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型传动装置和用于摩擦型传动装置的挤压力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91153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所述摩擦驱动传动装置设置为通过彼此挤压的两个辊单元之间的摩擦传动力来传递动力,并且设置有挤压力施加装置,所述挤压力施加装置增加和减小施加到辊对的挤压力,以在变速时平滑地改变两个辊单元之间的摩擦传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擦驱动传动装置或使用多个摩擦驱动辊对的装置的

技术介绍
早期技术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设置为通过旋转偏心轴而改变轴之间每个辊对的 轴间距离,借此通过对为动力传递而运转的辊对进行切换来实现变速。该摩擦驱动传动装 置通过牵引驱动进行动力传递可以获得更大的驱动动力传递容量(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JP 2005-188701 A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早期技术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中,在辊对的辊之间发生旋转速度差,该旋 转速度差与变速过程中的变速段间比(st印ratio)相对应。因此,由于此旋转速度差导致 发热,两个辊之间的牵引系数(通过滚动方向的切向力除以法向力获得的无量纲的量)变 小,并且摩擦传动力或被传递的力大大减小,这样可能导致变速冲击。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设计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变速时 的变速冲击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以及用于所述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挤压力控制方法或处 理。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这样一种挤压力施加装置或设备其增加/ 减小施加到辊对的挤压力,从而在变速操作过程中平滑地改变摩擦传动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进3速、后退1速的传动装置的总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图3是用于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负荷增加方法的挤压力的时序图;图4是示出在变速过程中关于滑移变化的牵引特性的视图;图5是用于示出传动力与挤压力之间关系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在变速过程中传动力减小的视图;图7是用于示出由于传动力减小导致发生变速冲击的传动力的时序图;图8是用于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负荷施加操作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侧视图;图9是用于示出在第一实施例中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传动力的时序图;图10是用于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负荷增加方法的挤压力的时序图;图11是用于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传动力的时序图;图12是在早期技术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中当在变速过程中发动机扭矩具有减小 趋势时的时序4图13是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时序图;图14是在早期技术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中当在变速过程中发动机扭矩不减小时 的时序图;图15是示出在第四实施例中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时序图;图16是用于示出在第五实施例中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在变速过程中关于滑移变 化的牵引特性的视图;图17是示出在第六实施例中负荷施加方向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侧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图19是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图20是示出挤压力与辊的平移移动量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21是示出根据第九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图22是示出当沿增加挤压力的方向限制驱动辊的平移移动时牵引系数的时序 图;图23是用于示出第九实施例的变速冲击抑制操作的传动力的时序图;图24是示出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以及图25是示出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基于实施例1 11说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最佳模 式。实施例1首先说明构造。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进3速、后退1速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总体图。 第一实施例的传动装置设置在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的驱动系统中。该传动装置包括保持彼此 挤压接触的可旋转地支撑的驱动辊1 (驱动辊单元)和从动辊2 (从动辊单元),这两个辊1 和2设置为通过该两个辊之间的接触部分产生的摩擦力将动力从两个辊1和2中的一个辊 1或2传递到另一个辊2或1。驱动辊1 (驱动辊单元)是包括一体形成的第1速(以下简称“1速”)驱动辊11、 第2速(以下简称“2速”)驱动辊12、第3速(以下简称“3速”)驱动辊13以及驱动辊支 撑轴部分17和18的一体部件。辊半径设定为使得1速驱动辊11 < 2速驱动辊12 < 3速 驱动辊13。在驱动辊支撑轴部分17与18之间从图1的左侧依次顺序设置1速驱动辊11、 2速驱动辊12和3速驱动辊13。从动辊2 (从动辊单元)包括1速从动辊21、2速从动辊22、3速从动辊23以及偏 心从动辊轴(偏心轴)24。