第一后刀面7与螺 旋槽6的槽面相交处的脊部。副切削刃4b是第二后刀面8与螺旋槽6的槽面相交处的脊 部。如图5中所示,螺旋槽6的槽面上沿前缘9延伸的部分相对于钻的正常旋转方向 以凸起的方式弯曲,并且与主体2的周边处的边缘面11相交。因此,可以使副切削刃4b 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倾斜角Y处于-5°至+5°的范围内而无需在螺旋槽6的槽面上设 置平坦前刀面。将进一步描述该钻与现有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角麻花钻,包括:  切削刃,其包括:主切削刃(4a),其从旋转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一定程度;以及副切削刃(4b),其从所述主切削刃(4a)的外端延伸到主体(2)的周边,所述副切削刃(4b)具有与所述主切削刃(4a)的钻尖角(α1)不同的钻尖角(α2),  其中,所述副切削刃(4b)大致平行于所述麻花钻的旋转轴线(O),并且至少所述副切削刃(4b)的前刀面包含在螺旋槽(6)的槽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直宏阿部诚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