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25595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胶框以及导光板,其中,所述胶框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光板外周贴合的接合部,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胶框之上并通过所述接合部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该背光模组和相对该背光模组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通过将其包括的胶框以及导光板焊接到一起,使得导光板和胶框在运输或其他过程中不会脱落,从而使得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同时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 曰曰 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LC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越来越受 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监视器、笔记本电脑及数 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器件中。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借助于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e ) 来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方能达到显示效果。现有的一种最常见的液晶显 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以及背光模组,其中 背光模组为液晶面板提供显示光源。背光模组包括黑白胶l、上增光片2、 下增光片3、扩散片4、胶框5、固定于胶框5内的导光板6以及贴设于导 光板背侧的反射片。其中,导光板6的作用是将LED发出的点光源变成面光源,需要固定 在胶框5上。该现有技术用到的导光板6具有一定强度,可以通过正反两 面的突出的卡扣7与胶框5上相对应的凹槽卡紧,起到固定作用。如图2 所示,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导光板正面的卡扣与胶框的配合关系示意 图。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导光板背面的卡扣与胶框的配 合关系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面无法看到的结构。如图4所示,为现 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中导光板卡扣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连接导光板6 和胶框5上表面的卡扣71,以及连接导光板6与胶框5下表面的卡扣72也3分别表示在图中。这种设计存在以下缺点1、 设计所述卡扣以及凹槽使得模具的设计较为复杂,从而其成本也相 应提高。2、 当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卡扣设计的少的时候,导光板和胶框固定点少, 导光板受外力影响容易从胶框中脱落,而胶框没有导光板的支撑,很容易 变形,使得整个背光模组的强度较差,不能有效地保护易碎的液晶面板。3、 当设置于导光板上的卡扣设计的多的时候,正反两面的卡扣互相牵 制,组装起来相对困难。另外,当设置的卡扣没有与胶框上的凹槽完全固 定住的话,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引起导光板的卡扣上下移动,容易顶起贴 在上面的黑白遮光胶,造成背光漏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 一 个目的在于提供 一 种其导光板与胶框固定的背光模组。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以及导光板,其中,所述胶框的边缘设置有 与所述导光板外周贴合的第 一接合部,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胶框之上并通 过所述第 一接合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其导光板通过所述设置的第一接合部固 定在所述胶框上,使得该背光模组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从而该背光模 组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不采用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与凹 槽的设计,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导光板与胶框固定的液晶显 示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相对该背光模组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背光模组是该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釆用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其整体强度得到了保证,从而其提供的背光源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使得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由于该背光模组的模具的成本降低了 ,从而整体而言,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2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导光板正面的卡扣与胶框的配合关系示 意图3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导光板背面的卡扣与胶框的配合关系示 意图4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中导光板卡扣的局部放大示意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背光模组装配示意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5以及导光 板6,其中,所述胶框5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光板6外周贴合的第一接合 部8,所述导光板6置于所述胶框5之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8固定连接。按照一般的理解,为了使得胶框5以及导光板6能够较为受力 匀的贴合在一起并起到互相支持的作用,所述第一接合部8的分布方式优选为 平均分布于所述胶框5的边缘,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接合部8占据所述胶 框5的边缘。但是必须理解,当所述第一接合部8的数量以及方位的设置 足以使得导光板6与胶框5能够完全固定的时候,都是落入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的。参见图6,上述的第一接合部8, 一般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合部8呈台阶 状,以使所述导光板6固定在所述胶框5之上。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优选情况下,在所述导光板6朝向所述 胶框5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合部8——对应的第二接合部9,且所述 第二接合部9呈与所述第一接合部8啮合匹配的倒台阶状。对于所述胶框5与导光板6的固定方式,优选情况下可以采用焊接的 方式进行固定。当然,对于采用其他的固定方法能够使之固定也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之内,亦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 述焊接方式还可更为优选的选为超声波焊接技术。另外,如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背光^^莫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 中,由于两个太光滑的平面很难融化咬合在一起,所以在设计导光板6和 胶框5相焊接的表面时,在所述第一接合部8以及第二接合部9相互贴合 的表面上分别设计有至少一个凸起10。凸起IO通常设计成三角形柱,位于 胶框5与导光板6接触面的正中间。下面,对采用超声波焊接技术固定所述导光板6以及胶框5的工艺做 一个筒单的补充。使用超声波技术焊接导光板6和胶框5时,需要注意焊头的设计,焊 头中间需要掏空一些,以免与导光板6中间发光区接触,影响光学效果。 焊头设计的要能伸入胶框内槽,同时需要设计成方型的。并且,焊头的接 触面至少要大于熔解面,且尽量对正焊接位,否则会引起较大的损伤和变 形,以致产生不理想的熔接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其导光板6通过所述设置的第一接合部8 固定在所述胶框5上,使得该背光模组的整体强度得到了提高,从而该背 光模组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由于不采用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卡扣7 与凹槽的设计,从而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 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相对该背光模组设置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 背光模组是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由于该液晶显示装置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其整体强度得 到了保证,从而其提供的背光源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使得本技术提 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性能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由于该背光模组的模具 的成本降低了,从而整体而言,该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也得到了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 型,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 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以及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光板外周贴合的第一接合部,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以及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的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导光板外周贴合的第一接合部,所述导光板置于所述胶框之上并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生刘秀漪刘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