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化妆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74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 (Ⅰ)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新的皮肤化妆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为改善皮肤皱裂、皲裂、溃烂等皮肤干燥及预防皮肤老化而使用上述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止皮肤皱裂、皲裂等皮肤干燥以及皮肤老化的有效的皮肤化妆品。以往,为了治疗刀伤、烧伤,防止皮肤皱裂、皲裂、溃烂、痔疮、皮肤老化等,以及为激活细胞及促进创伤治愈,常在皮肤化妆用品中加入透明质酸、尿囊素及其衍生物、去蛋白牛血、紫草浸膏、人参浸膏、胎盘浸膏(蛋白质、多糖类、提取浸膏、天然高分子等天然物中提取的各种原料)等细胞赋活促进剂来配合使用。但是,这些含有药效成分的皮肤外用剂,针对上述目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所以,期待着开发具有显著细胞激活作用的皮肤化妆用品。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者们对新型的皮肤化妆用品进行了各种研究,发现美国专利第4,118,506号中记载的肝病治疗药,英国专利公开第2,263,234号中记载的作为创伤治愈的促进剂,以公知的通式(I)表示的奥地利专利第644,978号中记载的化合物(式中, R1表示C数为1-10的烷基,R2表示C数1-10的烷基、C数2-6的链烯基或C数3-7的环烷基,X表示-O-或-NH-)具有细胞激活作用,做为预防皱裂、皲裂等皮肤干燥及皮肤老化的化妆品非常有效,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含有以本专利技术的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皮肤化妆品,具有显著的表皮角化细胞增殖作用及改善由12-O-十四烷酰佛波醇-13-乙酸酯(TPA)引起的皮肤损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皮肤皱裂、皲裂、溃烂、干燥及防止皮肤老化的作用。TPA可以引发经斑、脱屑及增殖性表皮肥厚等皮肤损害,症状与表面活性剂引起的皮肤角化异常症状类似。上述通式(I)中,作为C数1-10的烷基可以是直链的、也可以是支链的,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正己基、异己基等;作为C数2-6的链烯基可以是乙烯基、烯丙基、2-丁烯基、3-戊烯基等,作为C数3-7的环烷基可以是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等,优选是异丙基。通式(I)表示的典型化合物如表1所示,本专利技术不只限于此表的化合物。表1 本专利技术中的皮肤化妆用品采用外用基质,如可制成乳液、霜剂、洗剂、粉剂、敷剂、美容液等使用。另外,有效成分的含量在一般基质中为0.0001-20%,理想浓度0.05-5%,优选范围在0.01%-3%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皮肤化妆品中,除含有上述必要成分外,通常在皮肤化妆品中还使用水性成分、二氧化钛、云母、滑石粉等粉末成分;聚氧乙烯单油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酰三甲基氯化铵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棕榈酸钠、月桂酸钠、烷基硫酸三乙醇铵醚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透明质酸、粘多糖、甘油、1,3-丁二醇等保湿剂;辛醇、月桂醇、肉豆蔻醇、鲸蜡醇等高级醇;pH值调节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蒙脱石等增粘剂;安息香酸、水杨酸、山梨酸、羟苯乙酯、羟苯丁酯、六氯酚等抗菌防腐剂;辛酸、月桂酸、亚油酸、亚麻酸等高级脂肪酸;香料;油剂;色素等皮肤化妆品中经常使用的成分,可按适当比例配合使用。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皮肤化妆品中,还可将维生素E、BHT(丁基化羟基甲苯)、BHA(丁基化苯甲醚)、生育酚、植酸等防氧化剂;水杨酸戊酯、肉桂酸辛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等紫外线吸收剂;抗坏血酸衍生物、氢醌衍生物、吡酮类、牛胎盘提取物等增白剂;尿囊素及其衍生物、去蛋白牛血、曲酸及其衍生物、三磷酸腺甙、二磷酸腺甙、一磷酸腺甙、琥珀酸及其衍生物、紫草浸膏、人参浸膏、胎盘浸膏等细胞激活促进剂配合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所示,但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此。另外,份表示重量单位。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 0.5份硬脂酸 0.8份聚氧乙烯单油酸酯(20E.O) 1.0份蜂蜡2.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02份膨润土 0.3份浓甘油 5.