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02339 阅读:4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1),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2、3)。在使用时,工人需要根据模型左、右耳的中心距和模型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半圆条工装,通过钉子将工装固定在一平板上,并将该平板放在砂型砂面上,使工装一侧向下,用平锤敲击平板工装背面数下,就自然地在砂面上形成规则的半圆槽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这种新工艺具备如下特点,半圆槽成型规范,模耳与半圆模吻合良好,造型速度显著提高,不需要为每种手工模具配置专用型底板工装,铸造缺陷大为降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造型的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
技术介绍
通常,手压机模具的砂型造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每种手压机模具配置一个型底 板即工装,这种情况下,模型的制作成本高,制作的工作量大,模型及工装的管理很困难,容 易出现混乱。另一种方式是不配置型底板,工人在造型时,用工具临时在砂型上手工挖出半 圆槽,这种情况下,由于每个工人的手法不一,挖出的半圆槽大小出入悬殊,模型放入后,模 耳与半圆槽吻合性差,容易造成砂型缺陷,直接产生垮砂,冲砂,连耳等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提高模耳与半圆槽的吻合性的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 本技术这种新工艺具备如下特点,半圆槽成型规范,模耳与半圆模吻合良好,造型速度显著提高,不需要为每种手工模具配置专用型底板工装,铸造缺陷大为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l,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2、3。 在生产中,根据模具模耳大小,采用不同长度和不同厚度的半圆条工装。使用时,工人需要根据模型左、右耳的中心距和模型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半圆条工装,通过钉子将工装固定在一平板上,并将该平板放在砂型砂面上,使工装一侧向下,用平锤敲击平板工装背面数下,就自然地在砂面上形成规则的半圆槽了 。权利要求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2、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1),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2、3)。在使用时,工人需要根据模型左、右耳的中心距和模型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半圆条工装,通过钉子将工装固定在一平板上,并将该平板放在砂型砂面上,使工装一侧向下,用平锤敲击平板工装背面数下,就自然地在砂面上形成规则的半圆槽了。本技术这种新工艺具备如下特点,半圆槽成型规范,模耳与半圆模吻合良好,造型速度显著提高,不需要为每种手工模具配置专用型底板工装,铸造缺陷大为降低。文档编号B22C15/04GK201455191SQ20092008081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刚 申请人:成都新志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手压机模具造型工装,为半圆柱形木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条横截面为半圆形,木条两端呈尖头状,木条的平面侧面有两根尖端突出在外的长钉(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志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