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友勒图专利>正文

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890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包括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转动;所述阀体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所述阀体上相邻的孔导通,另两个相邻的孔通过分别与同一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阀体的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且其中相对设置的孔通过阀芯内的凹槽导通;所述阀芯侧壁上设有孔,所述孔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孔3为实心假孔;所述阀体12侧壁设有流体入口孔道17,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与所述阀芯8的孔5、6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阀芯8转动时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分别与孔5、6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式的二位五通反冲阀,相比较现有的二位五通反冲阀体积小、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且使用方便、寿命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
技术介绍
在控制流体的流向时,经常会用到二位五通反冲阀。现有的二位五通反冲阀多是 采用分体式,包括两个阀芯和两个阀体,通过管轴和连杆连接成一通,从而组合成一个二位 五通反冲阀。 现有的这种反冲阀结构繁琐、体积大,且阀芯与阀体之间通过滑动摩擦实现流体 换向,因此容易磨损,在线反冲阻力很大,难以操作。由于需要经常调节连杆的正反牙,以控 制阀芯与流体之间的间隙,因此存在着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二位五通反冲 阀,相比较现有的二位五通反冲阀体积小、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且使用方便、寿命长的二位 五通反冲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 体12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8,所述阀芯8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2转动;所述阀体12 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13、 14、 15、 16 ;所述阀体12上相邻的孔13、 16导通,另 两个相邻的孔14、15通过分别与同一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8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阀体的孔 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1、2、3、4,且其中相对设置的孔2及孔4通过阀芯内的凹槽导通;所述 阀芯8侧壁上设有孔5、6,所述孔5、6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孔5、6与孔1导通;所述孔 3为实心假孔;所述阀体12侧壁设有流体入口孔道17,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与所述阀芯8 的孔5、6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阀芯8转动时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分别与孔5、6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阀体12与阀芯8之间设有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阀芯8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转轴9,所述转轴9的 中部设有轴封槽IO,所述转轴9连接有螺纹孔道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阀体12底部设有轴套,所述阀芯8的转轴9套介 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转轴9设有两个定位装置21、22,所述转轴9与拧入的手柄20及手柄 套管19 一体成型以使所述转轴9能够在手柄20的控制下转动。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包括阀体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 所述阀芯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转动;所述阀体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所述阀 体上相邻的孔导通,另两个相邻的孔通过分别与同一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上表面设有与 所述阀体的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且其中相对设置的孔通过阀芯内的凹槽导通;所述阀 芯侧壁上设有孔,所述孔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孔3为实心假孔;所述阀体12侧壁设有 流体入口孔道17,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与所述阀芯8的孔5、6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阀芯8 转动时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分别与孔5、6导通。本技术采用一体式的二位五通反冲阀,相比较现有的二位五通反冲阀体积小、操作简单、结构合理且使用方便、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a_图2d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3a_图3e为本技术提出的二位五通反冲阀工作在第-图;图。-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4a_图4e为本技术提出的二位五通反冲阀工作在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中附图标记分别为 1、孔5、侧壁孔9、转轴13、阀体孔道17、流体入口孔道19、轴管或手柄套管23、定位螺丝。2、孔6、侧壁孔10、轴封槽14、阀体孔道18、轴管侧壁开槽2Q、手柄3、实心假孔 7、螺纹孔道 11、轴管 15、阀体孔道4、孔 8、阀芯 12、阀体 16、阀体孔道21、左定位装置22、右定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对于所属
的技术人员而言,从对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中,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 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如图l所示,包括阀体12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8, 所述阀芯8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2转动;所述阀体12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 13、 14、 15、 16 ;所述阀体12上相邻的孔13、16导通,另两个相邻的孔14、15通过分别与同一 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8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阀体的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1、2、3、4,且其中 相对设置的孔2及孔4通过阀芯内的凹槽导通;所述阀芯8侧壁上设有孔5、6,所述孔5、6 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孔5、6与孔1导通;所述孔3为实心假孔;所述阀体12侧壁设有 流体入口孔道17,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与所述阀芯8的孔5、6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阀芯8 转动时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分别与孔5、6导通。所述阀体12与阀芯8之间设有密封圈, 且所述阀体12设有定位螺丝23以固定阀壳。所述阀芯8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转轴9,所述 转轴9的中部设有轴封槽IO,所述转轴9连接有螺纹孔道7。所述阀体12底部设有轴套, 所述阀芯8的转轴9套介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套设有两个定位装置21、22,所述转轴9与 拧入的手柄20及手柄套管19 一体成型以使所述转轴9在手柄20的控制下转动。 在工作时,当手柄20转动到左侧的第一位置,转轴9被左定位装置21定位后,本 技术的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此时阀芯8的侧壁孔6与阀体的流体入口孔道17导通,同时与侧壁孔6导通的侧 壁孔5被阀体封闭。此时阀芯8上的孔2和孔4分别与阀体的阀体孔道13、15导通。由于 孔3是实心假孔,则孔3将与其对应的阀体孔道14封闭。 此时在作业时,有外流入的流体经过阀体12的流体入口孔道17流入阀芯的侧壁孔6,由于侧壁孔5、6都与孔1导通,因此液体通过阀芯的孔1流入阀体孔道15后,进入机器。返回的流体自阀芯8的孔4流入孔2,并经阀体的孔道15流出机器。 在工作时,当手柄20转动到左侧的第二位置,转轴9被右定位装置22定位后,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如图4所示 此时相比第一位置,阀芯8转动了 90° 。 此时阀芯8的侧壁孔5与阀体的流体入口孔道17导通,同时与侧壁孔5导通的侧壁孔6被阀体封闭。此时阀芯8上与侧壁孔5、6导通的孔1与阀体孔道13导通。而阀芯8的孔2、4分别与阀体孔道16、14导通。由于孔3是实心假孔,则孔3将与其对应的阀体孔道15封闭。 此时在反洗作业时,由外流入的流体经过阀体12的流体入口孔道17流入阀芯的侧壁孔5,由于侧壁孔5、6都与孔1导通,因此液体通过阀芯的孔1流入阀体孔道13后,反向进入机器。反向是指与第一位置的液体流向相反。返回的流体自阀体孔道16、阀芯8上的孔道2、4,流入阀体孔道13,反向流入机器。返回的流体自阀体孔道16、阀芯8上的孔道2、4,流入阀体孔道14,流出机器。 虽然,本技术已通过以上实施例及其附图而清楚说明,然而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
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变化和修正,但这些相应的变化和修正都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2)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8),所述阀芯(8)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2)转动;所述阀体(12)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13、14、15、16);所述阀体(12)上相邻的孔(13、16)导通,另两个相邻的孔(14、15)通过分别与同一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8)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阀体的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1、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位五通反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2)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8),所述阀芯(8)能够相对于所述阀体(12)转动;所述阀体(12)上表面设有四个对称设置的贯穿孔(13、14、15、16);所述阀体(12)上相邻的孔(13、16)导通,另两个相邻的孔(14、15)通过分别与同一连接管导通;所述阀芯(8)上表面设有与所述阀体的孔位置相对应的四个孔(1、2、3、4),且其中相对设置的孔(2)及孔(4)通过阀芯内的凹槽导通;所述阀芯(8)侧壁上设有孔(5、6),所述孔(5、6)的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孔(5、6)与孔(1)导通;所述孔(3)为实心假孔;所述阀体(12)侧壁设有流体入口孔道(17),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与所述阀芯(8)的孔(5、6)位置相适配以使所述阀芯(8)转动时所述流体入口孔道(17)分别与孔(5、6)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友勒图
申请(专利权)人:苏友勒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