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2595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SIM卡连接到电路板上的SIM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具有平整的底板、以及侧壁,底板上设有SIM卡的接触端子,所述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通过一个扣合转动机构连接,通过转动和平移实现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稳定扣合,其中扣合转动机构由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SIM卡连接器结构独特,连接稳固,且金属与金属的扣合,更提高了接触的稳定性,也有效保证了外壳接地的电气特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IM卡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SIM卡连接到电路板上的SIM卡连接器,特别涉及 一种由绝缘本体和外壳组合而成的掀盖式SIM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SIM卡(用户身份识别卡)是通讯设备中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重要部件。 在电子通讯设备中,SIM卡要通过SIM卡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上。为使SIM卡稳固地连接在电路板上, 一种掀盖式SIM卡连接器被广泛使用。 这种掀盖式SIM卡连接器有一个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设有 将SIM卡与电路导通的接触端子,SIM卡即安装在绝缘本体上。外壳与绝缘本 体紧密扣合,使SIM卡固定。为使外壳与绝缘本体之间的扣合更加紧密稳固,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 掀盖式SIM卡连接器。如由台湾Molex提出的公开号为CN2710192Y的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绝缘本体与金属壳体通过枢接组件连接,外壳两侧伸出 枢接凸柱,绝缘本体两侧设有相应的枢接槽,外壳与本体通过侧面的枢接部进 行扣合。但外壳与绝缘本体连接的稳定性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使SIM卡稳定连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且能够保证SIM卡接触稳定性的SIM卡连接器。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出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SIM 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金属外壳,绝缘本体具有平整的底板和在两侧高出 底板的侧壁,底板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到电路板的SIM卡接触端子,所述绝缘本 体、金属外壳之间设有一个扣合转动机构,该扣合转动机构的功能是,通过转 动和平移实现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相扣合。具体地说,所述扣合转动才几构可以是所述金属外壳一端部的两侧设有伸出的连接臂,连接臂的端部设有偏向两 连接臂之间的连接头,连接头呈扁平状,扁平状连接头所在的平面平行于金属外壳的主平面;所述绝缘本体一端部的两侧设有与金属外壳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的外侧 面设有与绝缘本体底板平行的滑槽、以及一个与滑槽相交并朝向绝缘本体底部 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宽度与连接头的宽度相适配,滑槽的宽度与所述连接头的 厚度相适配,滑槽接近绝缘本体端部的一端为一个直径与连接头宽度相当的圆 弧,连接头到达此圆弧位置时,可在此圓弧内旋转;两连接座之间的宽度稍小于两个连接臂之间的宽度,两个连接臂端部的连 接头可同时从两个连接座上的开口槽进入滑槽。使连接头平面与滑槽平行,进 入滑槽后平移到滑槽较宽的圆弧形端部。此时,使金属外壳绕连接头旋转,从 绝缘本体上部扣在绝缘本体正面。再向绝缘本体的与连接端相对的一端(前端) 推动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的连接头沿滑槽滑动,连接头离开滑槽的圆弧形端部 时,金属外壳即不可翻转,从而SIM卡被固定在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之间。所述连接座是与绝缘本体独立的一个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绝缘本体底 部有一个形状与连接座相适配的插槽,连接座安装于该插槽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外壳上远离连接头的部分(前部),其 两侧边设有向内侧伸出的锁片,绝缘本体的侧壁上相应部位设有供锁片通过的 凹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做如下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头端部设有向前后两个方向伸长的引脚,所述连接座内部设有可 容纳引脚的空间,该空间紧邻滑槽。