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志杰专利>正文

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3057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包括按头、主柱、螺母、锁盖、活塞、本体、弹簧和玻璃珠;活塞活动卡套在主柱的底段,主柱和活塞所构成的组件通过锁盖装入本体中,并使活塞容纳在本体腔内;主柱的下部沿周向设有凸沿,主柱的底端沿周向设有边唇,活塞移动限位在主柱下部的凸沿与主柱底端的边唇之间,主柱的凸沿与主柱的边唇之间设有可让活塞移动的间隙;活塞的套孔的底端设有向内的凸部,密封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相紧贴,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段过盈配合。采用该结构后,密封性能大为提高,且与传统结构相比,生产难度及成本也大为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乳液泵,特别是涉及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乳液泵用于洗手液、洗发露、沐浴露、洗面奶等日常清洁及护肤产品中将乳 液泵出,现代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图1即为现有技术的乳液泵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该乳液泵结构包括按头r、主轴2'、螺母3'、锁盖4'、活 塞5'、副柱9'、本体6'、弹簧7'和玻璃珠8、主轴2'的上端与按头l'的下 端固定相连接,以在按头l'动作时能够带动主轴2' —块移动;主轴2'的下端 与副柱9'的上端固定相连接,以实现两者的联动;活塞5'活动套接在副柱9' 外,副柱9'的外壁沿周向设有一凸沿91',主轴2'的底端设有一卡沿21',活 塞5'的移动被限位在主轴2'底端的卡沿21'与副柱9'的凸沿91'之间,主 轴2'的卡沿21'与副柱9'的凸沿91'之间设有可让活塞5'移动的间隙;活 塞5'的套孔的底段设为一斜内壁51',副柱9'的凸沿91'上的外壁设为斜周壁 92',活塞5'处在主轴卡沿21'与副柱凸沿91'之间的底段时,活塞5'的斜内 壁51'与副柱9'的斜周壁92'相贴合;锁盖4'固定在本体6'的上端,主轴2'、 活塞5'和副柱9'所构成的组件通过锁盖4'装入本体6'中,并使活塞5'和 副柱9'容纳在本体6'腔内;弹簧7'弹性支在副柱9'底端与本体6'的腔底 之间;本体6'的腔底设有进口,玻璃珠8'设在本体6'腔底进口处,起单向阀 门的作用;螺母3'固定在本体6'夕卜,以实现安装在内装有乳液的容器的瓶口处。 乳液泵使用中,当按头l'受外力(比如被使用者按压)而向下移动时,按头r 带动主轴2'及其副柱9'向下运动,并通过副柱9'压縮弹簧7',由于活塞外径 与本体内腔设为过盈配合,受摩擦力的作用,主轴2'及其副柱9'向下运动的初 始阶段,活塞5'不运动,按头l'带动主轴2'及其副柱9'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副柱9'的内腔进口与本体6'下腔相通,同时,主轴2'卡沿21'与活塞5' 的上端相抵靠,随着主轴2'及其副柱9'进一步向下运动,主轴2'向下运动也 带动了活塞5'向下运动,活塞5'向下运动时压縮本体6'下腔空间,从而将本 体6'下腔的乳液压出。当按头T所受的外力消除后,受弹簧7'回复力的作用, 弹簧7'推顶副柱9'并进而带动主轴2'及其按头T向上运动,同样由于活塞 与本体内腔的摩擦力的作用,主轴2'及其副柱9'向上运动的初始阶段,活塞5' 不运动,主轴2'及其副柱9'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副柱9'的内腔进口缩入活 塞5'内,同时,活塞5'的斜内壁51'与副柱9'的斜周壁92'相贴合而产生 密封,使副柱9'的内腔进口与本体6'下腔不连通,本体6'下腔形成一个封闭 的腔体,随着主轴2'及其副柱9'进一步向上运动,副柱9'向上运动也带动了 活塞5'向上运动,活塞5'向上运动后,本体6'下腔空间体积增大,致使本体 6'下腔内压力减小,本体6'下腔与容器内压力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作用下, 乳液就会从容器内被压入本体6'下腔中。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活塞5'的斜内 壁51'与副柱9'的斜周壁92'相贴合形成密封,密封性越好,压力差越大,压 力差越大,抽取效果越强。然而现有结构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其密封效果往往不 尽理想。 一是只有一个密封面进行密封,即活塞5'的斜内壁51'与副柱9'的 斜周壁92', —旦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密封失败或不完全,其抽取效果将大打折扣 甚至根本无法实现抽取而至产品失效;二是因为模具制造精度不足或生产工艺控 制不当,很容易造成活塞5'的斜内壁51'与副柱9'的斜周壁92'的配合不良 甚至变形,使密封度下降;三是因为生产工艺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活塞外径与本 体内腔摩擦力不够,由于活塞5'的斜内壁51'与副柱9'的斜周壁92'的贴合 力就来自于活塞外径与本体内腔的摩擦力,因此会使活塞5'的斜内壁51'与副 柱9'的斜周壁92'不能贴合紧密,使密封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通 过对乳液泵结构的改良,形成两个密封面,是双保险的密封结构,使得密封性能这个乳液泵产品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大为提高,且生产难度及成本也大为降 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包 括按头、主柱、螺母、锁盖、活塞、本体、弹簧和玻璃珠;活塞活动卡套在主柱的底段,主柱和活塞所构成的组件通过锁盖装入本体中,并使活塞容纳在本体腔内;主柱的下部沿周向设有凸沿,主柱的底端沿周向设有边唇,活塞移动限位在 主柱下部的凸沿与主柱底端的边唇之间,主柱的凸沿与主柱的边唇之间设有可让 活塞移动的间隙;活塞的套孔的底端设有向内的凸部,密封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 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相紧贴,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 段过盈配合。