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707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的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文丘里装置的收缩段的轴线与文丘里装置的喉管的出口端的轴线相交,形成第一撞击变向;相对于喉管的出口端面设有挡板,形成第二撞击变向;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与喉管的出口相对设置,形成180度的回转结构。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捕捉漆雾的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喷漆室水槽中用于捕捉漆雾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湿式喷漆室水槽结构中,用于喷漆室漆雾捕捉的文丘里结构中,收縮段与喉管 以及扩散段之间采用比较平缓变向结构,水流撞击少,不能满足喷漆室水槽高效率的漆雾 捕捉的要求,同时捕捉漆雾的清洗水弥散水粒的高度、长短不能调节,或者调节不方便。同 时其他一些结构形式较复杂,或者制造加工等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的、并能高效捕捉漆雾的喷漆室水槽漆 雾捕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的漆雾 捕捉文丘里装置,文丘里装置的收縮段的轴线与文丘里装置的喉管的出口端的轴线相交, 形成第一撞击变向;相对于喉管的出口端面设有挡板,形成第二撞击变向;文丘里装置的 扩散段的出口与喉管的出口相对设置,形成180度的回转结构。 所述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前端处设有蓄水池,蓄水池设在喉管下面。 所述文丘里装置的喉管包括与文丘里装置收縮段连接的顺流导流板,与顺流导流 板连接的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与文丘里装置收縮段连接的喉管出口变向导流板,喉管出 口变向导流板与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之间形成喉管出口。 所述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处设置扩散口大小调节板。 本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采用水流的两次碰撞改变方向,由于在一定的风速以及一 定水量循环下,清洗水通过喉口处形成平面状水流形状流向文丘里喉口处,在文丘里喉口 处风速较大,喉口处将形成流体紊流效应,清洗水沿导流板流下,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第一撞 击变向导流板,以及在喉口处设置的角板,使得清洗水形成散碎的水流,再以一定的速度撞 击垂直或垂直并略成一定角度d的挡板,使得清洗水扩散、雾化,从而捕捉漆雾。捕捉了漆 雾的清洗水由于重力作用继续流入下层的扩散口处设置的中蓄水池中,然后以进入喉口处 的水流反方向溢出,再流入喷漆室水槽主清洗水道中。从通过漆雾捕捉装置整体的清洗水 流向来看,回转180度的清洗水流向设计可对未被捕捉的漆雾进行二次捕捉,从而提高了 捕捉漆雾的效率。此漆雾捕捉装置在清洗水进入喷漆室主槽水道中又设置了一层小的蓄水 池,可再次漆雾捕捉,从而提高了捕捉效率。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解决了现有漆雾捕 捉装置制造、安装等一些问题。附图说明图1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风流方向示意图。 图3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水流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解释,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 述结构。 如图1所示,壳体5上部内为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壳体5与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 之间设置加强、固定装置8,其结构不在此累述。壳体5下部9与喷漆室水槽主清洗水道联 通(图中未示)。 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包括收縮段1,收縮段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截面为"V"的收 縮段1. 1和1. 2构成。"V"的收縮段1. 1的开口与水平面的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25° 45° ,与"V"的收縮段l. l连接的"V"的收縮段1.2与垂直面的夹角b的角度范围为8。25° 。 与"V"的收縮段l. 2尾端连接为喉管2 ;喉管2包括收縮段连接的顺流导流板2. 1, 与顺流导流板2. 1连接的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2. 2,与文丘里装置收縮段连接的喉管出口 变向导流板2. 3,喉管出口变向导流板2. 3与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2. 2之间形成喉管出口 2.4。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2.2上设有设有角板2.5。角板2.5形成三角形导向,使水流冲 向喉管出口变向导流板2.3。喉管出口 2.4对面设有挡板7。挡板7与喉管出口变向导流 板2. 3之间具有一个夹角d,90° <d《130° 。 在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3的出口前端处设有蓄水池3. 1,蓄水池3. l设在喉管2下 面。蓄水池3. 1包括由壳体内壁构成的池壁3. 3,壳体内壁连接的池底3. 2,池底3. 2上连 接溢流壁3. 4。池底3. 2设排空口 6。 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2. 2下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设置扩散口大小调节板 4。扩散口大小调节板包括固定板4. 1,固定板4. 1上连接移动板4. 2 ;移动板上开设导向槽 孔,固定板上设连接孔,移动板上的导向槽孔与固定板上的连接孔之间连接螺栓。 溢流壁3. 4与调节板4之间构成文丘里装置扩散段的出口 。 整个文丘里漆雾捕捉装置设置骨架及加强筋,并设置在喷漆室水槽中,喷漆室水 槽还设置迷宫板。在需要检修的时候,可以打开检修用排空口 6,排空蓄水池中的清洗水。如图2、3所示,当喷漆室正常工作时,喷室室所需要的清洗水通过本连接 装置来捕捉漆雾。首先清洗水通过文丘里的收縮段,由于在一定的风速以及一定水量循环 下,清洗水通过喉管段处形成平面状水流形状流向文丘里喉管段处,在文丘里喉管段处风 速较大,喉管段处将形成流体紊流效应,清洗水沿导流板流下,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在喉管段 处设置为具有向上角度的角板,使得清洗水形成散碎的水流,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垂直或垂 直并略成一定角度设置的挡板,使得清洗水扩散、雾化,从而捕捉漆雾;捕捉了漆雾的清洗 水由于重力作用继续流入下层的扩散口处设置的中蓄水池中,然后以进入喉口处的水流反 方向溢出,再流入喷漆室水槽主清洗水道中。此漆雾捕捉装置在清洗水进入喷漆室主槽水 道中又设置了 一层小的蓄水池,可再次漆雾捕捉,从而提高了捕捉效率。权利要求一种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的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其特征在于文丘里装置的收缩段的轴线与文丘里装置的喉管的出口端的轴线相交,形成第一撞击变向;相对于喉管的出口端面设有挡板,形成第二撞击变向;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与喉管的出口相对设置,形成180度的回转结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前 端处设有蓄水池,蓄水池设在喉管下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文丘里装置的喉管包括与文丘 里装置收縮段连接的顺流导流板,与顺流导流板连接的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与文丘里装 置收縮段连接的喉管出口变向导流板,喉管出口变向导流板与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之间形 成喉管出口。4. 如权利要求3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上设有角板。5. 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与喉管出口变向导流 板之间具有一个夹角d,90° < d《130°6. 如权利要求1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处 设置扩散口大小调节板。7. 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撞击变向导流板下设 扩散口大小调节板,扩散口大小调节板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连接移动板;移动板上开设导 向槽孔,固定板上设连接孔,移动板上的导向槽孔与固定板上的连接孔之间连接螺栓。8. 如权利要求2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蓄水池包括与壳体内壁构成的 池壁,壳体内壁连接的池底,池底上连接溢流壁。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流壁与扩散口大小调节板之 间构成文丘里装置扩散段的出口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池底设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漆室漆雾捕捉装置,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的漆雾捕捉文丘里装置,其特征在于文丘里装置的收缩段的轴线与文丘里装置的喉管的出口端的轴线相交,形成第一撞击变向;相对于喉管的出口端面设有挡板,形成第二撞击变向;文丘里装置的扩散段的出口与喉管的出口相对设置,形成180度的回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杨江伟高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