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一端翘起且有弹性的弹片,金属外壳扣合在绝缘本体 上时,弹片正对SIM卡所在位置。所述金属外壳上与连接臂的相对的一端(前端),其两侧设有大致垂直于金 属外壳主平面的侧壁,两侧壁之间的宽度稍大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宽度;金属外 壳的两侧壁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凸点,绝缘本体两侧壁的外侧相应部位设有向 内凹陷的凹点。这种结构的SIM卡连接器,其中绝缘本体与金属外壳之间金属与金属扣合, 可以提高两者接触的稳定性和SIM卡工作的稳定性。同时金属连接能实现导电 功能,也有效保证了外壳接地的电气特性。金属外壳上增加弹片,可使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之间保持一种张力,不易松动,同时使SIM卡更紧地与接触端子相接触,提高了 SIM卡接触的稳定性。 绝缘本体和金属外壳的侧面增加凹点和凸点,推动外壳至凹点和凸点重合时,外壳与本体实现最终的扣合,手感非常明显,并且由于凹点和凸点的咬合,壳体与本体之间也不易产生相对位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SIM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SIM卡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SIM卡连接器的扣合转动机构的局部》丈大图; 图4是图2中SIM卡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观察方向为图3中SIM卡连 接器的下方;图5是图1中SIM卡连接器扣合时从上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6是图1中SIM卡连接器扣合时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SIM卡连接器的扣合转动机构的局部^: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绝缘本体 io; 绝缘本体的底板 101;绝纟彖本体的侧壁 102; SIM卡4矣触端子 103;侧壁上的凹口 104; 侧壁上的凹点 105;金属外壳20; 连接臂201;连接头 202; 连接头上的引脚203;弹片 204; 锁片 205;凸点 206; 金属外壳的侧壁 207;连接座30; 滑槽 31;开口槽 32; 容纳引脚的空间33;扣合转动才几构 50。参照图1和图2,图1和图2从整体上示出了本技术SIM卡连接器实 施例的结构。SIM卡连接器,其主体包括绝缘本体10和金属外壳20。绝缘本体10由绝缘材料如塑料制成,具有平整的底板101,以及位于底板101的两侧高 出底板的侧壁102, SIM卡可方文在底板101上,两侧壁102之间。底板上设有若 干个SIM卡的接触端子103,用以将SIM卡与电路板间的电路导通。底板10 的主体形状为矩形,其一端有两侧壁102对立形成的开口,供SIM卡进出,是 为前端;其另一端与金属外壳20连接,是为后端。所述金属外壳20由金属材 料制成,主体形状为与绝缘本体10相当的矩形,其后端与绝缘本体10连接, 其前端可绕后端的连接点旋转、扣合到绝缘本体10。所述绝缘本体10、金属外壳20之间通过扣合转动机构50连接,通过转动 和平移实现金属外壳20与绝缘本体IO相扣合。图3、图4和图7分别/人不同的方向示出了扣合转动才几构50的两个主要部 件的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所述扣合转动机构50是由金属外壳20上的连接 臂201和绝缘本体10上的连接座30组成。金属外壳20—端部,即后端的两侧设有伸出的连接臂201,连接臂201的 端部设有偏向两连接臂201之间的连接头202,连接头202呈扁平状,扁平状连 接头所在的平面平行于金属外壳20的主平面。绝缘本体10 —端部,即后端的两侧设有与金属外壳20连接的连接座30, 连接座30的外侧面设有与绝缘本体10底板平行的滑槽31、以及一个与滑槽相 交并朝向绝缘本体10底部的开口槽32,开口槽32的宽度与连接头202的宽度 相适配,滑槽31的宽度与所述连接头202的厚度相适配,滑槽31接近绝缘本 体IO后端部的一端为一个直径与连接头202宽度相当的圆弧。连接头202到达 此圆弧位置时,可在此圆弧内旋转。滑槽31与开口槽32组成一个类似钥匙的 形状。连接头202端部设有向前后两个方向伸长的引脚20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M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金属外壳(20),绝缘本体(10)具有平整的底板(101)、以及位于底板(101)的两侧高出底板的侧壁(102),底板上设有SIM卡的接触端子(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0)、金属外壳(20)之间设有:通过转动和平移实现金属外壳(20)与绝缘本体(10)相扣合的扣合转动机构(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信音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