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0.15份香料适量纯水剩余份按照常法调制成乳液。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化合物 0.1份硬脂醇 5.0份鲸蜡醇 5.0份中链硬脂酸三甘油酯 10.0份十四烷酸异丙酯 5.0份聚山梨酸酯60 4.0份脱水山梨糖醇单硬脂酸酯 1.0份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14份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6份二丁基羟基甲苯 0.02份精制水 剩余份按常法调制成霜剂。试验例1 对人的表皮角质化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将正常人的表皮角质化细胞(仓敷纺绩(株)制)在角质化细胞增殖培养基(=K-GM,作为改进MCBD153的基本培养基,内含表皮生长因子、牛下垂体浸膏、胰岛素、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及两性霉素B,仓敷纺绩(株)制)中用二氧化碳保温箱(37℃,5% CO2气相下)进行48小时前培养后,用磷酸缓冲生理盐水(PBS(-))洗净得到培养物,然后将0.01μm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2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中。将该DMSO溶液加入到角质化细胞基础培养基(K-BM)中该DMSO的添加量为培养基的1%。用该培养基将上述得到的培养物进行进一步培养。在培养1天及5天后用血球计算板计数细胞量,与未给样的对照组(只添加0.1%的DMSO)相比较,基结果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与给以0.1%DMSO组相比,在添加0.01μm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培养1及5天后,对表皮角质化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例2处于对数增殖期的人的表皮角质化细胞对胸腺嘧淀脱氧核苷的吸收。正常人的表皮角质化细胞在13穴培养盘(Costar,3512)中,用5×104cell/ml/mell播种,在用角质化细胞增殖培养基培养72小时的培养基中用ZuCi〔甲基-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NEN,spe-cific activity 20.0μCi/mmol),在二氧化碳保温箱中(37℃,5%CO2的气相下)培养48小时。将本专利技术化合物2在DMSO中溶解配成0.001、0.01、0.1、1、10及100μM的溶液,添加至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另外,添加含有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的DMSO溶液配成的0.1%的培养液。培养结束后,分别加入10μ 1%的NaN3,以冰水冷却使反应停止。用含有1mM无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及0.01%NaN3的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洗2次,用1.0mt NaOH溶解细胞。将细胞溶解液置于试管中,以0.2m 1N HCl中和,用冰水冷却后加入50%的三氯乙酸(TCA)溶液150μl,4℃下静置一夜使形成沉淀。通过离心(1500转,10分钟)除去上清液,用5% TCA溶液洗2次,用0.2ml 0.2NNaOH将其再次溶解,用0.2ml0.2N HCl中和。然后,将0.2ml加入到装有4.0mt闪烁物质(Ready Proreint)的管形瓶中,用液体闪烁计数器计算其放射活性。将细胞内DNA的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摄入量,以控制组(给以0.1%DMSO组)的细胞平均mg蛋白量(或每well)的计数值为100%时的比例来表示。另外,将该实验连续进行3次,结果如图2所示。与给以0.1%DMSO组相比,由于添加了0.01μM本专利技术化合物,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摄入量增加了43%,即使添加浓度为其10倍量的0.1μM,也只增加约30%。相反,分别给以浓度为0.001μM及1μM的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时,吸收无变化。给以浓度为10μM以上时,反而对增殖有抑制作用。试验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皮肤化妆品,其特征为具有以通式(Ⅰ)所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Ⅰ)(式中,R↑[1]表示C数1-10的烷基,R↑[2]表示C数1-10的烷基、C数2-6的链烯基或C数3-7的环烷基,X表示-O-或-NH-)。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织田康孝古贺裕康古濑纯孝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