所述的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为平面,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为平面,密封 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平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平端面相紧贴。所述的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为内圆柱面,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段为外圆锥形面, 密封时活塞的凸部边沿的内圆柱面与主柱边唇上方的外圆锥形面过盈配合。 所述的活塞的凸部的上端面设为便于将活塞压入主柱的斜面或弧形面。 所述的主柱的底端的边唇的下端面设为便于让活塞压入的斜面或弧形面。 本技术的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是将原有结构的副柱取消,采用一个主 柱来替代原有的主轴和副柱,在主柱上设有凸沿和边唇,让卡入的活塞能在主柱 的凸沿与边唇之间移动,以实现让主柱的内腔进口与本体的内腔相连通或相隔绝, 主柱的内腔进口与本体的内腔相隔绝是由密封结构来加以保障的,该密封部分包 含有二道密封面, 一道是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相紧贴 所形成的密封面,该道密封面为辅助密封;另一道是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 唇上方的柱面段过盈配合,该道密封面为主要的密封。使用过程中,当按头受外力(比如被使用者按压)而向下移动时,按头带动 主柱向下运动,并压縮弹簧,由于活塞外径与本体内腔设为过盈配合,受摩擦力 的作用,主柱向下运动的初始阶段,活塞不运动,按头带动主柱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主柱的内腔进口与本体下腔相通,同时,主柱的凸沿与活塞的上端相抵靠, 随着主柱进一步向下运动,主柱向下运动也带动了活塞向下运动,活塞向下运动 时压縮本体下腔空间,从而将本体下腔的乳液压出。当按头所受的外力消除后, 受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主柱及其按头向上运动,同样由于活塞与本体内腔的摩擦 力的作用,主柱向上运动的初始阶段,活塞不运动,主柱向上运动一段距离,使 主柱的内腔进口縮入活塞内,同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 端面相紧贴,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段过盈配合,从而产生对 本体下腔的密封,使主柱的内腔进口与本体下腔不连通,本体下腔形成一个封闭 的腔体,随着主柱进一步向上运动,主柱向上运动也带动了活塞向上运动,活塞 向上运动后,本体下腔空间体积增大,致使本体下腔内压力减小,本体下腔与容 器内压力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作用下,乳液就会从容器内被压入本体下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主柱的底端沿周向设有边唇,活塞 的套孔的底端设有向内的凸部,并将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设计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头、主柱、螺母、锁盖、活塞、本体、弹簧和玻璃珠;活塞活动卡套在主柱的底段,主柱和活塞所构成的组件通过锁盖装入本体中,并使活塞容纳在本体腔内;主柱的下部沿周向设有凸沿,主柱的底端沿周向设有边唇,活塞移动限位在主柱下部的凸沿与主柱底端的边唇之间,主柱的凸沿与主柱的边唇之间设有可让活塞移动的间隙;活塞的套孔的底端设有向内的凸部,密封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相紧贴,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段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头、主柱、螺母、锁盖、活塞、本体、弹簧和玻璃珠;活塞活动卡套在主柱的底段,主柱和活塞所构成的组件通过锁盖装入本体中,并使活塞容纳在本体腔内;主柱的下部沿周向设有凸沿,主柱的底端沿周向设有边唇,活塞移动限位在主柱下部的凸沿与主柱底端的边唇之间,主柱的凸沿与主柱的边唇之间设有可让活塞移动的间隙;活塞的套孔的底端设有向内的凸部,密封时活塞的凸部的底端面与主柱底端的边唇的上端面相紧贴,活塞的凸部的边沿与主柱边唇上方的柱面段过盈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液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活塞的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杰吴日清颜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叶志杰吴日清颜耀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