辊半径设定为使得1速从动辊21 > 2速从动辊22 > 3速从动 辊23。在偏心从动辊轴24上从图1的左侧依次顺序安装1速从动辊21、2速从动辊22和 3速从动辊23。三个从动辊21、22和23安装在偏心从动辊轴24上,并且设置为能够在不同传动 比的三个辊对之间进行切换,其中该偏心从动辊轴24的两端设有第一支撑轴承3和第二支 撑轴承4。三个辊对设置为这样通过使得设置在框架7中的凸轮(凸轮部件)8抵靠驱动辊 支撑轴承(旋转支撑部分)5和6,以将挤压力施加到三个辊对上,驱动辊支撑轴承5和6分 别设定在驱动辊支撑轴部分17和18处。每个凸轮8包括两个凸轮斜面8a和8b,这两个凸轮斜面与驱动辊1与从动辊2之 间的接触点处的切线形成角度α (参见图2)。根据旋转方向,每个凸轮8的凸轮表面8a或 8b抵靠驱动辊支撑轴承5和6的凸轮随动件5a或6a。通过此抵靠,凸轮8挤压辊对使得 辊对相互挤压接触。凸轮斜面8a是在正向扭矩(当车辆前进时传递的扭矩)的情况下通 过抵靠凸轮随动件5a或6a使得辊对挤压接触的正向旋转凸轮斜面。凸轮斜面8b是在反 向扭矩(当车辆后退时传递的扭矩)的情况下通过抵靠凸轮随动件5a或6a使得辊对挤压 接触的反向旋转凸轮斜面。各个驱动辊支撑轴承5和6包括用作外轮的凸轮随动件(被固 定部分)5a或6a、以及用作滚动元件的车针(旋转部分)5b或6b。在偏心从动辊轴24上通过滚珠等可旋转地安装三个从动辊21、22和23,通过第一 支撑轴承3和第二支撑轴承4支撑该偏心从动辊轴24的两端。用于旋转偏心从动辊轴24 的伺服电动机9设置在偏心从动辊轴24的一端。在发出变速指令时,伺服电动机9旋转偏 心从动辊轴24,借此,通过移动作为从动辊旋转轴21a、22a和23a中的与变速之前的变速前 位置对应的一个轴远离驱动辊旋转轴la,并且朝向驱动辊旋转轴Ia移动作为从动辊旋转 轴21a、22a和23a中的与变速之后的变速后位置对应的一个轴,可以对具有不同传动比的 三个辊对进行切换。这些辊对是1速辊对11,21、2速辊对12,22以及3速辊对13,23。在作为支撑从 动辊2的两端的轴承的第一支撑轴承3和第二支撑轴承4之间,从第一支撑轴承3依次设 置1速从动辊21、2速从动辊22和3速从动辊23。通过第一连接部分31和第二连接部分 32连接1速从动辊21、2速从动辊22和3速从动辊23,使得这些辊可以相对于彼此径向移 动,并且这些辊沿旋转方向连接为一个单元。从驱动辊支撑轴部分17和18中的一个引入 输入到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驱动,并且从2速从动辊22中沿径向或沿轴向传出来自摩擦驱 动传动装置的输出。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的构造的侧视图。根据第一实施 例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包括挤压力施加装置或设备,在通过旋转偏心从动辊轴24以对为 动力传递而运转的辊对进行切换的变速时,该挤压力施加装置改变或增加/减小挤压处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被支撑的驱动辊单元和从动辊单元,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彼此挤压接触并且设置为通过在两者之间的接触部分中产生的摩擦传动力将动力从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中的一个单元传递到另一个单元,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由具有不同辊半径的多个辊对构成,并且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可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上,从而使得每个辊对的轴间距离根据所述偏心轴的旋转而改变,并且选择性地通过所述辊对中的一个辊对传递动力;以及挤压力施加装置,其改变施加到所述辊对的挤压力,以便在变速时平滑地改变所述摩擦传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2-26 2008-043693一种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被支撑的驱动辊单元和从动辊单元,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彼此挤压接触并且设置为通过在两者之间的接触部分中产生的摩擦传动力将动力从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中的一个单元传递到另一个单元,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由具有不同辊半径的多个辊对构成,并且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可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上,从而使得每个辊对的轴间距离根据所述偏心轴的旋转而改变,并且选择性地通过所述辊对中的一个辊对传递动力;以及挤压力施加装置,其改变施加到所述辊对的挤压力,以便在变速时平滑地改变所述摩擦传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力施加装置包括凸轮部件,其包括凸轮斜面,所述凸轮斜面抵靠所述驱动辊单元和所述从动辊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的旋转支撑部分,并且所述凸轮斜面与两个辊单元之间的接触点处的切线 形成角度;以及负荷增加装置,其通过所述凸轮斜面改变施加到所述辊单元的负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增加装置改变所述 负荷,以保持变速之前的变速前挤压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输入扭矩在变速时具有减 小趋势时,所述负荷增加装置改变所述负荷以保持所述变速前挤压力。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输入扭矩在变 速时不具有减小趋势时,所述负荷增加装置改变所述负荷以从变速之前的水平增加所述挤 压力并且之后逐渐地减小所述挤压力。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增加装 置在变速结束之后终止所述负荷的变化。7.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辊单元的 圆周速度之间的差变得小于预定值时,所述负荷增加装置终止所述负荷的变化。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驱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增加装置与所述凸 轮斜面的方向大致平行地施加所述负荷。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建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